logo资料库

200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 稳定极限 2. 自然功率 3.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4. 主调频厂 5.冲击电流 二、问答题(共 60 分,每小题 10 分) 1.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几种?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出其适用范围。 2.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哪些?如何合理应用各种调压措施? 3.经典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算法有哪几种?并比较其特点。 4.为什么要引入暂态电动势 ' qE 和暂态电抗 ' dx ?它们具有怎样的物理意义? 5.为什么要进行派克变换?简述派克变换的物理含义? 6.试绘出中性点经 Xn 接地的 YN,d 接线双绕组变压器的零序电流回路和零序等值电路,并 写出它的零序电抗 0X 的计算式。 三、计算题(共 75 分) 1.有一回电压等级为 110kV,长为 140km 的输电线路,每相电阻为 0.0624Ω/km,正序电抗 x1=0.42Ω/km,正序电纳 b1=2.84×10-6S/km,末端接一台容量为 31.5MVA 的降压变压器,变 比为 110/11kV。如图 2 所示。变压器参数为 Pk=190kW,Uk%=10.5,P0=31.05kW,I0%=0.7。 当 A 点实际电压为 115kV 时,求 A、C 二点间的电压损耗及 B 点和 C 点的实际电压、电压偏
移。(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25 分) A 140km B C 22+j13MVA SFL1-31500/110 110/11kV =4mm 图 1 2.已知两台机组的耗量特性 F(t/h)和机组功率约束条件分别为: F 1  3.04 P G 1  .0 0007 2 P 1 G 20 MW  P G 1  125 MW F 2  32.03 P G 2  .0 0004 2 P 2 G 20 MW  P G 2  125 MW 当总负荷为 200MW 时,试问负荷在两台机组间的经济分配比平均分配时每年所节约的燃料 为多少(设每年运行 8000h)?(20 分) 3. 简单电力系统的接线如图 2 所示。设电力线路某一回路的始端发生两相接地短路。试计 算 保 持 暂 态 稳 定 而 要 求 的 极 限 切 除 角 。 其 中 发 电 机 G 的 技 术 参 数 为 P GN  ;变压器 T1 额 MW U 0.44, ,cos 10.5 kV 240 0.8, X T JN  0.3, X  2  N  6 s ' d  ,  GN 定容量 TNS  300 MVA ,额定电压 NU 为10.5/ 242kV ,短路电压 % 14 kU  ;变压器 T2 额定容量 TNS  280 MVA ,额定电压 NU 为 220 /121kV ,短路电压 % 14 kU  ;电力线路 长为 L  230 km x ,单位长度的正、负序电抗 1  x 2  0.42 /  km ,单位长度的零序电抗 x 0 P x ;输送到末端的有功功率 (0) 14  220 MW ,功率因数 cos   (0) 0.98 ;末端电压 U  115 kV  定值。(30 分)(取 S B  220 MVA U , B (220)  209 kV )
T1 L T2 U G P(0) 图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