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资料共3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医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A 型题:1~8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 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 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 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 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转化 B、阴阳互根 C、相互对立 D、相互消长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属于理解型考题。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 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 A、水不涵木 B、水火不济 C、水不疏土 D、木火刑金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 木。故选 A。 4.化生“涎”的脏腑是 A、肾 B、肺 C、脾 D、肝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故说“脾在液为涎”。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 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故选 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 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 子排卵行经。故选 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 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 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 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故 选 D。 7.“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藏》)的生理基础是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卫气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控腠理 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故选 B。 8.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为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手太阳小肠经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故选 A。 9.风邪伤人,痛无定处,所体现的是
A、风为阳邪 B、风性数变 C、风性开泄 D、风性善行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风邪来去疾速,变幻无常,善动不居,游走不定,故善行而数变。故 选 B。 10.“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藏生成篇》)的原因是 A、多食咸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饮食偏嗜方面,属于识记型考题。《素问·五脏生成》也指出: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 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故选 A。 11.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其病机是 A、气陷 B、气闭 C、气脱 D、气亡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气脱与亡阳、亡阴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多有相同之处,病机都属气 的大量脱失,临床上都可见因气脱失而致虚衰不固及机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但亡阳是阳气 突然大量脱失,当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阴是、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当出现 大汗而皮肤尚温、烦躁、脉数疾等热性征象。若无明显寒象或热象,但见气虚不固及机能 衰竭的上述表现,则称为气脱。故选 C。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风”的是 A、血燥生风 B、阴虚风动 C、风中络脉 D、热极生风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变动有多种原 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故选 C。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唐·王冰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应壮水之主,以制 阳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之为“阳病治阴”。故选 A。 14.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属于 A、热者寒之 B、用热远热 C、阴中求阳 D、因人制宜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例如:偏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剂;偏阴盛或阳虚之体, 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体质壮实者,攻伐之药量可稍重;体质偏弱者,攻伐之药量药稍轻,且多 配伍补益之药。 15.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 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脉经》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难经》最早创立“独取寸口”的脉法。 16.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者,其病机是 A 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B 肝风夹痰,蒙蔽清窍 C 阳明热盛,扰乱神明 D 气郁化火,痰火扰神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癫病表现为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或哭笑无常, 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所致。 17.下列各项中,均属于面色黑主病得是 A 寒证、水饮 B 肾虚、脾虚 C 血瘀、湿证 D 痛证、惊风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五色主病中面色黑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呃逆常见原因的是
A 进食仓促 B 热邪客胃 C 胃气衰败 D 食积肠腑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为胃 气上迸,横膈拘挛所致。实证往往发病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犯胃所致。虚证多 因脾肾阳衰或胃阴不足所致。正常人在刚进食后,或遇风寒,或进食过快均可见呃逆,往 往是暂时的,大多能自愈。嗳气常由于食积肠腑所致。 19.症见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 1 次者,属于 A 少阳病 B 阳明病 C 疟疾 D 湿温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疟疾: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 有定时的症状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位相反的是 A 浮脉与虚脉 B 濡脉与弱脉 C 洪脉与细脉 D 芤脉与革脉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21.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者,证属 A 表里俱热证 B 里实热证 C 表实寒证 D 表寒里热证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表寒里热: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 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火犯肺证临床表现的是 A 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B 胁肋灼痛,咳嗽阵作 C 胸部疼痛,咯吐血腥臭痰 D 舌红苔黄,脉弦数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火犯肺证是指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肃降,以胸胁灼痛、急躁、
咳嗽痰黄或咳血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本证以胸胁灼痛、急躁、咳嗽痰黄或咳血等与 实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3.下列各项中,不见表证表现的是 A 风热犯肺证 B 燥邪犯肺证 C 寒痰阻肺证 D 风寒束肺证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寒痰阻肺证是指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喘、痰白量多 易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4.症见阴部灼热瘙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属于 A 肝胆湿热证 B 膀胱湿热证 C 大肠湿热证 D 湿热蕴脾证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 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以阴痒、带下黄臭等为主要表现者,称肝经湿热下注证。 2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胃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 胃脘嘈杂,饥不欲食 B 口燥咽干,脉象细数 C 脘痞不适,干呕呃逆 D 大便稀溏,小便短少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胃阴虚证是指阴液亏虚,胃失濡润、和降,以胃脘嘈杂,饥不欲食, 脘腹痞胀、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 的虚热证候。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典型表现的是 A 腹胀时作 B 腹痛硬满 C 舌质绛紫 D 舌苔厚腻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实证分表实和里实证。其临床表现,里实证分为实寒证,实热证两大 类。如腹内有块,腹痛拒按,便秘,苔黄,脉伏属于里实证。腹胀时作属虚证。 27.症见月经停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肢体麻木者,证属
A 脾气亏虚证 B 肾精亏虚证 C 肝血虚证 D 心血虚证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肝血虚证是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 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8.六经病的传变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者,称为 A 并病 B 合病 C 直中 D 传经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 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29.何首乌炮制的目的是 A 便于贮藏 B 便于制剂 C 改变性能 D 引药入经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30.白芷具有细辛不具有的功效是 A 解表散寒 B 祛风止痛 C 宣通鼻窍 D 消肿排脓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通鼻窍。细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31 既可用治热毒血痢,又可用治冷积久病的药物是 A 白头翁 B 鸦胆子 C 石榴皮 D 五味子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鸦胆子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应用:热毒血痢, 冷积久痢。 32.具有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功效的药物是
A 芫花 B 苦参 C 浙贝母 D 雄黄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雄黄应用:1、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2、内服能祛痰截疟。 33.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的药物是 A 茯苓 B 薏苡仁 C 白扁豆 D 白术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薏苡仁: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3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山楂主治病症的是 A 疝气疼痛 B 积滞泻痢腹痛 C 虫积腹痛 D 产后瘀阻腹痛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山楂应用:1.饮食积滞。2.泻痢腹痛,疝气痛。3.瘀阻胸腹痛,痛经。4. 降血脂。 35.宜入丸散,不入煎剂的药物是 A 雷丸 B 苦楝皮 C 使君子 D 榧子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雷丸使用注意:不宜人煎剂。 36.牛黄、熊胆粉均具有的功效是 A 平肝潜阳 B 清肝明目 C 化痰开窍 D 息风止痉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牛黄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熊胆功效: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37.血竭入丸散的用量是 A0.1-0.2gB0.3-0.6gC1-2gD3-6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