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共 15 分)
1.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用来灭火
C. 干冰用于制冷
【答案】C
【解析】
B. 生产碳酸饮料
D. 作“气肥”参与光合作用
【详解】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生产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
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制冷,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
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作“气肥”参与光合作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
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取用固体药品
B.
闻药品味道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
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 A 正确;
B、闻气体气味不能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要用手在瓶口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
B 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盏
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 C 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液体,
故 D 错误。
故选:A。
3.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
B. 铁丝
C. 氢气
D. 镁条
A. 木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符合题意;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海水
C. 液态氧
固体
【答案】C
【解析】
B. 大理石
D. 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
【详解】A、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态氧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能做反应物
B. 蒸馏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
C.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可以参加很多反应,例如水可以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不符
合题意;
B、蒸馏是一种净水方法,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水是常见的溶剂之一,可以溶解许多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B. 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C. 空气中含有约总体积五分之一的氧气
D. 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和其他物质不发生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
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业生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有助燃性,所以可以作为燃料
B. 实验室鉴别食盐水和纯净水的方法是尝味道
C. 灼烧葡萄糖、面粉都生成炭黑,说明它们都含有相同的物质
D.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铵由多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
C、灼烧葡萄糖、面粉都生成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可说明它们均含碳元素,不是含有相同物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 N、H、C、O 元素,故碳酸氢铵由多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
故选 D。
8.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 10mL 酒精与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
D. 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10mL 酒精与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错误;
D、湿衣服在强阳光下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故选 C。
9. 下列符号表示氯分子的是
B. Cl-
C. 2Cl
D. Cl2
A. 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Cl”可以表示氯元素,也可以表示 1 个氯原子,不能表示氯分子,故选项不
符合题意;
B、“Cl-”可以表示氯离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Cl”表示 2 个氯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Cl2”可以表示氯气这种物质,1 个氯分子等,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元素的符号是 He
B. 原子序数:乙>丙>甲
C. 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D. 氖元素组成的单质可以用 Ne 表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甲的位置可知,甲为氦元素,元素符号是 He,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序
数:丙>乙>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可表示该物质组成,氖气可表示
为 Ne,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11.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 NaClO,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B. 0
C. +1
D. +5
A. ﹣1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
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 x=+1 价。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1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铜由铜原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D. 原子团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是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不
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11,中子数为 12,
不符合题意;
C、铜由铜原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D、原子团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发生变化,如氯酸钾中的氯酸根离子在氯酸钾分解时发生
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 冬季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下列
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 50 个原子
B. 奥司他韦(C16H28N2O4)分子中含有四种元素
C. 奥司他韦中 C、N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4
D. 312g 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g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6+28+2+4=50,故 A 正确;
B、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奥司他韦由四种元素组成,奥司他韦分子中含四种
原子,故 B 错误;
C、奥司他韦中 C、N 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4 )48:7 ,故 C 错误;
16
=2
D、312g 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312g
12
故 D 错误。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16
4
16 1 28 14 2 16 4
100%=64g
,
14. 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内发现柳杉的基部都插着一瓶如图所示的药剂,查阅资料获得如表信
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阿维菌素信息卡
1.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
剂
2.原药为白色或浅黄色晶体粉末,熔点为
157℃—162℃
3.乳油为褐色液体,其有效成分为 B1a 和 B1b
4.B1a 的化学式为 C48HxO14,相对分子质量为 872
(1)碳元素与氧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不同。
(2)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浅黄色晶体粉末,这属于物质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
(3)Bla(C48HxO14)中“x”的值是_______。
(4)B1a 和 B1b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并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
Bla 分子中任意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1)质子数不同
(2)物理
(3)72
(4) ①. 分子构成不同
②.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3(或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24:
7,或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6:7)
【解析】
【小问 1 详解】
元素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不同种元素,其原子内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
【小问 2 详解】
阿维菌素为白色或浅黄色晶体粉末,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表现出来,属
于物理性质。故填物理;
【小问 3 详解】
根据题示的化学式,B1a 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48+1
72;
x
【小问 4 详解】
16 14 872
,解得 x=72,故填
B1a 和 B1b 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但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并不相
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
根据(3)可知,B1a 的化学式为 48
48 72=2 3: : ,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48 14=24 7
故填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3(或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24:7,或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6:
72
: :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72 14=36 7
C H O ,则该分子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4
: : ,
7)。
15.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分子筛制氧机就是以空气为原料,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进行分离,获得高浓度的氧
气。
①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 在方框中画出微粒图示
_____。
②很多物质都可以在高浓度的氧气中燃烧,请写出一种物质在高浓度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及化学方程式_______ 、 _____。
(2)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我们一般采用_______的方法获得。
(3)如图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
字母)。
A. 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D.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E.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4)空气中除氧气、氮气外,还含有一类重要的混合物,这类物质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
量的热(合理即可)
③.
3Fe+2O
2
点燃
Fe O
3
4
(合理即可)
(2)分离液态空气
法
(3)ABCE
(4)稀有气体
【解析】
【小问 1 详解】
①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故通过后只含氧气,故图为
;
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
2
点燃
Fe O
3
4
;
【小问 2 详解】
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
【小问 3 详解】
A、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符合题意;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防止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符合题意;
D、红磷熄灭后,应等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否则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E、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
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符合题意。
故选 ABCE;
【小问 4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