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泸州又称酒城,盛产白酒。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判断白酒属于( D )
Na-23
O-16
S-32
Zn-65
A.盐
B.碱
C.酸
D.混合物
8.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B )
A.可 吸入颗粒物(PM2.5)
C.NO2
B.CO2
D.SO2
9.黄曲霉素(化学式为 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C.每个分子中含有 6 个 H2O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12
D .每 1 个分子由 35 个原子构成
10.金属 Mg 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 MgO 和 Mg3N2,在 Mg3N2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A.-3 价
B.-2 价
C.+3 价
D.+5 价
11.聚乙烯塑料是由许多乙烯分子(C2H4)连在一起聚合成的大分子后得到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 )
A.以喜剧合成聚乙烯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4
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聚乙烯塑料能导电
12.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
该有机物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A.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可能 含有硫元素
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B )
14.“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的是( D )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CH4
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
15.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图中 a 点表示,t2℃时 100g 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 25g
B.甲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6.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白雾,另一根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未接触),又产生大量白烟,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D )
A.浓盐酸挥发出的 HCl 气体遇空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有白雾现象
B.两根玻璃棒未接触就反应,说明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
C.反应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D.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3Cl
五、(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4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 Na+、Mg2+、Fe3+、Cl-、OH-、SO4
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经 pH
试纸测定,该溶液的 pH 为 11。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OH- ,一定
不存在的阳离子有 Mg2+、Fe3+ 。
4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 3 至 10 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 至 18 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
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 相同。
(2)表中 9 号和 17 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
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恰当的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在农业生产上可
用作复合肥料,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KNO3 。
42.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 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
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
如下图所示:
(1)装置①中 CO2 的制取方法有多种:
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
H2O 。若用加热 NaHCO3 固体制取 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 (选填下图字母)
(2)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 NaOH 溶液 ,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
(3)④为 O2 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 C、E (选填上图字母)。
43.A、B、C、D 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已知:①A+BSO4=ASO4+B ②C+
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请完成以下填空:
(1)金属 C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 前面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A
>B>D (用字母填写)。
(3)若 A、B、C、D 分别为锌、铁、铜、银中的一种,金属 C 与 H2SO4 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
绿色,则金属 A 为 Zn ,反应③的化 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
六、(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8 分,其中 44 题 2 分,45 题 6 分)
44.某同学用天平称取 NaCl 固体 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 76ml(水的密度为 1g/cm3),配制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若该同学量取水
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偏小 (填“偏大”、“不变”、
“偏小”)。
45.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
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样品
第 1 份
第 2 份
第 3 份
第 4 份
第 5 份
取样品质量(g)
取稀硫酸质量(g)
产生气体质量(g)
40.0
30.0
0.3
40.0
60.0
0.6
40.0
90.0
0.9
40.0
120.0
1.0
40.0
150.0
1.0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从第 4 份开始,金属已经反应完全了。
(2)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 40g 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 x
2
1
Zn+H2SO4=ZnSO4+H2↑
2
65
x
1
65 =
x
∴x=32.5(g)
∴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5.32
g
40
g
=81.25%
%100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81.25%
(3)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40.0g 样品中加稀
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曲线。
七、(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46.有图为 A~D 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转化条件未标
出。已知:A 为黑色固体单质,B 为红色粉末,A、D 形
成 的合金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甲为常
见的气体单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C=D+E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3)E 与 Ba(OH)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Ba(OH)2=BaCO3↓+H2O
47.化学实验常伴随明显的实验现象,但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氢氧化
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 2mlNaOH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1~2 滴酚酞试剂,振荡。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同
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又由红色变为无色 。
(2)上述实验现象证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溶液碱性 减弱 。这是由于 氢氧化钠与硫
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48.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D
(2)在 C 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 A、C 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有 CaCO3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
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NaOH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
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
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碳酸钠和氢 氧化钠的
混合物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
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