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江苏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土壤圈
6、半水成土壤
2、激发效应
7、光性定向粘粒
3、滞后现象
8、生物小循环
4、致酸离子
9、诊断层
5、土壤结持性常数
10、风化壳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
1、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2、土水势由哪几个分势组成?
3、土壤容重值有何用途?
4、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ƒ (cl、o、r、p、t---)
5、说明黄棕壤的形成过程与剖面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6、黑土与黑钙土的理化性质有什么区别?试设计一个实验来鉴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
1、土壤酸性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指标?酸性土壤如何利用改良?
2、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
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3、什么是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规律?以庐山土壤为例,说明从山脚到
山顶依次分布什么土壤。
4、为什么说红黄壤是生产潜力大的土壤?分析红黄壤土壤的酸、粘、瘦等不良性状的原
因,提出利用改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