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云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假期里,小华参观某一博物馆,看见了右图模型,听讲解员讲,这是距今 6000 多年前建
在博物馆地址上的房屋,请判断,博物馆应该位于(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陕西半坡
D.浙江河姆渡
2.据史书记载,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唐”
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国家实施了(
)
A.禅让制度
B.郡县制度
C.世袭制度
D.分封制度
3.历史文物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反映出当时的历史情境,为后人了 解历史提供宝贵的资
料。你认为右图文物反映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商代的政治、经济等情况
B.中国文字起源于商代
C.商代常将文字刻在龟甲上
D.商代的文字基本是象形文字
4.曹操墓被发现后,出现了真伪之争。你认为最能辨别曹墓真伪的第一手资料应该是 (
)
A.当时的文物
B.史书
C.《三国演义》
D.当地的传说
5.古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盛世的局面,其中李隆基在位的时期是(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6.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大一统的局面,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实现这种局面的首领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皇太极
D.努尔哈赤
7.近年中国有关方面从国际文物市场买回牛头、猴头和虎头三件国宝,它们是圆明园海晏
堂前的喷泉饰物十二生肖的一部分,它们最有可能遗失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8.下列节日中,与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的是(
)
①劳动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端午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服饰的变化往往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民国初年
B.辛亥革命前
C.鸦片战争后
D.五四运动期间
10.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曾经给中国人民
抗战启示的音乐作品有(
)
①《英雄交响曲》
②《黄河大合唱》
③爵士乐
④《义勇军进行曲》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1.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
项是小王按此归类和整理的历史发展线索,正确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B.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十月革命发生
C.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许多人认为,诗歌是最好的表达。“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
中华人民主浮沉。”它表达的是(
)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B.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C.刘邓率军挺进大别山
D.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
13.历史图片浓缩了历史,对右图解释错误的是(
)
A.重新恢复了中断 11 年之久的高考
B.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时代的转折
C.与邓小平的决策有关
D.教育部第一次将英语纳入高考内容
14.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实
施国家统治的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王国
D.古代印度
15.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下列选项中,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
)
A.《俄底普斯王》
B.《马可·波罗行纪》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16. 12 世纪初,法国出现了一座英雄城市,在欧洲从古代向近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
作用。这座城市是(
)
A.巴黎
B.琅城
C.里昂
D.马赛
17.小华从书中摘录了一位名人的几件大事:1909 年 2 月出生在英国;1828 年在剑桥大学读
神学;1859 年写成巨著《物种起源》。这位学者是(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瓦特
18. 19 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科学思想,产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权利法案》颁布
C.《独立宣言》发表
D.《人权宣言》颁布
19,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华盛顿和林肯都曾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他们所起到的共
同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封建统治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0. 19 世纪中后期,一场近代化运动使这个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和欧美并驾齐驱的国家。
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 年亚历山大改革
21.每年的 l1 月 7 日,总有人在莫斯科举办纪念活动。他们是在纪念(
)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苏联的解体
D.二月革命的胜利
22. 1929 年 10 月下旬,美国华尔街股市打了一个厉害的喷嚏,病菌立即弥漫到世界,影响
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此,德国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
A.实施罗斯福新政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杜鲁门主义
23.一个英国老兵要写他经历过“二战”前期的回忆录,他可能参与的事件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太平洋战争
D.不列颠之战
24.研究性学习中,小华选择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习主题。下面收集的材料中,
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美苏‘冷战’始末”
B.“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
25. 1989 年成立了亚太经贸组织;1992 年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 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
织。由此可以看出(
)
A.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C.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
D.区域经济的加强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 4 小题,共 50 分)
26.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 分)
(1)下面是有关三幅图的信息,请将信息中出现的史实错误划出并改正过来。(3 分)
图 A: 1789 年 7 月 14 日清晨,愤怒的市民,成千上万地向巴士底狱奔去,标志着英国大革
命的开始。
改正:
图 B: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陶器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改正:
图 C: 195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
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改正:
(2)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哪些?除了上述途径之外,请再举一例。(5 分)
2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1)中国割让香
港岛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
国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员。(3)
赔款 2100 万元。(4)英商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
秉公认定则例”。(5)英国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国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
(1) 材料一中的字母符号分别代表英国强迫中国开设的通商口岸与割占的地方。请写出《南
京条约》中被强行割占地方的字母代号。(2 分)
(2)此条约是中国近代苦难的开始。请依据材料一,概括写出中国近代苦难的开始表现在哪
些方面?(3 分)
材料二: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
——摘自《马关条约》
(2) 与材料一中开放的口岸相比,《马关条约》开放的口岸在区域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条
约中被日本割占的领土何时归还的?(4 分)
材料三:《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地说:此条约“不侵犯我主权,不割我土地”,
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结合条约的内容驳斥慈禧太后的观点。(3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1733 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 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1785 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此举开拓了陆地交
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的“铁路时代”。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
汽机的使用。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
(1)请将上述内容按照人物、时间、作用等几方面归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3 分)
(2)结合材料一,写出此次技术革命中的关键点是什么?为什么?(3 分)
材料二:1986 年 3 月 3 日,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
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信中写道: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
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