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4月10日安徽蚌埠纪委监委遴选公务员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 年 4 月 10 日安徽蚌埠纪委监委遴选公务员真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 第一题 材料:垃圾分类 问题: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对“拎得清”理解。不超过 250 字,15 分。 【参考解析】 “拎得清”是指群众精准实施垃圾分类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对于垃圾分类的认同感逐渐提 升。要破解垃圾分类理论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问题,让群众能够“拎得清”,还需多点发 力。 提升意识“愿意拎”。通过多措并举的综合宣传手段,引导各类群体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营 造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适当倒逼“必须拎”。结合地方实际明确管理条例、分类标准和处 罚手段,通过严要求倒逼群众坚持践行,形成习惯。 化难为易“轻松拎”。完善基础设施, 促进公共服务配套,针对群众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分类指导方式,回应群众困惑,降低 群众执行成本。(248 个字) 第二题: 材料:涉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等。 问题:请你从国计民生、政法队伍自身方面谈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性。不超过 250 字,15 分。 【参考解析】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大意义。一 是通过专项斗争、惩治腐败,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 国。二是通过紧盯重点、打击犯罪,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主体安全,维护社会发 展稳定。三是通过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有利于纯洁政法队伍,净化政治生态,加强队伍建 设。四是通过堵漏建制、加强管理,有利于规范基层党组织选举,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推动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是通过重拳出击、除恶务尽,有利于增强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246 字) 二、公文写作 问题:请你写一份关于 B 市推行政务公开回应群众关切的实施方案。不超过 300 字,20 分。 【参考解析】 关于推行政务公开回应群众关切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推动基层政务 公开全覆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主要措施 1.拓宽公开领域。编制公开事项标准目录,逐一明确公开事项。 2.规范公开流程。实行“五公开”,明确公开事项责任、程序和时限。 3.完善公开方式。线上与线下公开相结合,引导群众参与重大决策。
4.健全公开机制。建立主动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和沟通协调机制。 三、实施步骤 1.自查梳理(4 月至 5 月)。 2.问题整改(6 月至 10 月)。 3.建章立制(11 月至 12 月)。 四、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2.加强宣传引导。3.加强督导考核。(290 字) 三、大作文 问题:掌握关键核心科技才能保证国家安全、维护民生福祉。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 文,不少于 1000 字,50 分。 【参考解析】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同志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 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进入新发展阶段,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只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有 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 走好“最先一公里”是源头活水。困扰中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之痛,根在基础。加强 基础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打好这场攻坚战的核心所在。从华为芯片“断 供”倒逼攻坚,到光刻机、芯片、核心工业软件...许多核心部件目前仍需依赖进口,说明 我国科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工业基础的现状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原因有很多,主 要是缺乏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总开关,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牢基础。 只有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打出强化基础研究的创新组合拳,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发现 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才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聚集“四海之气”是不竭动力。习近平强调,“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 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科技无国界,国际科 技合作是大势所趋。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 借八方之力。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2020,中国“上九天揽月, 下五洋捉鳖”令人振奋,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只有在深化两个大局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加快流 动,才能不断夯实自己解决创新难题的力量。 激活“人才资源”是重要保障。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的当今时代,人才成为一个地 方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中国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大潮 为我们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经济能人,但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顶 尖人才、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比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引进市场化竞争 和评价体系方面,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要发展创 新之力,提高我国发展原动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必须靠大规模创新型人才,激发
人才创新活力。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营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强化基础研究夯实力量,聚集四海之力广开门 口,激活人才资源强化保障,才能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维护安全,保障民生,永立新时代 潮头。(1158 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