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复杂表面几何处理与网格划分
1.启动:
开始→所有程序→STAR-CCM+,如图 1 所示,打开 STAR-CCM+,
界面如图 2 所示。
图 1 打开软件 STAR-CCM+
图 2
STAR-CCM+界面
点击 File→New Simulation,如图 3 所示,弹出如图 4 所示窗口,
单击 OK 按钮,创建新的模拟。
图 3 创建新模拟
2.打开模型文件:
图 4 创建新模拟窗口
单击菜单 File→Import surface mesh,如图 5 所示,或者单击 按
钮,进入模型导入菜单,如图 6 所示。
选择所有 x_t 模型,单击“打开”,按钮,弹出如图 7 所示菜单,为
了减少内存压力,这里设定 Tessellation Density 一项为“Coarse”。
图 5 导入表面模型菜单
图 6 导入表面模型窗口
图 6 导入表面模型窗口选项
单击“OK”按钮,进入主界面,导入模型如图 7 所示。
3.简单前期设定:
图 7 导入模型后的主界面显示
由于导入模型是固体模型,最后要求解的是其内腔的流体区域,
所以先将所有固体模型合并起来,如图 8 所示,将 Regions 树下
的所有 body 选择,右键选择“Combine”,将所有固体模型合并,
如图 9 所示。
图 8 合并前的 Regions 树模型
图 9 合并后的 Regions 树模型
对各个区域部件重新进行命名;如图 10 所示,先将前三个同类的
Boundary、Boundary1 1、Boundary1 2 挡板合并并命名为“baffles”。
图 10 合并三个挡板模型并重新命名
对模型中的传感器 Boundary1 7 重新命名为“Sensor”,如图 11 所示。
图 11 Boundary1 7 重新命名为“Sensor”
对模型中的固体部件 Boundary1 8、Boundary1 9 通过“Combine”
合并并重新命名为“Struts”,如图 12 所示。
图 12 Boundary1 8/9 重新命名为“Struts”
对模型中的阀体 Boundary1 10 重新命名为“Valve”,如图 13 所示。
图 13 Boundary1 10 重新命名为“Valve”
对模型中的入口管道 Boundary1 6 重新命名为“Inlet pipe”,如图 14
所示。
图 14 Boundary1 6 重新命名为“inlet pipe”
对模型中的固体部件 Boundary1 11、Boundary1 14 通过“Combine”
合并并重新命名为“Cross pipe”,如图 15 所示。
对模型中的主体 Boundary1 5 重新命名为“mainbody”,如图 16 所示。
右键点击模型树中 Continue→Mesh1→Select meshing models,弹
出如图 17 所示“Meshing Models Selection”,勾选“Surface Wrapper”,
如图 18 所示,所选选项将在菜单右侧显示,点击“Close”按钮,将
菜单关闭。
图 15 Boundary1 11/14 重新命名为“cross pipe” 图 16 Boundary1 6 重新命名为“mainbody”
图 17
“Meshing Models Selection”菜单
图 18 勾选“Surface Wrapper”选项
点击模型树中 Continue→Mesh1→Reference Values→Base Size,
在树模型下方的"Properties"处将"Value"值更改为 0.01m,如图 19 所
示;点击模型树中 Continue→Mesh1→Surface Values→Rel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