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云南玉溪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只有 1 项正确答
案;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庆云寺是岭南著名古刹.(chà),寺内现存一口“千人锅”,可容 1100 升。我们现在
可想像当年千人盛.(chénɡ)饭的场面。
B.大清早出门去,可见野地里一片生机勃勃。草木的叶片上,朝.(zhāo)露未干。我们
喜欢那蹦蹦跳跳的蚂蚱,却憎恶.(è)那些在草间爬来爬去的蚯蚓。
C.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被扯成大小的几绺.(liǔ)。岩上有许多棱.(línɡ)角;瀑
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D.秋天来到了这个山沟。树林的叶子变得殷.(yīn)红殷红。这里的红叶景色却因地
处偏远而鲜.(xiǎn)为人知。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学校冬季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伟力说:“本届学校冬运会准备工作一切就序,可以如
期举行。”
B.秋季新生入学之际,投入三百万元的学校教学楼按时峻工。至此,乡政府本年度“十
个民心工程”圆满完成。
C.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使身心松弛,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D.据报道,有不法分子巧装打扮成电视台记者,寻找一些企业的所谓“软肋”,以向媒
体曝光相威胁,向某些企业敲诈钱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哀牢山是一个美的世界,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无不令人触目伤怀....。
B.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C.为了改变这个班学风不正的局面,李老师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粉墨登场....担任了该班的班主任。
D.遨游于艺术的海洋时,美虽然有时在印象中稍纵即逝....,但仍能使人感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
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
B.国家出台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政策后,一些跟风炒房者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充分
说明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C.“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用人制度的实施,不仅拓宽了人才的选拔任用渠道,而且有
效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D.云南因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各种蔬菜,每年都要大量生产优质的蔬菜销
往沿海和国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用这颗赤子之心上下求索。 ②哪怕他的生活窘迫潦倒,面容苍老干枯,他的
精神在备受折磨之后已然错乱。 ③读卢梭《漫步思想录》,内心始终处在一种最容易
被触动的状态里。 ④从苦难和孤寂里寻找生命中点滴的甘美。 ⑤他饱尝过人世的辛
酸,却依然留着一颗纯真、敏感、脆弱的心。
A.⑤ ① ② ④ ③
C.③ ② ⑤ ① ④
B.① ④ ② ⑤ ③
D.③ ⑤ ① ④ ②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怒杀阎婆惜”等情节说的是《水浒传》中英雄
人物武松的故事。
C.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作,在剧中,假扮律师的鲍西娅一
定要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原原本本地执行契约,用智慧战胜了夏洛克。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
剧《茶馆》等。
7.根据提示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
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
②城阙辅三秦,
③
,甲光向日金鳞开。
。(毛泽东《沁园春·雪》)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塞上燕脂凝夜
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出山前志趣的句子是
,
。
⑤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传有大量写“柳”(又称杨柳)的诗句,请你写出与“柳”相关的上
下相连的两句古代诗句。(课内外均可)
,
。
⑥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面对当前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正如王安石《登飞
来峰》诗中所说:
,
。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 8、9 小题,共 6 分)
8.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中含有文字意义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仿照例子,从下列 3 个字中
任选 1 个,解说该汉字形体特点和表示的意义。(2 分)
牧
炙
采
例 灾( ):外面象房屋,里面象火。表示火烧房子之意。
9.玉溪,一个因水而名,因溪而秀的地方。她山川秀美、文化悠远、民风淳朴,世居的民
族独放异彩……为了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玉溪,拟挂出一幅对联,请你补出下联。(4
分)
上联:忆聂耳,一曲国歌扬九州,游孤山,白帆点点映蓝天。
下联:(4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10~24 题,共 44 分)
(一)(4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①~②小题。
下第①后上永崇②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下第:指科举落榜。②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①诗中“碧桃”、“红杏”比喻
,“芙蓉”比喻
。(2 分)
②请分析末两句诗的含义。(2 分)
(二)(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又何间.焉
间:
。
神弗福.也
福: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4 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 分)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 分)
13.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战前准备的第三个条件,请简要分析。(2 分)
14.鲁庄公有很多可贵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分析。(2 分)
(三)(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畜牧业界 化废为宝 管克江
①汽车尾气、工业气体排放、森林砍伐已被视为常见的气候“杀手”,但是,很少有人
意识到吃牛肉、喝牛奶也和全球变暖扯上了干系。
②联合国粮农组织 2006 年底一份题为《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说,畜
牧业带来的温室气体超过了汽车、飞机等所有交通工具废气的总和,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8%。报告说,开辟牧场、生产饲料、加工肉奶制品和运送产品带来的温室气体,占全球人造二
氧化碳的 9%、甲烷的 37%和氧化亚氮的 65%;牧场是森林退化的主要驱动力,过度放牧导致 20%
的农场退化成沙漠;养牛还消耗大量水资源,生产 1 升牛奶需要耗费 990 升的水;肉奶制品生产
过程的废物排放进入大海,形成了大片生物无法生存的“死亡地带”。
③畜牧业为什么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动物“排气”问题。所
有的动物都会排放甲烷,这是动物体内的细菌消化食物的必然产物。奶牛有 4 个胃,所以它
排放的甲烷更多,占动物排放量的 75%。全世界 15 亿头牛加起来,便是一部庞大的“废气
排放机”。《农业体系杂志》对爱尔兰的奶业进行研究,并计算了从饲养奶牛直至生产牛奶各
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发现每生产 1 公斤牛奶,就产生 1.5 公斤的温室气体。其中约一半
气体来源于奶牛的直接排放——打嗝或放屁,11%来自于粪便分解。卡内基·梅隆大学对美
国的家庭食谱做了类似分析,结论是每个家庭每年制造的温室气体是 8.1 吨。
④养牛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严重,引起人类对这一问题的广泛思考和研究。美国一个非政府组
织致信前副总统戈尔,说既然主张环保就该停止吃牛肉,改吃素食。美国环保署正考虑一项建议,
就是对每年排放温室气体超过 100 吨的设施征税。如果此举得以实施,养牛场就将被征税。
⑤虽然牲畜排出的气体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但是智慧的人类已迈出“变废为宝”的脚步,
一些企业开始用动物的废气发电,这一创新之举令人欣喜。
⑥瑞典生物气体公司的发电方法,就是从被屠宰的牛体内摘取肠胃等内脏,然后发酵产
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组合体。这种气体被用作公交车燃料,也使得行驶当地的“阿曼达”号
火车,成为世界上第一列完全以生产气体为动力的火车。美国太平洋煤气电力则建了一座沼
气发电站,用处理过的奶牛粪便发电,供加州北部和中部的家庭使用。
⑦美国农业部已同奶牛界签订协议,通过利用奶牛粪便发电等方式,到 2020 年将畜牧业的
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5%。美国农业部长维尔萨克说,这是政府和业界签订的第一个类似协议,具
有历史意义。的确,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漫漫征途上,人类将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选自 2009 年 12 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5.第②段中列出了一系列数字是为了说明
16.为什么奶牛业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3 分)
17.第⑦段说美国政府与奶牛业界签订了协议,这个协议包含的内容有:
18.面对养牛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人们设想或采取了什么对策?(3 分)
(2 分)
(2 分)
(四)(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4 题。
江 南 雨 凤 潇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
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
一
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
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
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
免狼狈。
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
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
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
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
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
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
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
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
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
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
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
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ǎnquǎ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
二
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
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
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
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
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
—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
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
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
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
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
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
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
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
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
读大学的昂贵费用……
⑾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
11
12
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
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
⑿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注],留
在记忆里封存……
【注】纨:指丝巾。
19.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是
,接着是
(文章有删节)
,再就是
。(3 分)
20.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4 分)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2 分)
②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2 分)
21.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的卖花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析后填空。(4 分)
①所写内容:
表现的思想性格:
②所写内容:
表现的思想性格:
22.第⑩段中描写花的画线句有两个作用,一是
;二
是
,运用了
手法。(3 分)
23.这篇文章的首尾是怎样照应的?(2 分)
24.文章的末尾一句写道:“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这句
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 分)
四、写作(50 分)
25.(50 分)
要求:①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③作文中不
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一:请以“为你而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2004 年 12 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英国媒体有一则报道:在几十米高的海浪袭向泰国普
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英国一位年仅 10 岁的女孩蒂莉·史密斯发现,潮水突然急速后退,
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她预
测出将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她立即和母亲一起,向人们发出警报,叫人们赶快远离海滩。
开始,人们不以为然,以为她在作恶作剧。女孩拼命地叫喊,急急忙忙来回奔跑,努力地劝
说。她的举动引起人们警觉。女孩和母亲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 100 多名游客的
生命。
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所写不要脱离材料的
含义范围。
参考立意:遇事沉着,自信,关爱他人,知识的力量,诚实诚恳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认
定目标锲而不舍,相信孩子的眼睛,好心可能被人误解。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只有 1 项正确答
案;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答案:A(B 项“憎恶”的“恶”应读 wù; C 项“棱角”的“棱”应读 lénɡ; D 项“殷
红”的“殷”应读 yān。)
2.答案:C(A 项“就序”中“序”应为“绪”; B 项“峻工”中“峻”应为“竣”;
D 项“巧装打扮”中“巧”应为“乔”。)
3.答案:D(A 项“触目伤怀”意为看到某种景象而心里感到悲伤;B 项“相映成趣”是
指景色相互衬托,用在此处不符合语言环境;C 项“粉墨登场”是一个贬义词。)
4.答案:C(A 项“救援物资”就包括“食物”;B 项“投资观念和理财水平有待提高”
搭配不当;D 项“大量生产优质的蔬菜” 语序不当,应改为“生产大量优质的蔬菜”。)
5.答案 D(③句为中心句应排在首句,提及卢梭及著作,⑤句总体介绍卢梭,应排第二,
①句中的“这颗心”承接⑤句中的“一颗心”。④句“寻找”紧承“求索”。②句补充说明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寻找,排在最后。)
6.答案 B(“怒杀阎婆惜”属于宋江的故事)
7.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② 风烟望五津
③ 黑云压城城欲摧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或: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山
诗家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⑥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 8、9 小题,共 6 分)
8.答案:(2 分)牧 :左边象牛,右边一只手举着一枝条,象手拿棍子放牛。或表示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表示用火烧烤肉的意思。采:上面象手,
放牧牛羊等牲畜。
下面象树木或树上结果。表示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
9.下联参考答案:登帽天,一片化石现沧桑,(2 分)荡抚仙,青鱼阵阵戏船桨。(2
分)或:登秀山,一香古柏传礼仪,逛花街,卜少个个显淳风。或:进哀牢,一条古道连古
今,游象山,温泉眼眼溢欢声。
三、阅读(本大题含 10~24 题,共 44 分)
(一)(4 分)
10.①(2 分)答案:及第者(中榜者)(1 分), 落第者(作者自己)。(1 分)
②(2 分) 答案:末两句表面写的是芙蓉埋怨生长的环境和生的不是时候,实际上是
暗寓自己生不逢时。(意思对即可)
(二)(10 分)
11.(2 分)
间:参与(1 分)。
12.(4 分)
①(2 分)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
福:保佑、赐福(1 分)
处理。
②(2 分)答案: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战。
13.(2 分)答案:(2 分)此题为开放题,赞同理由只要联系到“取信于民”即可。如:
曹刿从鲁庄公把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体察民情,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方面,看到了他
取信于民的思想,所以赞同。
14.(2 分)答案:(2 分)只要围绕一点来谈,言之成理即可。可贵之处如:能听取别人
的意见。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亲自参加战斗。(分析略。答出可贵之处 1 分,分析
1 分)
(三)(10 分)
15.(2 分)①畜牧业排出大量废气,使全球气候变暖;(1 分)②畜牧业消耗的大量草木和
水资源及生产肉奶制品的排放,使环境恶化。(1 分)。
16.(3 分)答案:①奶牛体内细菌消化食物产生甲烷,通过打嗝或放屁排放到大气中;
②奶牛粪便分解产生的气体;③加工肉奶制品、饲料和运送产品排放的废气。(每 1 点 1 分)
17.(2 分)通过利用奶牛粪便发电等方式,(1 分)到 2020 年将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 25%。(1 分)
18.(3 分)答案:①停止(或少吃)吃牛肉,改吃素食;②美国对奶业界温室气体排
放大的(或超过 100 吨)的设施征税;③用被屠宰奶牛的肠胃、粪便发酵产生的甲烷等气体,
做公交车燃料、发电。(每 1 点 1 分)
(四)(20 分)
19.(3 分)
对下雨的抱怨,不情愿,扫兴(或被赶,抱怨);
佩服,“惊艳”不已;
看得呆了(惊奇,折服,沉醉)。
20.(4 分)
①(2 分)答案:“浸”字用了比喻,形象而生动,使抽象的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物。(1
分) 突出了“乡愁”在作者身上的浓和满(或受乡愁的反复折磨和煎熬。或表达了作者深
深的思乡之情。)(1 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2 分)答案:“牵绊”用了比拟(或拟人)的手法,把雨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1
分)“牵绊”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雨对乡人是有难舍情怀的(或表达作者的眷恋和不
舍,家乡的雨景迷住了我)。(1 分)(言之成理即可)
21.(4 分)
①所写内容:年老仍坚持种花、卖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 勤劳
②所写内容:丈夫去世后承担起家庭重担、卖花供儿子读大学 表现的思想性格:坚强
(或坚韧刚强、勇敢面对挫折)。(每 1 点 1 分)
或:所写内容: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种花卖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热爱生活、
爱美整洁
或:所写内容:热情与我交谈、为我别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亲切善良 。
22.(3 分)写出花的香(或香和鲜、香和美);衬托出老妇人的内在美。衬托(每 1 点 1 分)
23.(2 分)答案:开头提到雨丝,(1 分)结尾再提雨丝,事物和情感前后照应。(1 分)或:
开头点出乡愁,(1 分)结尾再强调乡愁,使思乡感情首尾贯穿,情感得到升华。(1 分)
(扣住句子或扣住内容来答均可)。
24.(4 分)答案:此句用比喻的方法把思乡之情比作一方冰纨(或用“一方冰纨”比牢固
不变的思乡之情),(1 分)表示“我”要把思乡之情留在心底。(1 分)表达了作者对家
乡的珍视和深沉思念之情。(2 分)
四、写作(50 分)
25.(50 分)
作文评分细则
项 目
类 别
一类卷
(45~50 分)
二类卷
(38~44 分)
三类卷
(30~37 分)
四类卷
(20~29 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 本 符合 题
意,中心尚明
确,内容尚具
体,感情尚真
实
偏离题意,
中 心 欠 明
确,内容不
具体
语 言 顺
畅,没有
语病
结 构 完
整, 条理
清 楚
语 言 通
顺,偶有
语病
结 构 完
整 ,条 理
较 清 楚
语 言 尚
通顺,语
病不多
条 理 尚 清
楚 ,能 分
段
语 言 不
通顺,语
病较多
条 理 不 清
楚
① 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 ,评一类
下(45~46 分)。②立意深、构思巧、
语言生动形象的,评满分;具备其
中两项条件的,评一类上(49~50
分);具备其中一项条件的,评一类
中(47~48 分)。
以 41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
备 B 项和另一项条件, 其余一项达
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
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
其中或立意较新颖,或构思较新巧,
或语言较生动形象的,可评二类上
(43~44 分);③具备 B 项条件,而
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
分。
以 33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
本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
分;②其中 B 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以 24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
凡属 ABC 三项之一者,评为四类卷,
获得基准分;②另两项较好的,酌
情加分;③兼有 ABC 两项以上情况
的,酌情减分。
以 12~15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 ABC 三项之一者,评为五类
卷,获得基准分;②其他两项尚好
的,酌情加分;③兼有 ABC 两项以
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A.内容
B.语言 C.篇 章
评 分 细 则
五类卷
(0~19 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 病 严
重,文理
不通
结 构 混
乱 ,不能
完篇
说明:①漏写题目扣 2 分。②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2 分。③字迹工
整的加 1~2 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 1~3 分。④字数不足 55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降一等;不足 300 字,酌情给分,最高不得超过五类卷。⑤凡认为内容
有严重错误的答卷,应提请评卷领导小组研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