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题(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夕阳西下,口口口口口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 分)
(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2 分)
(3)何当共剪西窗烛,口口口口口口口。(李商隐《夜雨寄北》)(1 分)
(4)《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2 分)
(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4 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这位客人不无 gān gà(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2)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 kuò chuò(
)。
(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性,不能消极地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B.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
啊!
C.2015 年 6 月 29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大多数国家都希
望能加入其中,有些国家甚至已经迫不及待。
D.习近平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辛
勤劳动的观念,不要树立一劳永逸的错误观念。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
且也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互换)
B.面对日益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农村电子商务似乎成为各大电商新的战场,农村正在被电子
商务所改变。(“农村电子商务”后加“市场”)
C.现今各类传统节目深受欢迎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造成的。(在“造成的”后加
“局面”)
D.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
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删去“围绕”)
5.仿写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
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中。
二、阅读题(46 分)
(一)曹刿论战(10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
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弗敢加也(
) (2)忠之属也(
) (3)公将鼓之(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
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B.本文详写战前准备,略写了战斗过程和战后总结,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
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
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他的“鄙”。
D.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在对话过程中,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辞约意丰,言简意赅,文笔非常精练。
(二)简子立嗣
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②,幼曰无恤③。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
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伯鲁:赵简子的大儿子。无恤:赵简子的小儿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即书诗四句
B. 诵其词甚习固/汝心之固
C. 而果昌赵/未果,寻病终
D. 谨识之/素不相识
10.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 分)
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11. 读完这个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日常生活怎样选择素食饮食(10 分)
①现在社会中,素食者越来越多,素食人群也趋年轻化。
②什么是素食?
③素食是一种不食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有时也戒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
一些严格素食者极端排斥动物产品,不食用那些来自于动物的产品,也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
职业。
④素食的饮食特点是食物低脂、能量密度低、高膳食纤维、高碳水化合物。
⑤现在的食品,一旦打上“素食”的标签,往往就会给人以健康的印象。有人盲目地认
为吃素食对身体好,认为吃素就一定很健康,然而,素食不等于健康。不合理的素食搭配、
不科学的素食饮食依然会带来很多弊端。尤其是特殊的群体,如果素食饮食安排不当很容易
造成营养缺乏,如孕妇、乳母、病人、儿童、青少年、饮食量受限的老人。如果饮食不当,
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贫血;儿童容易发生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青春期由于
生长旺盛,营养素需要量大,素食饮食搭配不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孕妇营养不良容易出现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或低体重儿
的情况。
⑥日常生活怎样选择素食饮食?
⑦限制加工食品的数量。不少加工食品虽然是植物性原料制成,但主要成分多为精白米
面,并加入了大量的糖、油、盐和“植物奶油”来获得良好的口感,这些食品反而会增加患
慢性疾病的风险。
⑧烹调控制油、糖、和盐。植物食材的风味通常较为清淡,但有些素食者为了满足口味
需求,会在烹调时加入大量的油脂、糖、盐和调味品。例如一些以素食为原料的仿荤料理,
一些甜食点心食品,虽然没有动物原料,却含有相当高的油、糖、盐,以及增味剂,它们已
经没有植物性食品原有的健康效应了。
⑨多吃水果就要少吃主食。很多素食者喜爱水果酸甜的口味,但在吃水果时也不要忽视
其中 8%以上的糖分,应通过少吃主食来防止能量过剩。果汁也有同样的的问题,它们的含
糖量都在 8%以上,甚至可能高达 16%,大量饮用都有增肥的可能。
⑩素食不等于生吃大量蔬菜。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通过加热烹软,才能很好地与胃肠
道中的油脂成分混合,从而得以吸收利用,如维生素 k、胡罗卜素等,完全生吃并不利于这
类营养的吸收。
族维生素的来源,豆制品中维生素含量也很少。只有把主食大半换成杂粮、杂豆才能有效提
高 B 族维生素的供应水平。
⑪选择绿叶菜。从营养角度看,蔬菜也有优劣之分,由于蔬菜占素食者膳食中的很大
⑫主食换成杂粮杂豆。精白米、精白面粉中所含的营养素非常少,不吃肉类又减少了 B
⑬奶类、豆类或豆制品应充足。素食的人需要从奶类、豆制品中获得人体所需的蛋白
⑭适量摄入发酵制品。虽说人体储备的维生素 B12 在转为素食之后仍可以支撑三四年,
但长期缺乏维生素 B12 可能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纤维变性。这种维生素不存在于纯植物食
品中。所以对于纯素食者来说,只能从菌类和发酵制品中补充,但因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 利用效率较低,建议还是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B12 增补剂。此外发酵食品的铁、锌元素利
用率也比较高。
质、钙、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AD,摄入不足将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
一部分,所以应尽量选择营养素丰富的绿叶蔬菜。
⑮总而言之,素食饮食带给人们的健康取决于选择食物的限制、健康的习惯和良好的
生活方式以及设计合理的素食搭配。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素食就是不吃荤,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
B.素食的特点是食物低脂、能量密度低、高膳食纤维、高碳水化合物。
C.特殊的群体,在文中指孕妇、乳母、病人、儿童、青少年、饮食量受限的老人
D.素食搭配不合理、不科学会带来很多弊端。
13.根据文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些食品反而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中的“这些”指代“主要成分多为精白米面,并
加入了大量的糖、油、盐和植物奶油”做出的加工食品。
B.多吃水果就要少吃主食,这样的素食饮食才能保证能量合适。
C.素食者只要把主食换成杂粮,就能有效提高 B 族维生素的供应水平。
D.素食饮食健康取决于选择食物的限制、健康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设计合理的素食
搭配。
14.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看待素食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金贵的夫妻(17 分)
他是一个修鞋匠,携妻带子来到这个小城。当时的小城保守而传统,他与妻子在大街上
旁若无人地亲昵,让正在上初中的我感到特别新奇。我从未见过我的父母如修鞋匠夫妻这般,
在我们兄妹面前,他们甚至连玩笑也没有开过。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父母的结合也许只
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这样想着,我为父母感到悲哀。
初中那会儿,我们姐弟几个都在上学,家里不富裕,便很少买新鞋。母亲隔一段日子便
会检查一下我们的鞋子,将需要修补的捡出来拿到街上修。我们正是爱美的年龄,善解人意
的母亲便一个鞋摊一个鞋摊地挑过去,最后终于在这个来自南方的修鞋匠那里停下脚步。他
修的鞋结实漂亮,穿在脚上,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缝补的痕迹。母亲每次都会称赞上几
句。这个时候,父亲便对母亲说:“既然他做活这么好,不如让他把那双鞋也修一下吧。”母
亲撇撇嘴,似笑非笑地走开去忙她的事情。次次如此,我便有些纳闷,问父亲指的哪双鞋。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父亲在一次出差时给母亲买了一双皮棉鞋,因怕被同去出差的同事看到,
没仔细看就掏出五十块钱买了下来,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拿回家才发现,一只鞋
跟高,一只鞋跟矮。
随着时光的流逝,家里的经济状况明显好了起来,“修鞋”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高
二那年,母亲得知姥姥去世的噩耗,因太过伤心导致脑出血。母亲在父亲连续七天七夜的守
护下,终于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
母亲的右臂和右腿不再听使唤,只能用左手拄着拐杖拖着右腿走路。这样一来,左脚上
的鞋还很新,右脚上的已经坏得不成样子。节俭的母亲不忍心看着几乎还未失去“新样”的
鞋子被丢弃,便又想到了那个南方来的修鞋匠。父亲骑着三轮围着县城转了三圈半才找到另
摆新摊的他。修鞋匠一眼认出了母亲,并从此熟悉了我的父亲。自从母亲病后,照顾母亲成
了父亲重要的工作。
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两年,没有想到经常胃疼的父亲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在父亲的坚
持下,我们共同瞒着母亲。母亲不说什么,只是日夜守着迅速垮下去的父亲。
父亲有时会挣扎着起床陪母亲走一走,却没等母亲说累,他已气喘吁吁。如此几次下来,
母亲便不再让父亲陪她。由于少了父亲的陪伴,母亲也很少出去锻炼。她不顾我们兄妹几个
的劝阻,坚持在家守着父亲,亲自坐在炉前给父亲熬药、热奶,甚至做饭。她固执地不让任
何人插手,自己左手端碗,拖着右腿,艰难地走到父亲床前。
直到父亲去世,母亲再没有修过鞋。
父亲的去世,带给母亲的几乎是致命的打击,郁郁寡欢的她在父亲去世半年后,才在我
们的说服下出门锻炼。于是,“修鞋”便又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带着母亲找到那个修鞋匠的时候,鞋匠叫了她一声“大姐”,便问:“大哥今天
怎么没来?”母亲笑着说:“他去了半年了。”鞋匠的手被针扎了一下,吮了吮手指再没说什
么。自始至终,母亲没掉一滴眼泪,也没再说一句话。
一年后,母亲也走了。
收拾母亲的遗物时,在柜子的最深处,我终于看到了被父母提及多次却从未见到的那双
皮棉鞋。鞋的样子已经过时,皮子也已经发板,可里面的毛仍然柔软而温暖。我注意看鞋跟,
不知什么时候已被修齐了。我们给母亲穿上,从此以后,它便与母亲在一起了。
那天,女友要去修鞋,我又见到了那个鞋匠。他自然问起我的母亲,我告诉他母亲已经
没了,他低着头仿佛没有听到,接过我递过去的钱后,才抬起头对我说:“像你父母这样的,
才叫金贵夫妻。”
(选自《短篇小说》2011 年第 7 期)
15.文章写了不同时期修鞋的事件,根据修鞋事件,完成下面表格。(4 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初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高二)
母亲病后拖着右腿走路,让父亲带她去找鞋匠修右脚的鞋。
高潮(父亲去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母亲走了) “我”带女友到鞋匠那儿修鞋。
16.本文采用了对比和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请各举一例,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 分)
(1)母亲撇撇嘴,似笑非笑地走开去忙她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固执地不让任何人插手,自己左手端碗,拖着右腿,艰难地走到父亲床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最后一段鞋匠说的话有什么作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 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
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
心里;珍贵的友谊,温情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
里……
请以“_____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 500 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 l—3 题。
(A) 拉到了西直门,城洞里几乎没有什么行人。祥子的心凉了一些。光头也看出不妙,
可是还笑着说:“招呼吧,伙计!是福不是祸,今儿个就是今儿个啦!”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可是在街面上混了这几年了,不能说了不算,不能耍老娘们脾气! 出了西直门,真是连一
辆车也没遇上;祥子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马路的左右。他的心好象直顶他的肋条。到了高亮
桥,他向四围打了一眼,并没有一个兵,他又放了点心。两块钱到底是两块钱,他盘算着,
没点胆子哪能找到这么俏的事。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他愿意跟光头的矮子说几
句,街上清静得真可怕。“抄土道走吧?马路上——”
“那还用说,"矮子猜到他的意思,"自要一上了便道,咱们就算有点底儿了!”
还没拉到便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
(B) 祥子的车卖了!
钱就和流水似的,他的手已拦不住;死人总得抬出去,连开张殃榜也得花钱。
祥子象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
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楞楞磕磕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作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