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云南昆明中考思想品德真题及答案
(全卷分 I 卷和 II 卷,30 题,共 7 页。考试用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
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
色装点大地。”这说明
A.只有做太阳,才能发热发光
B.只要做大树,才能成材
C.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 D.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雏鹰只有学会在风雨中搏击,才能拥有一对强劲有力的翅膀。这其实我们要学会
A.换位思考
B.自立自强
C.与人为善
D.平等待人
3.为克服考试焦虑,我们应该
①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从容应对考试
②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学习压力
③增强自身实力,理智面的学习压力
④依据自身实际,适当提升自我期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我们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跨域代沟、化解“爱的冲突”的正
确方式是
A.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B.回避父母,不理不睬
C.坚持己见,争论不休
D.理解父母,主动沟通
5.师生关系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偶尔也会出现波澜。面对这些波澜,下列方式不正确的是
A.尊重与信任老师
B.理解与体谅老师
C.疏远与讽刺老师
D.关心和帮助老师
6.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一些游客在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
象。对此我们应该
①尊重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国家形象
③提倡文明出游,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7.《中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 6 成的青少年网迷相信或比较相信
互联网上的信息。这警示我们应
A.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 杜绝网络交往,谨防上当受骗
C.避免网络成瘾,提高辨别能力
D.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信息
8.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
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没有我的团队,我什么也做不出来。这个荣誉属于我、我的团队和整
个国家。”这表明
①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发挥特长
③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9.我国打击考试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对于考试作弊行为,惩处方法从以前的取消考试成绩
到禁考,新刑法修正案还增加了入刑的相关规定。这警示广大学生要
A.尊重他人,保护隐私
B.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C.迎接挑战,立志成才
D.战胜挫折,积极乐观
10.小明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能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
社会生活中积极参加环保小志愿者活动。这表明
①一个人往往具有多重社会身份 ②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汇报
④好好学习是青少年的唯一责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临近考试,班主任老师号召全班同学结成学习对子,力争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可小宇同
学不愿参与其中,也不愿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这表明小宇
A.她的做法无可厚非
B.没有正确的竞争观念
C.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
D.能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12.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抚养
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想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的制定要以普通法律为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天价虾、天价鱼、
天价菜等“宰客”问题频频曝光。如右图,
“天价餐单”主要侵犯了 消费者的
①安全保障权
②知悉真情权
③自主选择权
④公平交易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16.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是公民应该自觉履行的
A.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B.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7.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
18.2016 年 3 月 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 3000 名全国
人大代表出席盛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职责。由此可见,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基本分配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根本政治制度
19.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20.近年来,在“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中涌现出大量的优
秀个人、先进集体。他们用行动
①传递社会正能量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说明人生意义可通过评选活动来实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色常在,为子孙后 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
A.依法治国
B.一国两制
C.科教兴国
D.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22.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但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使用纸张应该节约,
但还是习惯性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A.保护环境与生活小事无关
B.保护环境,谈何容易
C.摒弃不良习惯应该从小事做起
D.保护环境是国家的责任
23.工匠精神是一种对 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执着专一的敬业精神。有这
样一群劳动者:他们 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校,而是秉承工匠精神,经过多年不懈钻研,成
为了某一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和高级工匠。这启示我们
①成功的关键在于上名校
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③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④职业有分工,身份有贵贱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我国已不再是发展中 国家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5.2016 年 4 月 1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安全体
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宣布了中国加强本国核安
全 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这表明我国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B.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C.有能力独自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D.为消除世界贫富差距问题作出新贡献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简答题(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区域内。共 28 分)
26.(3 分)怎样选择朋友,是我们成长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看法:
针对上述看法,请简要写出选择朋友的标准和原则。(3 分)
27.(4 分)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写出下列名言所蕴含的道理。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
善治之前提。”
①
②
③
(1 分)
(1 分)
(2 分)
28. (8 分)(1)找出下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对应关
系,并填写出相对应的内容。(4 分)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业精于勤,荒于嬉
“以信守身,以诚处世”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关于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有这样两种观点:
观点一
观 点二
①
②
③
④
传承民族文化就意
味着回到过去,固守旧
俗。
创新民族文化就意味
着面向世界,全盘吸收。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确的态度是
29.(13 分)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1)请把下图内容补充完整。(2 分)
(4 分)
五大发展理念
协调
绿色
开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既要看到国家科技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创造新兴产业、引领未来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见下图)
问题:
①科技储备有待加强
②高端人才十分急缺
③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请你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分别向国家、青少年提出合理
化建议。(5 分)
国家:
青少年:
(3 分)
(2 分)
2015 年,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请仔细阅读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3)你从上图中可以获取出哪些信息?(2 分)请概括出我省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
因。(提示:从经济建设、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 4 个角度作答)(4 分)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区域内。22 分)
30.(22 分)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
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社会高度关注。2015 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
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问题②
正确的做法
问题③
正确的做法:
校园欺凌事件的诱因除了学生法制 观念
淡泊外,还反映出一些学生在成长中存
在的其他问题,结合调查一,请仿照下
列示例回答问题:(4 分)
问题:①人际交往不和谐
正确做法:学会与同学正确交往,平等
待人,不凌弱欺生。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2)综合分析调查二,回答问题。(6 分)
①正确行为:
②错误行为:
、
、
(2 分)
(2 分)
③针对调查二中的错误行为,我们应该
(2 分)
调查三 校园欺凌事件,症结何在?
85%的欺凌者都
有 不 良 心 理 和
不良行为,沉溺
于暴力游戏。
70% 的 欺 凌 者 缺
乏 家 庭 关 爱 和 教
育,有的父母疏于
管 教 或 没 有 能 力
管教好未成年人。
隐蔽的厕所、学
生宿舍成为校园
欺凌发生的主要
场所。
症结 1
症结 2
症结 3
欺凌视频在网络
的任意传播,产
生很坏的社会影
响,不利于未成
年 人 的 健 康 成
长。
症结 4
(3)为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遏制校园欺凌,针对调查三的 4 个症结,请提出相应的解决
对策。(8 分)
对策 1:
对策 2:
对策 3:
对策 4: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危害较小的校园欺凌行为也可能演变成违法犯
罪,者警示我们:
(4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答案 C
2
B
3
B
4
D
5
C
6
B
7
C
8
A
9
B
10
11
A
B
12
D
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