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 ( ) ( ) 惆怅 蓬蒿 咫尺 汲取 惨绝人寰.(huán) 挡箭牌 中轴线 发祥地 金鸾殿 世外桃园 一叶扁舟 不二法门 惶惶不安 墨守成规 不胫而走 静若止水 谈笑风生 引吭.(kàng)高歌 折.(shé)本买卖 如法炮(pào)制 恻.(cè)隐 折.(zhé)射 鞭笞.(chī) 看.(kān)护 ) 忍俊不禁.(jīn) 折.(zhé)中主义 相形见绌.(chù) 鲜.(xiǎn)为人知 )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知识运用(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埋.(mán)怨 B.折.(zhé)腾 C.鄙.(bǐ)夷 D.谪.(zhé)居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譬喻 B.催璨 C.狡黠 D.峥嵘 3.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述”“免”“陌”“呱”这四个字都是八画。 B.“匕”“片”“凶”“义”这四个字的首笔都是撇。 C.“凡”“方”“氏”“头”这四个字都是独体字。 D.“尺”字先写撇,再写横折,横,最后写捺。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_______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_______的家庭;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_______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 _______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_______的民族。 A.不思进取 平庸 B.不学无术 平凡 C.不思进取 平淡 D.不可救药 平实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_______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 ①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 ②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善和舍己救人的豪气。 ③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其他人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 理学特性的。 ④但是,每一个人终究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 感知。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 B.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 城市。 C.中国网民数量大幅增加,多达 6.68 亿左右,堪称世界之最。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枯燥 无趣 无味 无聊 缺失 缺乏 缺失 残缺 希望 前途 责任 担当 ( ) ) ( )
A.为什么要补上失败这一课?不仅仅是因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更因为生命从诞生开 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 B.“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 科学家群体。” C.读书,原来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是一阵春风吹醒一片云,是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 D.苏轼的“敲门试问野人家”(《浣溪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都是脍 炙人口的名句。 (《诗经·蒹葭》) (何其芳《秋天》) (《论语·述而》) (《礼记·虽有佳肴》) 二、文化积累(10 分) 8.古今诗文名句默写。[(1)(2)和(3)(4)各选做一题,(5)~(6)任选做四题](6 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3)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希望能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发思念家乡和亲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抒写了诗人 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8)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高适的《别董 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具有相同的情感和境界。 (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 广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10)2016 年是“九·一八”事变 85 周年。居安思危,我们仍需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识,警惕历史重演。 9.名著阅读。(4 分) 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 英雄形象。保尔面对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1)请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简要说说“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述一个古今中外保尔式的著名人物及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孟子〉两章》中的标题)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阅读下面小小说,完成 10~14 题。(13 分) 给“天分”一个机会 李威译 ①我在钢琴培训教学的生涯中,教过一些“音乐天分不足”的学生,罗比就是其中之一。 ②当他到我这儿来时,已经 11 岁了。我一向都认为,学习音乐应该从更小的时候开始,对男孩 子来说,尤其如此。他却告诉我,他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听他演奏钢琴。 ③于是,我收下了罗比。就这样,罗比开始了他的钢琴课。从一开始,我就觉得罗比的一切努 力都将会是徒劳。无论他怎么努力怎么刻苦,他仍旧缺乏对音调和基本节奏的敏感。尽管如此, 他仍旧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音阶知识,按照我的要求努力练习。 ④后来,不知为什么,罗比再也没有来上过课。我想当然地认为,他可能因为觉得自己确实没
有天分而去学别的东西了。几个星期后,我给每位学生的家里都寄了一张宣传广告,询问他们 是否愿意参加即将举行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令我感到吃惊的是,罗比收到宣传广告后,问我他 是否可以参加钢琴独奏音乐会。我告诉他,因为他中途已经退学了,所以不具备参加演出的资 格。他说他妈妈生病了,所以无法带他来上课,但是他一直都在坚持练琴,从未间断。 ⑤“老师……我一定要上台去演奏!求求您答应我吧!”他坚定地说。我实在不忍拒绝他的请 求,只好同意。 ⑥终于,钢琴独奏音乐会举行的日子来到了。我把罗比的节目安排在音乐会的最后,我想,这 样的安排,将会把由于罗比的演奏可能造成的任何不良影响控制在节目的最后,而且到时候我 还可以通过我的“压轴戏”来挽救因为他差劲的表演可能会带来的损失。 ⑦由于学生们一直都在勤奋地练习,所以音乐会进行得非常顺利。终于,轮到罗比出场了。当 他走上舞台的时候,我不禁有些后悔先前的决定。他的衣服皱巴巴的,头发乱作一团。“为什 么他就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呢?”我心里抱怨道,“为什么他妈妈就不能为了 这个特殊的晚上给他梳梳头呢?” ⑧我正兀自想着的时候,罗比拉出了琴凳,准备开始演奏。当他宣布他将为大家弹奏一曲莫扎 特的《C 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时,我大吃一惊,而在我还没有为我接下来将要听到的 作好心理准备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在琴键上轻盈地弹奏起来,确切地说,它们几乎就是在琴 键上敏捷地跳着舞。此刻,整个体育馆里安静极了,只有罗比的琴声在回荡着。那琴声时而轻 柔,时而响亮,时而急速,时而舒缓……不仅如此,他还把莫扎特在总谱上标明的延留和弦弹 奏得那么完美! ⑨几分钟之后,他以一段恢宏的渐强音节结束了演奏。顿时,场上的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站了 起来,并且热烈地鼓掌、欢呼……我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快步跑上舞台,将小罗比紧紧地 拥在怀里,轻声问道:“罗比,我从来没有听过你弹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罗比向我解释道:“您还记得我曾经对您说过我妈妈生病了吗?她得的是癌症。并且,就在今 天早上,她去世了。还有……因为她一生下来耳朵就是聋的,听不见任何声音。所以,今天晚 上是她第一次能够听到我的演奏。我要让这场演出变得特别。” ⑩那一刻,我不禁想:“今天晚上,我自己成了一个学生——罗比的学生。正是因为收了罗比 这个学生,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富有,我的生命才变得更加宽阔。” (选自《智慧》2016 年第 6 期,有删节) 10.仿照示例,结合全文内容补充相关情节。(2 分) “我”收罗比为学生→罗比坚持要求参加音乐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罗比的成功演奏实际上早有伏笔,请你找出两处伏笔,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简要概括“我”对罗比的态度变化过程:“我”勉强收下音乐天分不足的罗比为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3.读完此文,你认为罗比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写道:“正是因为收了罗比这个学生,我的人生才变得更加富有,我的生命才变得 更加宽阔。”那么,“我”从罗比身上懂得了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5~18 题。(11 分)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余之敏 ①在 2015 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 12306 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 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 Web 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 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 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 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③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是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刚开始,图形验证码只是 静态的图片,后来变成了动态的验证码图片,它的防垃圾注入率几乎可以达到 100%,是一种 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 ④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 站,都能提供这项功能,能比较充分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⑤手机语音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 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拨,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网站用户收不 到验证码的问题。 ⑥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 MP4 等视频中,增加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 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 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 认。 ⑦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网络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须要通过验证, 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有时还要加上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肉眼可以识别 的文字图像(如 12306 图形验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 意破解密码、论坛灌水、刷票等。 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 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 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 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 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 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⑨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为此,谷歌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消灭验证码” 的工程,即验证码将被一个简单的复选框代替,用户只需勾选“我不是机器人”,电脑通过收 集用户单击前的鼠标轨迹,然后对比用户当前的行为是否与在互联网上的历史行为一致,就可 以轻松判定操作者究竟是人还是机器。这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疑会简化他们的体验,但它 也会在“不经意间”收集用户的 IP 地址等变量,从而泄漏隐私。 ⑩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 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选自《知识窗》2016 年第 3 期) 15.综合全文回答,验证码到底有哪些作用?它又有哪些不足?(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依据第②段内容,给“验证码”下一个定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至⑥段的排列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在语言 表述上颇具匠心、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下册) 四、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9~21 题。(6 分,每小题 2 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 1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中诗人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民族气节?对后世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22~26 题。(10 分,每小题 2 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③郡尽空,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④?”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 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一:整个。④独止:一个人留下。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 (3)友人语.巨伯曰______________ (4)子可去.______________ 2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划 4 处。 25.请给【甲】【乙】两文各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乙】两文都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之友 _______的性格;【乙】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荀巨伯_______的性格。 (2)不忍委.之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6 分) 27.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1)(2)题。(6 分)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 笔字,没有标点,6 个简短的句子,这是一封只有 27 个字的家书。然而当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 院的王诗佳在 2015 年 11 月 1 日意外收到这封出自奶奶之手的超短家书之时,她却忍不住泪流 满面。 据悉,王诗佳的奶奶已经 67 岁了,有近 60 年没有碰过笔、认过字。这封 27 字家书,是其凭借 几十年前的记忆,询问请教了左邻右舍才写出来的。 谈到这封家书的起因,王诗佳说:“前阵子事多,心情压抑又不愿意说出来,没处发泄。后来 写了长长的一封信寄回家,真的没想到奶奶会一字一句地看完,还给我写了回信。我抱怨了那 么多,奶奶只是回了简简单单几句话,而且又是她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一封回信让我感受到 了平凡中最不平凡的爱。” ( 1 ) 请 你 替 王 诗 佳 给 奶 奶 写 一 封 回 信 。 要 求 : 语 言 得 体 , 正 文 不 超 过 30 个 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家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已渐行渐远。请你为班级举办的“重拾家 书 传 统 文 化 ” 活 动 提 出 两 条 建 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个性表达(50 分) 28.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 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半命题作文 请以“星光灿烂好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情境作文 围绕下列图文情境,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湖北省恩施州 2016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解析答案 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析】A.引吭(háng)高歌;B.折(zhē)腾;C.如法炮(páo)制。 【考点】识记字音。 2.【答案】C 【解析】A.世外桃园—世外桃源;B.催璨—璀璨;D.金鸾殿—金銮殿。 【考点】识记字形。 3.【答案】C 【解析】A.“免”是七画;B.“义”的首笔是点;D.“尺”先写横折,再写横,然后写撇,最 后写捺。 【考点】把握汉字结构及笔顺。 4.【答案】A 【解析】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排除 D 项。“不 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和“不重视阅读”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 B 项。平淡: (事物、文章等)平常;没有曲折。不合语境,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考点】辨析词语。 5.【答案】B 【解析】依据文段的内容层次、关联词的对应、句与句的逻辑关系衔接排列。首先通读所有语 句,①③④都是讲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的特征,②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横线前“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可知,其后应接②句,排除 A、C、D 项,选 B 项。 【考点】语句衔接。 6.【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在世界特别是亚洲”;C.语意矛盾,“多达”与“左右”矛盾;D. 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7.【答案】C 【解析】A.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在后引号外;B.冒号应改为逗号;D.第一个逗号应改 为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文化积累 8.【答案】(1)白露为霜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3)于我如浮云 (4)学然后知不足 (5)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6)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7)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解析】熟背课文要求的诗词即可。 【考点】诗词默写。 9.【答案】(1)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炼、病痛的折磨……都没使他倒下。 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和乐观豁达的性格,促使他与命运抗争、永不言 败,炼成了他“钢铁”般的顽强意志。 (2)示例:音乐巨人贝多芬,并没有在耳聋的打击下消沉,而是直面残酷的事实,用心观察和 思考人生并付诸音乐,创作出不朽的乐章。 【解析】(1)题题干要求“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来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钢铁”, 比喻经过长期的、多次的锻炼,使人非常坚韧,有钢铁性质。可结合保尔一生中的挫折,说清 楚保尔是如何在挫折中锤炼自己的。 (2)题要求概述其他名著中的“保尔式”的人物事迹。所选人物要与保尔有着同样的“钢铁” 精神,可以是《名人传》中身残志坚的贝多芬,可以是《平凡的世界》中遇到失败不断奋斗的 孙少平……概述事迹,可按照“人+事件+结果”的格式简洁概括。 【考点】阅读名著。 三、现代文阅读 10.【答案】罗比参加音乐会且演奏精彩“我”庆幸收罗比为学生并深受触动。 【解析】通读全文,已给出第一、二处情节所对应的段落范围为①~⑥段。所要补充的情节应对 应⑦~⑩段,⑧⑨两段写“我”惊喜于罗比精彩的演奏,第⑩段写“我”被罗比的爱与坚持所感 动。 【考点】梳理补充故事情节。 11.【答案】①他告诉“我”,他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听他演奏钢琴。②虽然天分差,但他 仍旧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音阶知识,按照“我”的要求努力练习。③虽然没能来上课,但他一 直都在坚持练琴,从未间断。④他坚定地请求“我”定要允许他上台去演奏。⑤他宣布他将为 大家弹奏莫扎特的《C 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 【解析】理解文章意思。 12.【答案】“我”勉强同意。罗比参加钢琴独奏音乐会的请求罗比精彩完美的演奏让“我”十 分吃惊,激动得热泪盈眶罗比的精神让“我”感动、庆幸、敬佩。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我”对罗比的态度变化过程,已给出的是小说①~③段内容。依据小说 情节内容,先确定对应段落范围,再结合文中相应词句概括“我”的态度。第一处应为④⑤段, 在罗比的坚持请求下,“我”不忍心拒绝他,同意他参加钢琴独奏音乐会;第二处,第⑨段“我 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写出“我”吃惊于罗比精彩的演奏,并感动得流泪;第三处,要结合 第⑨段“我”听完罗比的解释之后,以及第⑩段“我”的心理描写,可知“我”感动于罗比的 懂事与坚持,“我”庆幸自己有罗比这样的学生。 【考点】梳理作者情感。 13.【答案】罗比是一个勤奋刻苦、感恩重情、持之以恒、自信有礼、坚强自立的人。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 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 容第②段“他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听他演奏钢琴”,第⑨段揭示出罗比为得绝症的母亲而 来演奏,可见他的懂事、感恩,坚强独立;第③段“他仍旧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音阶知识,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