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四个大题,共 25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聒噪(guō) B.绽放(zhàn) C.馈赠(guì) D.瞥见(piē) 干涸(hé) 湍急(tuān) 镂空(lóu) 凹凸(āo) 栅栏(zhà) 空乘(chéng) 诘责( jié) 剽悍(piāo) 拈轻怕重(zhān) 相形见(chù) 含情脉脉(mò) 不卑不亢(k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踊跃 B.焦躁 C.讴歌 D.修葺 迁徙 端祥 震憾 褒砭 骇人听闻 粗制滥造 突如奇来 克尽职守 反腐倡廉 中流砥柱 如愿以偿 沁人心脾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 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 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 。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 但 人物始终是 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 即使 铭刻 B.功勋 即使 铭记 C.功绩 无论 铭刻 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 标记 标榜 标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 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安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指出,汉字的构成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②意思是说,加强武备的目的在于制止战争 ③他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这种“符号”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传播功能 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的表达符号,也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⑤例如会意字,从字的合成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比如“武”字,即“止戈为武” A.①④⑤②③ B.①⑤②③④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②①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倒拔垂杨柳”“景阳岗打虎”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 浒传》。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年到 1930 年前后苏 俄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 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背影》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 (4)安得广厦千万间, (5)《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写“友情”的古诗文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 8-9 题,共 4 分) 。(晏殊《浣溪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来源:学科网] , 。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8-9 题。 2015 年 5 月 9 日,北京某集团公司经理曾鹏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您好,我是许涛,您还记得我吗?” 曾鹏宇第一反应是:这么老套的诈骗电话还有人用啊?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对方开门见山的介绍,让曾鹏宇不禁一愣,“钱?还什么钱?” “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 后来您捐给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一下账号,把钱还给您。”许涛的话让曾鹏宇十分诧异,因为他 已经记不得有这件事,更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会有人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许涛告诉曾鹏宇, 当时一共得到了数十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在北京找到工作,打算靠自己的努力还清每一笔钱。[来 源:Zxxk.Com] 通完电话五分钟后,曾鹏宇的手机短信响起,银行账户提示,他收到了汇款,除了那笔捐款之外,还多 出来 10%的利息。 曾鹏宇后来翻看以 前的微博,找出了三年前的那封求助信:“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 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 3-5 年内把钱打给您……” 8.请对许涛的行为点赞。(点赞: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称赞、喜爱、支持)(2 分) 9.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2 分) 三、阅读(含 10-24 题,共 36 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0-11 题。(4 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 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 分)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0 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 分) 15.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6-19 题。(9 分) 得: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张博然 ①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哪怕最清澈的海水,在 200 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 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学能合成 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生存。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 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 2
鲸鱼的尸体,被称为“鲸落”。 ②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形成一个 新的生态系统。 ③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 90%以上的软组织会被它 们吃掉,这顿盛宴一般会持续 4-12 个月。 ④当这 40 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心满意足离去之后,轮到 20 余种多毛类和甲壳类小型生物入住,食 物残渣可以维持它们两年的生存。 ⑤但是,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鲸鱼只剩下骨架时,深海的独特生态系统才真正展现。深海并非没有氧 气,但也谈不上多丰盛,因此会有大量的特殊厌氧细菌。它们爬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 ⑥一些生物可以靠共生从这些细菌获得能量,另一些则可以直接吃掉细菌聚集成的菌垫。鲸骨体型巨 大,富含脂类,分解又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鱼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绿洲和里面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⑦如今,鲸鱼越来越少了。全世界鲸目物种有 80 多个,但是只有达到 30 吨级别的大型鲸鱼才能真正 形成繁盛的鲸落——这就只剩下不到十种,而其中一半是濒危的。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捕鲸将大型鲸鱼 推入了十分危急的境地。今天全球海洋里的鲸落数量,可能不足以前的 1/6。 ⑧假如大型鲸类数量彻底崩塌,这对深海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⑨没人确切知道。也许鲸鱼的消失会来得太快,不给生命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也许生命依然能顽强 地找到其他道路,重新学会绿洲之前的生存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如果鲸鱼没有了,鲸落这一庞大而温柔 的奇迹,也会随之而去。 (选白《中国利普文学精选》2014 年版,有删改) 16.请结合①②段内容给“鲸落”下定义。(2 分) 17.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一切”具体指什么?(2 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9.结合选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人类应该怎样防止“鲸落”的消失?(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4 题。(13 分) 别样山茶红 原因 ①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 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 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 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来源:Z|xx|k.Com] ②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 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③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呜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 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④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 5 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 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 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祥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 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 9 月。 ⑤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 雅。茶梅 10 月开放,花期持续到 12 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 花毯。 ⑥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 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 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 次年 4 月底。到了 5 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⑦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④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 898 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 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 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 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 18.88 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3
⑤让我对山荼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⑩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 沟枯草 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 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 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 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11 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 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 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 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 自己的人生。 12 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 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13 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 关情。 (摘自《人民日报》2015 年,有删改) 【注】漫漶:形容文字、图画等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来源:学科网]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解。(2 分) 21.第①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2 分) 22.第④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 分) 23.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3 分) 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 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矿、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 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2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写作(40 分) 25.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值得我们回味、思索、 感动…… 请以“走在花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来源:学.科.网]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 字。 2015 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题,每题 2 分,第 7 题 8 分,共 20 分) 1 D(A 项“拈”应读“niān”;B 项“镂”压读“lòu”;C 项“馈”应读“kuì”) 2.A(B 项“端祥”应写为“端详”,“粗制烂造”应写为“粗制滥造”;C 项“震憾”应写为“震撼”,“突 如奇来”应写为“突如其来”:D 项“褒砭”应写为“褒贬”,“克尽职守”应写为“恪尽职守”) 3.D 4.B(A 项“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C 项两面对一面;D 项否定不当,导致前后矛盾) 5.C(按逻辑顺序排列) 6.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7.(1)大漠孤烟直;(2)似曾相识燕归来;(3)烟笼寒水月笼沙;(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符合 题意即可)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 8-9 题,共 4 分) 8.(2 分)答题示例:践行承诺的诚信之心、感恩之情,让当年的爱心捐助有了美好续篇,闪现出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的光芒。(言之有理即可) 9.(2 分)答题示例:大学生许涛为救患病的父亲,在微博筹借善款,并承诺还款。三年后许涛践行承诺, 4
还款同时还附上了利息。(从曾鹏宇的角度概括亦可) 三、阅读(含 10-24 题,共 36 分) (一)(4 分) 10(2 分)“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11.(2 分)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二)(10 分) 12.(2 分)(1)通“德”,感激。(2)天性,天良。 13.(4 分)(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4.(2 分)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舍生取义。 15.(2 分)答题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 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 (三)(9 分) 16.(2 分)鲸落是落入深海海底形成新的生态系统的鲸的庞大尸体。 或:鲸落是鲸鱼的庞大尸体落入深海海底后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系统。 17.(2 分)指 40 多个物种的大号食腐者吃掉鲸鱼 90%以上的软组织后,食物残渣可以维持 20 余种多毛类 和甲壳类小型生物生存两年。 18.(2 分)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估计,删去后就变成肯定了,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3 分)严禁捕杀濒危鲸种;控制工业化捕鲸:设立濒危鲸种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言之有理, 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四)(13 分) 20.(2 分)既是指杜鹃红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绽放激动人心;也是指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对山茶的爱, 对美的追求,鼓舞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21.(2 分)用寒凉和萧瑟的气候,侧面烘托了山茶高傲、不畏严寒、持久灿烂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22.(3 分)①品种多花期长:品种繁多,一年四季花开不断;②花色多:姹紫嫣红、争奇斗艳;③历史久 远:山茶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 23.(3 分)本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 分),将山荼的绿叶比作海水,红花比作火焰,“拥挤着” “喧嚷着”“摇头摆脸”等词的使用,赋予山茶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茶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 愉悦欢畅的 心情(2 分)。 24.(3 分)托物言志(或象征、借物抒情)(1 分);表达了作者对山茶的喜爱,对美的不竭追寻和永恒渴 求(2 分)。 四、写作(40 分) 25.作文评分标准:略 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