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论文
201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
日期:
年
月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1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 号 专 用 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A 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
的影响日显突出。通过对城市土壤重金属的调查,应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城市环境质量的演变,已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对于问题一,用附件一中给出的数据,用 matlab 插值法建立三维模型,总
共有 9 个图,一个是取样地点的地形图,另外八个是八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分布
图,通过模型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种元素不同的空间分布。然后通过均值法,
算出不同区域内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
对于问题二,通过对问题一结论的分析得出,生活区和工业区是污染比较厉
害的地区。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
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生活中各种
用品都含有不同量的重金属元素,比如说废旧电池,含有较多的汞、铬、锰、铅、
镍、锌等重金属。它们通过自然和生物降解,随着雨水进入到土壤和河流当中。
对于问题三,根据前两问的结论分析重金属的传播特征,主要有从高海拔到
低海拔,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我们建立扩散模型,求出函数的极值,从
而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对于问题四,我们仔细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
演变模式,还应收集该地区的每年生活、工业等重要污染源的垃圾排放量,以及
每年的生物降解量,降雨量对重金属元素扩散的影响,空气污染也应该考虑进去。
有了这些数据以后建立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模型解决问题。
关键词:插值法、均值法、扩散模型、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一、问题重述与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
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
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
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
绿地区等,分别记为 1 类区、2 类区、……、5 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
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
1 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 1 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
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 GPS 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
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 2 公里的间距
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
景值。
附件 1 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 2 列出
了 8 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 3 列出了 8 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
背景值。
现在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
(1) 给出 8 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
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
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二、模型假设
一、污染源的重金属浓度不在增加。
二、取样点的数据较好的反映了该地区的污染物浓度。
三、符号约定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