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基于 SPSS 的浙江省区域居民生活水平差异
分析
邵晓婷*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运用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取 13 个指标,对浙江省城
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行分析预测,另外针对各市居民生活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划分。
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通过对浙江省居民生活水
平情况的分析认识,提出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0.8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 in Living Standards Based
on SPSS Analysis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 Xiaoting
NingBo 315211)
(Faculty of architectural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Ningbo University,ZheJiang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 the 13 indicators to forecast and analysis the standard of livin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for analysis by regression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ving
standards for municipalities is done , the provinces are partitioned into clust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level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living standard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rmoniz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al proposal given.
Keywords:SPSS;standard of living;regional differences;Zhejiang Province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同区
域之间人民的生活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是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如 2005
年,全省 11 个市中,杭州的人均 GDP 为丽水的 3.7 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省经济
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一背景在,笔者分析着重研究了浙江省的城乡消费水平,比较不同城
市的几个代表性因子以认识浙江省各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出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一些
建议。
1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分析
1.1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渐增大
1978-2007 年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变化态势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虽然
1978-2007 年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增
长态势较快,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增长态势则较为平缓,且两者间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
扩大中。
作者简介:邵晓婷(1990-),女,从事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 E-mail: jxsrsxt@gmail.com
- 1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图 1 浙江省城乡居民总消费水平变化态势图
1.2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值震荡不定
1978-2007 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变化态势如图 2 所示。从图 2 可以看
出,浙江省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水平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趋势。1978-1980 年有小幅
度的增长,1983-1995 年的增长幅度大,1995 年达到历史最高,1995-2002 年再次大幅度下
降,2002 年 2005 年上升之后又有所回落,不稳定。[3]
图 2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值变化态势图
- 2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3 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趋势预测
1.3.1 建立预测模型
http://www.paper.edu.cn
为了更加精确地预测未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变动,本文运用了 SPSS 曲线估计进行简单的
预测,对《浙江省统计年鉴》中 1978-2007 年城乡收入数据分别使用一元线性、二次函数、
三次函数和复合函数模拟曲线,选取与实际数据曲线拟合优度最高的函数,并得出曲线的函
数方程。SPSS 模拟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曲线评测值表 1 所示,比较四种模型的的 R2 值,复
合函数的 R2=0.997 最大,接近于 1,做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得出 F=1190.00,sig.=0.0000,
拟合度较好。另外可得出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曲线如图 3.从图 3 中也可以看出,复合函数的预
测曲线与实际观察曲线最接近,因此取复合函数曲线模型模拟城市居民的总消费水平。复合
曲线模型为:t 年城市居民总消费水平=3.610×10-113×1.143t。[4]
表 1 SPSS 模拟城市总消费水平曲线测评值
Model Summary Parameter Estimates
Equation
R Square
Linear
0.878
Quadratic
0.879
Cubic
0.880
Compound 0.977
F
Sig.
201.774
0.000
203.897
0.000
206.048
0.000
1190.000 0.000
Constant
-1.039E6
-517079.8282
-343182.588
3.610E-113
b1
523.997
1.143
b2
0.132
b3
4.405E-5
图 3 SPSS 模拟城市居民总消费曲线
再用 SPSS 模拟农村居民总消费水平曲线评测值如表 2 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复
合函数模拟的曲线拟合优度最高为 R2=0.977,且 F=2680.00,sig.=0.000,拟合度较好。从图
4 中也可以看出,复合函数曲线与实际观察的曲线最为接近,因此选取复合函数曲线模型模
拟农村总消费水平。复合函数模型为 t 年农村居民总消费=1.481×10-110×1.139t。
表 2 SPSS 模拟农村总消费水平曲线测评值
Model Summary Parameter Estimates
Equation
R Square
0.872
Linear
0.873
Quadratic
Cubic
0.874
Compound 0.990
Sig.
F
0.000
190.074
0.000
192.205
194.369
0.000
2680.000 0.000
Constant
-412858.751
-208229.710
-138220.089
1.481E-110
b1
210.974
1.139
b2
0.053
b3
1.774E-5
- 3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3.2 消费水平差距预测
http://www.paper.edu.cn
根据以上两个预测函数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 2010 年、2015 年、2020 年及 2025 年的城
乡居民总消费水平情况,如表 3 所示:
从表 3 中可知:从 2010 年到 2015 年,城乡消费比一直呈增长态势,由 2010 年的 2.800
增长到 2025 年的 2.951。预测城乡总消费的绝对差额将继续扩大,预计
到 2010 年扩大到 10929 元、2015 年扩大到 21526 元、2020 年扩大到 42389 元,直至
2025 年的 83452 元。
图 4 SPSS 模拟农村居民总消费曲线
通过消费水平的预测,认识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有拉大趋势。增加农民收入,提
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表 3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预测表
年份 城市居民总消费水平
2010
2015
2020
2025
16999.27
33163.58
64698.26
126218.71
农村居民总消费水平
6070.72
11637.48
22308.88
42765.77
城乡消费比 绝对差距
10928.55
21526.10
42389.38
83452.94
2.800
2.850
2.900
2.951
2 各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2.1 因子分析
浙江省是中国发达省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部分,经济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条
件都较高。下面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浙江省各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做出比较。主要选
取的指标有 13 个,相应的指标分别用 X1~X13 表示。其中 X1(财政总收入)X2(金融)X3
(福利)X4(保险)X5(教育)X6(文化)5X7(医疗)X8(娱乐)X9(体育)X10(汽车
拥有量)X11(电信)X12(用电)X13(公路)。
利用主因子分析法提取 3 个主因子,用最大方差旋转进行简化,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它
代表变量和公因子的相关系数。
- 4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X2
0.883
0.250
0.293
0.219
X3
0.210
0.912
0.312
0.002
X4
0.947
0.138
0.240
0.116
X5
0.854
0.007
0.231
0.342
表 4 因子载荷矩阵
X6
0.937
0.010
0.198
0.241
X7
0.176
0.865
0.004
0.440
X8
0.482
0.007
0.731
0.369
X9
0.765
0.322
0.274
0.335
X10
0.365
0.374
0.811
0.004
X11
0.711
0.560
0.332
0.146
X12
0.870
0.327
0.247
0.104
X13
0.327
0.225
0.137
0.888
F1
F2
F3
F4
X1
0.924
0.229
0.251
0.010
由表 4 载荷矩阵可得出以下结论:(1)第 1 主因子(F1=FARCTOR1)在财政收支、金
融、保险、教育、文化、体育、电信、用电 8 个方面有较大载荷,既该因子反应了这 8 个方
面的变动趋势。因此第 1 主因子可以视为代表这 7 个方面的生活水平。(2)第 2 主因子
(F2=FARCTOR2)在福利、医疗 2 个方面有较大载荷。因此第 2 主因子可以视为代表这 2
个方面的生活水平。(3)第 3 主因子(F3=FARCTOR3)在娱乐、汽车拥有 2 个方面有较大
载荷,所以第 3 主因子可视为代表这 2 个方面生活水平的指标。(4)第 4 主因子(F-
4=FARCTOR4)仔境内公路里程这方面有较大载荷,可视为代表这个方面的生活水平指标。
4 个因子能解释的方差分别为 6.517(50.130%),2.449(18.835%),1.853(14.256%),
1.510(11.617%)。因此这 4 个因子能说明总情况的 94.588%。以下再将各城市的相关数据代
入因子模型中计算出各因子的得分。同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 3 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
的比重为权重加权汇总,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 FACTOR,既 FACTOR=0.50130
FARCTOR1+0.18835 FARCTOR2+0.142568FARCTOR3+0.11617FARCTOR4。计算得到各因子
及总和我因子的的分数值及排序情况如表 5。表中的得分情况及其正负仅表示该城市与平均
水平的相对位置,并不说明该城市的人民生活水平为负。[5]
表 5 浙江省各城市消费结构及主因子综合得分表
FARCTOR1
FARCTOR2
FARCTOR3
FARCTOR4
FARCTOR
得分 位次 得分 位次 得分 位次 得分 位次 得分 位次
3 1.262237 1
10
0.731883 2
7 -0.12907 7
8 -0.37359 8
5 0.001731 4
11
9 0.253264 3
2 -0.04691 5
6
4 -0.12108 6
1 -0.46507 9
2.06964 1
-0.2386
1.65909 2
0.3496
-0.00382 3
-0.9837
-0.17777 6 -0.61096
-0.11642 5
0.25039
-0.40967 8 -1.09312
-0.22381 7
2.61033
-0.02518 4 -0.09738
-0.62841 9 -0.45122
-1.13422 11
0.41552
-0.15086
-1.00942 10
0.95196
-0.46398
0.65001
-0.71452
0.07934
0.08418
-0.32946
-1.0672
-0.71351
2.34518
-0.82199
1.15293
-0.8566
-0.29741
-0.58123
0.01394
-1.72968
-0.68194
1.17253
-0.09861
0.30014
1.60594
2
7
3
9
5
4
6
11
8
1
10
7
3
10
9
4
11
1
5
8
2
6
-0.60019 11
-0.5132 10
地区
杭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舟山市
温州市
金华市
衢州市
台州市
丽水市
分析 FARCTOR1,杭州市、宁波市居民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公因子得分为正。其余地
区的公因子得分为负,尤其是衢州市、台州市和丽水市的公因子得分最低。从分析可以看出,
浙江省各市的财政收支情况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影响大,社会保险、金融和文化卫生事业与
浙江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分析 FARCTOR2,温州市、台州市和宁波市居民发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公因子得分为
正。其余地区的公因子得分均为负,尤其是舟山市、嘉兴市的公因子得分最低。
分析 FARCTOR3,有 5 个城市的公因子得分为正,其中台州市的公因子得分最高,杭
州市、嘉兴市的公因子得分较高。
分析 FARCTOR4,杭州市、金华市、丽水市的公因子得分很高,舟山市的公因子得分
- 5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最低。杭州市、金华市和丽水市的城区公路建设得好。
分析综合因子得分,浙江省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是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和温州市,
综合因子得分大于零。其他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为负,且得分差距较大。由此看出浙江省各
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很不均衡。浙江省全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提出协调统一、全
面均衡发展的建议十分必要。
2.2 聚类分析
本文利用 SPSS 中的聚类分析,以以上 4 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为基础,根据分层聚类法,
采用组内连接,欧式距离平方对各项表征具名生活水平的指标进行最优的分割,将浙江省
11 个城市按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行聚类。聚类结构如图 5,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类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包括杭州市和宁波市。
第二类是居民生活水平一般的城市,包括嘉兴市、绍兴市、温州市、金华市和台州市。
第三类是居民生活水平很低的城市,包括湖州市、舟山市、衢州市和丽水市。
具体的空间差异分布情况如图 6 所示。
C A S E 0 5 10 15 20 25
Label Num +---------+---------+---------+---------+---------+
舟山市 6 «±
丽水市 11 «³
衢州市 9 ««««±
湖州市 4 «° ¬
嘉兴市 3 «± ²«««««««««««««««««««««««««««««««««««««««««««±
绍兴市 5 «³ ¬ ¬
金华市 8 «³ ¬ ¬
台州市 10 ««««° ¬
温州市 7 «° ¬
杭州市 1 «´«««««««««««««««««««««««««««««««««««««««««««««««°
宁波市 2 «°
图5 浙江省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异聚类图
- 6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图6 浙江省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异空间分布图
3 居民生活水平和三次产业的关系
三次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变。通过偏相关分析的方法,分 2001-2008
年浙江省城乡居民年末存款和全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做相关分析,得偏相关综合结果如表 6。
根据表中得出结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三次产业的相关系数值都较大,相关性很强。和
第二产业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值为 0.990,第三产业紧随其后,为 0.989.居民的生活水
平和三次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发展三次产业,提高浙江省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
会跟着提高。
表 6 城乡居民年末存款和三次产业相关综合结果
Significance
Correlation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984
0.990
0.989
0.000
0.000
0.000
4 讨论
4.1 缩小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认识到浙江省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
断加大,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应当从缩
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入手,其中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4.1.1 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水平
可以加大扶持度,提高农业水平,提高农民本身的农业技术水平。也可以形成规模化经
营,有重点地突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品的,也可以发展特色产品以发展特色经济。通过
这些方法来提高农业产业水平,进而保障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
- 7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4.1.2 发展乡镇企业
http://www.paper.edu.cn
乡镇企业一方面可以给农民的非农转化创造条件,另外一方面也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交
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而为了发展乡镇企
业,农民本身也应该注意学习各种技能,提高文化素质。
4.1.3 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力度
目前,城市工业比较发达,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
和公共社会事业的投入,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出台有利于农民增收的
财政和税收政策,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要灵活执行政策,将补贴真正补到每个农民手中,
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致富意识,保证政策良好有效地运行。[6]
4.2 各地区统筹发展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浙江省各城市的消费水平进行比较,认识到各区域的
发展不够协调。浙江省各地区应当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4.2.1 结合交通因素制定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总体要求是,逐步建立以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依托,以交通运输大通道为主轴线的集
约开发格局,并相应形成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温台沿海、浙赣和金温铁路沿线区域
经济布局。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
向高度化发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温台沿海地区,依托以公路、铁路、港口为主的基础
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周边和内陆腹地的出海通道。浙赣和金温铁路沿线的金、衢、丽地区,
强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加速工业进程,把交通走廊建成经济走廊。
4.2.2 发展各区域的特色,把握区域优势。
各区域应当结合自身的特色,确定发展重点,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发挥优势。针对不
同区域确定各自的重点产业,对对环杭州湾地区应重点发展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
产业;对浙西南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温、台等民间资本丰富
的地区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4.2.3 倾斜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协调发展
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转移更多的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发展教育事业。中
心城市在已有基础上强化服务,提升创新力,培育高新产业的同时,注意增强次中心城市的
实力,增强其辐射力,促进城市间的衔接。达到各城市间的统筹发展。[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2-29
[2]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第 3 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范亚东,杨莹.基于回归分析的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 年 10 月第 10 期
[4]王雪.基于 SPSS 的浙江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 年第 3 期
[5]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 SPSS 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 年第 5 期
[6]叶华,陈修颖.近 16 年来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 年第 2 期
[7]楼东.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 年第 4 期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