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3 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专业综合课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 母涂黑。每题 2 分,共 36 分) 1、把法律归结为神的意志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托马斯·阿奎娜 C.卢梭 D.康德 2、有被称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物 B.原告 C.被告 D.未成年人 3、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 )。 A.审议法律议案 B.表决法律议案 C.公布法律 D.起草法律议案 4、法定免责条件是指( )。 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 B.有效补偿 C.自愿协议 D.不可抗力 5、不属于法律规范作用的是(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经济作用 D.强制作用 6、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最早写入人格尊严内容的我国宪法是( )。 A.1954 年宪法 B.1975 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 8、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民委 9、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 )”。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律为形式公布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铸刑书 B.竹刑 C.法经 D.秦律 11、秦汉时期中央司法机构的长官称作( )。
A.大理 B.大司寇 C.廷尉 D.大理寺卿 2 12、中国古代把具法改为刑名并置于律文之首的法典是( )。 A.秦律 B.汉律 C.曹魏新律 D.北齐律 13、《唐律疏议》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明刑弼教 B.明德慎罚 C.德主刑辅 D.德本刑用 14、宋朝为加强中央司法机构的控制,在皇宫中设立( )。 A.大司徒 B.宣政院 C.大理院 D.审刑院 15、明初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是( )。 A.《大明律》B.《明大诰》C.明会典 D.《问刑条例》 16、1911 年清末政府公布的第一部专门刑法典是( )。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 1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 A.《钦定宪法大纲(草案)》 B.《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 18、中国近代史上确立“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编纂体例的政权是( )。 A.清末政府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D.中华 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 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16 分) 19、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 )。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C.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D.宪法与宪政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 20、各级人大代表受( )监督。 A.选民 B.选举委员会 C.原选举单位 D.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21、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22、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领导人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A.国务委员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高级人民法 院院长 23、在我国制定颁布的四部宪法中,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宪法实施监督权利的 有( )。 A.1954 年宪法 B.1975 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 24、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 )。 A.修改宪法 B.解释宪法 C.监督宪法实施 D.提出宪法修正案 2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 )。 A.引导 B.鼓励 C.监督 D.管理 26、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自然资源不属于集体所有( )。 A.森林 B.矿产 C.山岭 D.水流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 A 涂黑,错误的将答题卡 上 的字母 B 涂黑。每题 1 分,共 23 分) 27、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性,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28、法律作用的对象是人的行为与法律作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样 的。 29、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模式。 30、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31、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2、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都是由英国学者丁?蒲莱士最早提出 的宪法分类。 33、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 决定和命令。 34、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宪法是法,所以宪法也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35、在我国,乡长、镇长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36、法国 1789 年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4 37、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 38、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 39、按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40、西周的大司寇是周天子的“六卿”之一。 41、西周时“傅”即债券,债权人执右券。 42、“梏”是加在脚上的木制刑具。 43、决事比是汉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 44、三国时的《魏律》与南北朝时的北魏律均为 18 篇。 45、唐律规定死刑斩刑减一等,是减为绞刑。 46、元律规定重大案件不得夜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47、《大清商律草案(志田案)》共五篇,其中没有《破产律》一篇。 48、《中华民国约法》取消了责任内阁制。这一观点不错。 49、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刑事诉讼法规定对配偶不得自诉。 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共 20 分) 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 51、简述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共 30 分) 52、某法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提出:“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 广义的法律与狭义的法律仅有范围大小之别,无内容和效力之异。” 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对该讲授内容进行分析。 53、有学者认为,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宪法说到底是人权的保障法。试从宪法 的特征和价值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54、阅读下面文字,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 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立法、行政、司法皆总揽于统治大 权,故一言以蔽之,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兼以保护臣民者也。” 六、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5 分) 55、试论司法的中立性。
答案 综合课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 母涂黑。每题 2 分,共 36 分) 1、B 2、A 3、D 4、D 5、C 6、A 7、D 8.A 9.C 10.D 11.C 12.C 13.D 14.D 15.B 16.C 17.C 18.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 字母涂黑, 多选或少选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16 分) 19、ABCD 20、AC 21、A、C 22、ACD 23、ACD 24、BCD 25、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 经济、私 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已经被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 制经济的合法 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 督和管理。” ACD 26、ABCD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 A 涂黑,错误的将答题卡 上的字母 B 涂黑。每题 1 分,共 23 分) 27、B 28、B 29、A 30、B 31、B 32、A 33、B 34、B 35、B 36、B 37、是起点没错,可惜不是终点。A 38、A 39、B 40.A 41.B 42.B 43.B 44.B 45.B 46.B 47.A 48.A 49.A 四、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共 20 分) 50、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者契约义务,或者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 由行为 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责任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私法 责任主要是 指民事责任,公法责任则主要是指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诉讼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和违宪责 任。 (2)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 平责任。过 错责任是指以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不以主观过错的存在为 必要条件而认 定的法律责任。公平责任是指法无明文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但适用过错责任又显失公平, 因而不以行为 人有过错为前提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的一种特殊的责任。 (3)根据行为主体实施行为时的名分,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职务责 任是指行为 主体以公务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时,因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由该行为主体所属的 组织来承担责 任的。个人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以个人的身份或名义从事活动中违法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它是 由该行为主体 个人来承担责任。 (4)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财产责任是指以财产为 责任内容的 法律责任。非财产责任则是指不以财产为责任承担内容,而是以人身、行为、人格等为责任 内容的法律责 任。 51.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地方享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也 不允许任 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 更不允许非法 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 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平等性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它着眼于实际民主,从政治、 经济与文 化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可能性出发不断提高选举权的平等程度。在理解选举权平等性原则时需 要正确理解农 村与城市的差距,以及对少数民族选举权的特殊照顾问题,这些具体规定是基于中国的实际 情况和特殊的 政策需要,虽然没有完全解决选举权价值不平等的问题,但毕竟向实质平等发展了一步。 五、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每题 10 分,共 30 分) 52、该法学教师的说法是错误的。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法律确实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 的法律与 狭义的法律,不仅在范围大小上有区别,而且在内容和效力等级上也是存在区别的。广义的 法律是指包括 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国家 立法权的机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的法律,由于它的 制定机关是我 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因此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根本依据,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也具有 最高的法律效 力。 53.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 写着人民 权利的纸。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 性文件最早是资 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 (2)从宪法 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 可以分为两大 块,即国家机关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就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公民 权利的有效保
障居于支配地位, 因此,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 律部门,而且其 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 无数历史文献和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宪法是在争取和维护人权和人的自由的斗争中一步一步 地生长起 6 来的。1689 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权利法案》、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 年法国 的《人权和公民权 宣言》都表明了,人的权利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以人为目的,宪法与任何形式的专制 主义、威权主 义、法西斯主义都格格不入。宪法不能无视和践踏人权,不能剥夺人的财产和自由。是否以 人权和人的自 由为本位,是区分真假宪法的试金石。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权的观念和理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权的内容也更加广泛,既包 括生命权、 自由权(特别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人身自由和迁徒自由),也 包括民主权利、 涉及法治和司法行政的权利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可以说,“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 性,以人的权 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近现代宪法的真谛。” 54.(1)上述几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永远为正统,并永远为臣 民尊重并加 以拥护;皇帝的神圣尊严,不能侵犯;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力。 总之,宪法 大纲要巩固君权,同时兼而保护臣民的权利。 (2)《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宪政运动的起点,也是中国第一个用了“宪法”名义的文件, 它是中国 法制近代化过程的开端,同时也伴随着中国宪政观念启蒙运动的兴起,因此,该“宪法”文 件的颁行具有 一定的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