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 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若忽略了则无法研究 其起跑动作了,故 A 错误; 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个部分运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忽略其大小、形状,故不能 看作质点,故 B 错误; C.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研究原子核结构时,不能忽略其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 C 错误; D.研究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动时间时,由于二者距离远远大于火车长度,因此可以看作 质点,故 D 正确. 故选 D. 2.2016 年 1 月 1 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 程 7.36 公里,设计时速为 80 km/h,隧道管养护在夜间 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过 7.36 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 设计时速 80 km/h 为瞬时速率 C. 1:00 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 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 min 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汽车过 7.36 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 A 错误.设计时速 80km/h,该
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 B 正确.1:00 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 一 个 点 , 指 的 时 刻 . 故 C 错 误 . 汽 车 在 最 大 速 度 的 前 提 下 通 过 隧 道 的 时 间 : t = = x v 7.36 60 5.52 80  = 分钟,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和瞬 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区别,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0 km/h,后一半时间内 的平均速度是 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5 km/h B. 40 km/h C. 45 km/h D. 50 km/h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一半时间为 t,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s 1  v t 1  30km/h  t s 2  v t 2  60km/h  t 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s 1 s 2  2 t  30km/h t   2 t 60km/h  t  45km/h A.35km/h 与分析不符,故 A 项错误; B.40km/h 与分析不符,故 B 项错误; C.45km/h 与分析相符,故 C 项正确; D.50km/h 与分析不符,故 D 项错误.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C. 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 D. 做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 a  v  t  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变化的时间有关,故 A 错误; BC.根据 a  v  t  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但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故 B 错误,C 正确; 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故 D 错 误。 故选 C。 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 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 4m,而位移为零 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 v-t图线可以看出,质点的速度先为负后为正,说明质点先沿负方向运动, 速度减小为零后沿正方向运动,故 A 错误; B、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前 2s 内质点的位移为 x1=- 2 2  2 m=-2m,路程 s1=2m,后 2s 内质点的位移为 x2= 2 2  2 内质点的位移为 x=x1+x2=0,,路程 s=s1+s2=4m,故 B 正确; m=2m,路程 s2=2m,所以 4s C、由上分析得知,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近,即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故 C 错误; D、根据图线的斜率看出,质点的加速度不变,方向沿正方向,而初速度沿负方向,则加速 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 D 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弹力形变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的.木块收到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形变造 成,所以 A 错 B 对;同理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竹竿形变造成,C 错;电线受到的拉力为电灯的 形变造成,D 错. 考点:弹力的形变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造成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 7.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B.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 C. 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 动摩擦因数与摩擦力、压力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如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时,与运动方向 不同线,故 A 错误; B.滑动摩擦力才一定和压力成正比,故 B 错误;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要看它们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故 C 错误; D.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接 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与正压力及摩擦力无关,故 D 正确。 故选 D。 8.已知力 F的一个分力 F1 跟 F成 30°角,F1 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 F2 的最小 值为:( )
B. 3 F 3 C. F D. 无法 F 2 A. 判断 【答案】A 【解析】 根据三角形定则,当另一分力与 F1 垂直时,另一分力最小. 另一个分力 F2 的最小值为: F sin 30 0  F 2 ,故 A 项正确. 9.如图所示,两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也相同,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 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在两物体匀速通过相同位移的过程中,力 F1 和 F2 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 A. F1 做的功大 B. F2 做的功大 C. F1 与 F2 做功一样大 D. 取决于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匀速运动,根据共点力平衡知,说明水平方向拉力等于摩擦力,有 cos F 1 (    sin ) mg F  1  F 2 由此可知 cos (    mg F 2  sin )  根据 W=Fscosθ知,位移大小相等,夹角相等,所以 F 2 F 1
2W W 1 即 F2 做的功大,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10.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在竖直方向上下降了 h 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 ) A. 2mg gh B. mg 2 gh  sin C. mg 2 gh  cos D. mg 2 gh  sin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有:mgh= 1 2 mv2;物体滑到底端重力功率为: P=mgvsinθ;联立解得:P=mg 2gh sinθ,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1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不正确的实验要求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B.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C.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D.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以减少读数的误差,故 A 正确,不符 合题意;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没必要必须相互垂直,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以减少读数的偶然误差,故 C 正确,不符合题 意;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量程,以保证使用仪器的安全性.故 D 正确,不符合题 意. 12.如图所示,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绳 中拉力为 F,则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B. F C. Fcosθ D. Fsinθ A. 0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木箱受力分析可知,木箱受重力、支持力、拉力以及摩擦力作用;将拉力分解 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cosF f 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3.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 P、Q 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 P 球 沿水平方向抛出,Q 球同时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P 球先落地 B. Q 球先落地 C. 两球落地时的动能可能相等 D. 两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装置图可知,两球由相同高度同时运动,P做平抛运动,Q做自由落体运
动,因此将同时落地,故 AB 错误; C.P球做平抛运动,落地速度斜向下,Q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质量不同,则两球落地的 动能可能相等,故 C 正确; D.由于质量不同,根据 W=mgh 则重力做功不同,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14.2015 年 7 月 25 日,我国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全部使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CPU), 圆了航天人的“中国芯”之梦,该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速度 v 满足( ) A. v<7.9 km/s B. 7.9 km/s<v<11.2 km/s C. 11.2 km/s<v<16.7 km/s D. v>16.7 km/s 【答案】A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在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而卫星在绕地球的轨道 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 v  GM r 可知,卫星 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即卫星运行速度 v<7.9km/s,故 A 正确,BCD 错误. 1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线悬于 O点在空中做匀速率的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所受向心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线的拉力提供了向心力 B. 小球所受到的重力提供了向心力 C. 细线的拉力和小球所受重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 D. 以上说法均错误 【答案】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