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2 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烟台)今年开始,我省 17 地市将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废弃塑料购 物袋属于(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根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解答:解: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A、用于回收 B、C、D 之外的其它垃圾,故不符合题意. B、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的塑料属于可回 收垃圾,故符合题意. C、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D、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2•烟台)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会严重危机人体健康的是( ) A.长期饮用白开水 B.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 C.用甲醛保鲜白菜 D.食品 袋里冲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根据人体健康进行解答;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解答:解:A、从人体健康角度,长期饮用白开水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 A 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不会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故 B 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组成人体的蛋白质变性,不但对人体有害, 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 C 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袋里冲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要结合实际加强记忆.
3.(2012•烟台)2012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 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进 行解答; B、根据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进行解答; C、根据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是分配不均衡所以需兴建水利工程, 故 A 错误;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这样以节约用水,故 B 正确; C、农药和化肥可能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 和化肥,故 C 正确; D、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节约水的知识以及防止水污染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 行. 4.(2012•烟台)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 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0℃ 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的定义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 质来说的考虑;D、根据水中加入其它溶质后凝固点的变化情况考虑.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故 A 错; 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 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 B 错;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 C 错; 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 固点低于 0℃,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三个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 的条件限制,水溶液的性质.
5.(2012•烟台)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 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称量氢氧化钠 C. 氧气验满 D. 读取液体体积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 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为防止腐蚀托盘,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 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所示操作错 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012•烟台)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 B、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故 A 正确; 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 B 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C 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 的积累. 7.(2012•烟台)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 水瓶中的水垢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分析:弄清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乳 化作用. 解答:解:A、汽油能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 B、洗洁精类除油污主要利用的是乳化作用; C、食醋能除去水垢是因为食醋能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D、铁锈不溶于纯碱溶液,也不能与铁锈起反应,不可能洗掉铁锈. 故选 D. 点评:主要考查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12•烟台)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 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事实 解释 A B 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NaOH 和 Ca(OH)2 化学性质相似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 OH﹣ C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判断,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B、根据碱具有通性的原因判断; C、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解答:解:A、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 A 解释 错误; B、NaOH 和 Ca(OH)2 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 OH﹣,相同的离 子性质相同,故 B 解释正确; 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 故解释 C 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解释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 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9.(2012•烟台)下列各组物质尽心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 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粗盐提纯的步骤如下: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析各选项的分离方法是否符合粗 盐的提纯步骤即可. 解答:解:A、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利用利用液氮的沸点 (﹣196℃)低于液氧的沸点(﹣﹣183℃)把氮气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 氧了.故 A 错误;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加热将酒精先蒸馏出来.故 B 错误; C、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一些不溶性杂质,碳酸钾是可溶性的,通过溶解、 过滤、蒸发和结晶等步骤,可以把草木灰中的钾盐提取出来.故 C 正确;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分解后得水和氧气,所以残渣中主要 成分为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故溶解后,过滤时,二氧化锰在滤渣中.将 滤渣烘干即可得二氧化锰固体.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只有对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熟练掌握, 才能顺利解题. 10.(2012•烟台)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 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 的运动轨迹的是( )
A.abcd B.abc C.bcd D.ad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考虑:大部分 a 粒子直接穿透过去,少部分 a 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 a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解答:解: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 a 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 例如 c 和 d;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a 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 b.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质量很小, a 粒子是直接穿过,且原子核带正电荷,a 粒子也带正电荷,同性相斥,所以 A 是不 可能向原子核靠近的,应该远离原子核.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现象,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一个扣 1 分,错选择不得分) 11.(2012•烟台)2011 年 12 月,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素 MI (C17O12H7)超标 140%,黄曲霉素 MI 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曲霉素 MI 是有机物 B.黄曲霉素 MI 这种物质由 36 个原子构成 C.黄曲 霉素 MI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D.含黄曲霉素 MI 的牛奶经煮沸就后可以引用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物质的元素组成;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分析:A、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碳酸盐等除外);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及元素和原子的概念来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D、根据生活常识即可选择. 解答:解:A、分子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符合有机物概念,故 A 正确; B、每个黄曲霉素分子由 36 个原子构成,而不是黄曲霉素 MI 这种物质由 36 个原子构 成,故 B 错误; C、由 C17O12H7 可知,黄曲霉素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 C 正确; D、根据生活常识黄曲霉素性质应该很稳定,煮沸不会被破坏,所以毒性才很强,故 D 错误. 故选 A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概念;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 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发霉的食物即便是清洗或加热也不能食用.
12.(2012•烟台)如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 X、 Y、R、Z 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的是化合物 C.R 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 加快反应速率 D.该反应可表示为 Y2+2Z2X X2+2Z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种类结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来进行解答;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 C、R 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可以据此 解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反应前后 R 没发生改变,即反应物为 Y2 和 Z2X,而生成 物为 X2 和 Z2Y,即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生成物也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合物,故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 A 正确; B、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 ”只有一种元素,故该物质 为单质,故 B 错误; C、R 在反应前后没减少,可能为催化剂,但催化剂不一定就是加快反应,故 C 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题给的化学方程 式中的生成物中没有 Y,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再者说,R 不一定就是催 化剂,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 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 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 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 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判断对错和有关计算” 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3.(2012•烟台)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 Mg2+富集沉淀出来 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D.利用海底蕴 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 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蒸馏法,B 食盐的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C 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 氧化钙的方法,D 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 A 叙述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食盐,故 B 叙述正 确; C、要将镁离子富集可以使用加入氢氧化钙的方法,故 C 叙述正确; 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 D 叙述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选项的叙述具体进行分析即可. 14.(2012•烟台)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巨匠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C.物质与微粒构成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 Na+和 Cl﹣构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H2O﹣﹣表示 3 个水分子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物质与分类 浓硫酸、生石灰﹣﹣常见干燥剂 烧碱、纯碱﹣﹣常见碱 不锈钢、生铁﹣﹣常见合金 A.化学巨匠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C.物质与微粒构成 D.物质与分 类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气体的干燥(除水);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 碱和盐的判别;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本题可以选用排除法是解答,即只要选项中有一项说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据此 结合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化学符号的含义、物质与微粒构成、物质与 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 法;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B、Al3+﹣﹣表示铝离子,而不是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 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归纳完全正确. D、纯碱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是碱, 故选项归纳有错误. 故选 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的发展历史、化学符号的含义、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 质与分类的知识等,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