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河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 C 卷
一、解释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说课
2.语文综合性学习
3.语文教材的功能
4.教学语言
5.注意
二、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可分为哪些类型?
2.我国现在通行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什么?
3.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案例题(20 分)
语文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呢?一个语文教师是这样做的。
《奇妙的克隆》课堂导入时,教师这样引导:《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绝招,这个绝招
是什么呢?当他和妖魔作战时,常常会拔出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孙悟空"来助战。这个
绝招放在现在就是“克隆”技术。如果克隆技术能够自由运用,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多少奇迹
呢?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展开议论。有学生说:克隆羊都成功了,如果用这个技术拯救
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一定可以事半功倍的。也有学生说:我感觉克隆技术为控制疾病带来
希望,如果这个技术成熟了,我们可以用自身细胞克隆出需要的器官,那对人类延续生命有
特殊意义。教师用孙悟空绝招引发学生联想,激发了学生对“克隆"话题的兴趣,点燃了课
堂学习气氛,为新课的开讲做好了准备和铺垫。
请你分析一下这个语文教师新课导入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60 分)
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
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现
在一般研究文学的人都偏重散文一一尤其是小说。对于诗词很疏忽。这件事实可以证明一般
人文学欣赏力很薄弱。现在如果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特下功
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得很敏捷。因此我很望文学创作者在诗词方面多努力,而学校
国文课程中诗歌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
(摘自朱光潜《无言之美》)要求:
1.请阅读上面的这段话,然后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阅读这段话以后的感受以及它对
语文教材编写的启示。题目自拟。
2.中心明确,论述严密,层次清晰。
3.字数不少于 1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