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上半年网络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内存按字节编址,从 A1000H 到 B13FFH 的区域的存储容量为(1)KB。
(1)A.32
B.34
C.65
D.67
【答案】C
【解析】
存 储 容 量 =B13FFH-A1000H+1=B1400H-A1000H=10400H=1 0000 0100 0000 0000=100
0001K=65KB。
以下关于总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2)。
(2)A.并行总线适合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B.串行总线适合长距离数据传输
C.单总线结构在一个总线上适应不同种类的设备,设计简单且性能很高
D.专用总线在设计上可以与连接设备实现最佳匹配
【答案】C
【解析】
单总线结构如下图所示。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均系统总线相连,所以它又称为面向系统的
单总线结构。在单总线结构中,CPU 与主存之间、CPU 与 I/O 设备之间、I/O 设备与主存之
间、各种设备之间都通过系统总线交换信息。单总线结构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方便,扩充方便。
但由于所有设备部件均挂在单一总线上,使这种结构只能分时工作,即同一时刻只能在两个
设备之间传送数据,这就使系统总体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受到限制,这是单总线结构的主
要缺点。
双总线结构又分为面向 CPU 的双总线结构和面向存储器的双总线结构。
面向 CPU 的双总线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组总线是 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的公共通路,称为存储总线。另一组是 CPU 与 I/O 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公共通路,称为
输入/输出总线(I/O 总线)。外部设备通过连接在 I/O 总线上的接口电路与 CPU 交换信息。
由于在 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CPU 与 I/O 设备之间分别设置了总线,从而提高了微机系统信
息传送的速率和效率。但是由于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它们之间的信息
交换必须通过 CPU 才能进行中转,从而降低了 CPU 的工作效率(或增加了 CPU 的占用率。一
般来说,外设工作时要求 CPU 干预越少越好。CPU 干预越少,这个设备的 CPU 占用率就越低,
说明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高),这是面向 CPU 的双总线结构的主要缺点 。
某软件公司参与开发管理系统软件的程序员张某,辞职到另一公司任职,于是该项目负
责人将该管理系统软件上开发者的署名更改为李某(接张某工作)。该项目负责人的行为(3)。
(3)A.侵犯了张某开发者身份权(署名权)
B.不构成侵权,因为程序员张某不是软件著作权人
C.只是行使管理者的权利,不构成侵权
D.不构成侵权,因为程序员张某现已不是项目组成员
【答案】A
【解析】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 9 条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 8 条的规定,软件著作权人
享有发表权和开发者身份权,这两项权利与著作权人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主体。其中,开发
者的身份权,不随软件开发者的消亡而丧失,且无时间限制。
张某参加某软件公司开发管理系统软件的工作,属于职务行为,该管理系统软件的著作
权归属公司所有,但张某拥有该管理系统软件的署名权。而该项目负责人将作为软件系统开
发者之一的张某的署名更改为他人,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 23 条第 4 款的规定,
项目负责人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开发者身份权及署名权。
以下媒体文件格式中(4)是视频文件格式。
(4)A.WAV
B.BMP
C.MP3
D.MOV
【答案】D
【解析】
MOV 即 QuickTime 影片格式,它是 Apple 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存
储常用数字媒体类型,如音频和视频。WAV 和 MP3 属于音频文件,BMP 是图片文件。
使用 150DPI 的扫描分辨率扫描一幅 3×4 英寸的彩色照片,得到原始的 24 位真彩色图
像的数据量是(5)Byte。
(5)A.1800
B.90000
C.270000
D.810000
【答案】D
【解析】
DPI 是指每英寸的像素,每英寸就是 150*150 个点,现在 3×4 英寸,点的个数就是
150*3*150*4。使用 150DPI 的扫描分辨率扫描一幅 3×4 英寸的彩色照片,得到原始的 24
位真彩色图像的数据量是 150*3*150*4*24/8=810000Byte。
以下关于脚本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6)。
(6)A.脚本语言是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B.脚本语言更适合应用在系统级程序开发中
C.脚本语言主要采用解释方式实现
D.脚本语言中不能定义函数和调用函数
【答案】C
【解析】
脚 本 语 言 ( Script languages,scripting programming languages,scripting
languages)是为了缩短传统的编写-编译-链接-运行(edit-compile-link-run)过程而创
建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一个脚本通常是解释运行而非编译。
在结构化分析中,用数据流图描述(7)。当采用数据流图对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分
析时,(8)是一个外部实体。
(7)A.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于对数据建模
B.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变换,以及如何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或子功能,
用于对功能建模
C.系统对外部事件如何响应,如何动作,用于对行为建模
D.数据流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8)A.读者
B.图书
C.借书证
D.借阅
【答案】B
A
【解析】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
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在结构化开发
方法中,数据流图是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结果。
DFD 中的外部实体是本系统外的单位或人员。
当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进入某应用系统时,通常最先获得键盘或鼠标输入信息的是(9)。
(9)A.命令解释
B.中断处理
C.用户登陆
D.系统调用
【答案】A
【解析】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当用户双击“IMG_20160122_103.jpg”文件名时,系统会自动
通过建立的(10)来决定使用什么程序打开该图像文件。
(10)A.文件
B.文件关联
C.文件目录
D.临时文件
【答案】B
【解析】
用于连接以太网的网桥类型是(11)。
(11)A.源路由网桥
B.透明网桥
C.翻译网桥
D.源路由透明网桥
【答案】B
【解析】
网桥通常有透明网桥和源路由选择网桥两大类。
1、透明网桥
简单的讲,使用这种网桥,不需要改动硬件和软件,无需设置地址开关,无需装入路由
表或参数。只须插入电缆就可以,现有 LAN 的运行完全不受网桥的任何影响。
2、源路由选择网桥
源路由选择的核心思想是假定每个帧的发送者都知道接收者是否在同一局域网(LAN)
上。当发送一帧到另外的网段时,源机器将目的地址的高位设置成 1 作为标记。另外,它还
在帧头加进此帧应走的实际路径。
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地址学习机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12)。
(12)A.交换机的初始 MAC 地址表为空
B.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则不转发该帧
C.交换机通过读取输入帧中的源地址添加相应的 MAC 地址表项
D.交换机的 MAC 地址表项是动态变化的
【答案】B
【解析】
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将广播发送帧。
路由器包含多种端口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其中能够连接 DDN、帧中继、X.25
和 PSTN 等广域网络的是(13)。
(13)A.同步串口
B.异步串口
C.AUX 端口
D.Consol 端口
【答案】A
【解析】
通过正交幅度调制技术把 ASK 和 PSK 两种调制模式结合起来组成 16 种不同的码元,这
时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的(14)倍。
(14)A.2
B.4
C.8
D.16
【答案】B
【解析】
一对有效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15)。如果信息为 10 位,要求纠正 1 位错,按照海明
编码规则,最少需要增加的校验位是(16)位。
(15)A.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和
B.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差
C.两个码字之间相同的位数
D.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位数
(16)A.3
B.4
C.5
D.6
【答案】D
B
【解析】
m+k+1<2^k M=10 k=4 增加 4 位
T1 载波的数据速率是(17)。
(17)A.1.544Mb/s
B.6.312Mb/s
C.2.048Mb/s
D.44.736Mb/s
【答案】A
【解析】
在 xDSL 技术中,能提供上下行信道非对称传输的技术是(18)。
(18)A.HDSL
B.ADSL
C.SDSL
D.ISDN DSL
【答案】B
【解析】
IETF 开发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改进了第 3 层分组的交换过程。MPLS 包头的位置
在(19)。
(19)A.第二层帧头之前
B.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
C.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
D.第三层头部中
【答案】B
【解析】
建立组播树是实现组播传输的关键技术,利用组播路由协议生成的组播树是(20)。
(20)A.包含所有路由器的树
B.包含所有组播源的树
C.以组播源为根的最小生成树
D.以组播路由器为根的最小生成树
【答案】C
【解析】
资源预约协议(RSVP)用在 IETP 定义的集成服务(IntServ)中建立端到端的 QoS 保障
机制。下面关于 RSVP 进行资源预约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1)。
(21)A.从目标到源单向预约
B.从源到目标单向预约
C.只适用于点到点的通信环境
D.只适用于点到多点的通信环境
【答案】A
【解析】
资源预留协议最初是 IETF 为 QoS 的综合服务模型定义的一个信令协议,用于在流(flow)
所经路径上为该流进行资源预留,从而满足该流的 QoS 要求。资源预留的过程从应用程序流
的源节点发送 Path 消息开始,该消息会沿着流所经路径传到流的目的节点,并沿途建立路
径状态;目的节点收到该 Path 消息后,会向源节点回送 Resv 消息,沿途建立预留状态,如
果源节点成功收到预期的 Resv 消息,则认为在整条路径上资源预留成功。
为了解决伴随 RIP 协议的路由环路问题,可以采用水平分割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22),
而反向毒化方法则是(23)。
(22)A.把网络水平地分割为多个网段,网段之间通过指定路由器发布路由信息
B.一条路由信息不要发送给该信息的来源
C.把从邻居学习到的路由费用设置为无限大并立即发送给那个邻居
D.出现路由变化时立即向邻居发送路由更新报文
(23)A.把网络水平地分割为多个网段,网段之间通过指定路由器发布路由信息
B.一条路由信息不要发送给该信息的来源
C.把从邻居学习到的路由费用设置为无限大并立即发送给那个邻居
D.出现路由器变化时立即向邻居发送路由更新报文
【答案】B
C
【解析】
OSPF 网络被划分为各种区域,其中作为区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是(24)。
(24)A.主干区域
B.标准区域
C.存根区域
D.不完全存根区域
【答案】A
【解析】
OSPF 将路由器连接的物理网络划分为以下 4 种类型,以太网属于(25),X.25 分组交换
网属于(26)。
(25)A.点对点网络
B.广播多址网络
C.点到多点网络 D.非广播多址网络
(26)A.点对点网络
B.广播多址网络
C.点到多点网络 D.非广播多址网络
【答案】B
D
【解析】
采用 DHCP 动态分配 IP 地址,如果某主机开机后没有得到 DHCP 服务器的响应,则该主
机获取的 IP 地址属于网络(27)。
(27)A. 192.168.1.0/24
B.172.16.0.0/24
C.202.117.00/16
D.169.254.0.0/16
【答案】D
【解析】
某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路由器 R2 上采用命令(28)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PC1 可能的 IP 地址为为(29),
路由器 R2 的 S2/0 口的 IP 地址为(30)。若在 PC1 上查看主机的路由表,采用的命令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