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贵州贵阳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1.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总会想起一百多年前一段铿锵有力的禁毒宣言:“若鸦片
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段禁毒宣言出自(
)
A.左宗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2.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
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与这段文字描写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利用西方先进科技进行“自
我疗伤”的运动。这场运动(
)
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改变了落后的工业面貌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4.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5.如表是 1914~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这一时期棉纺织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914
1918
1920
1921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842894
1248282
布机(台)
2310
2736
4139
4139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得到大量的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6.《申报》从 1872 年创刊到 1949 年停刊,记录了中国近 80 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
史料研究价值。1905 年《申报》可能刊载的新闻是(
)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无声电影《定军山》的拍摄
D.京张铁路通车
7.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
争取得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提高了国际威望
C.成为了世界强国
B.加强了中朝关系
D.促进了经济发展
8.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下列属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中国加入 APE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刻画了以新兴资产阶级为
主的多种人物形象,情节生动丰富、语言精练而富于表现力,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
响。以下属于他的作品是(
)
A.《神曲》
C.《哈姆雷特》
B.《蒙娜丽莎》
D.《战争与和平》
10.在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
造”,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他的“创
造”是指(
)
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基础
B.打败了欧洲各国封建势力,使欧洲走向联合
C.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在所侵占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推行资产阶级的理念
11.“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是一首唱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战歌。与它的创作相关的史实是(
)
A.三角贸易
B.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12.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在持续两百天的战役中,一百五十多万有生力量遭到极大消耗,残余德军
最终向苏联红军投降。此次战役制止了德军侵略的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该战役
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C.中途岛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D.阿拉曼战役
13.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麦
道公司飞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地遍布各地,如图,这说明了(
)
A.飞机制造十分复杂
B.冷战已经结束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4.“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
对不能使用来杀害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发表这一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
宣言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5.毒品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严重社会问题,目前全球吸毒人员增至 2.08 亿,每年
有 20 万人因吸毒死亡。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吸毒者的平均年龄正在下降,在一些国家很多 20 岁
以下的青少年已经成为瘾君子。面对毒品的危害,我们应该(
)
①加大禁毒力度,加强国际合作
②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科教工作
③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
④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 16 小题 15 分,第 17 小题 17 分,共计 32 分;请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下面.)
16.民族复兴之路
20 世纪是中国沧桑巨变的 100 年,出现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们先进的理论在实践中不
断丰富和发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材料一他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是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革命运动,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使“中国人
民醒过来了”。
材料二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他的一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
不断探索的一生。1949 年他庄严地向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三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让“中
国人民富起来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伟人共同面临的时代任务是什么?材料中“中国人民醒过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两位伟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三中“中
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大会的召开?
(4)三位伟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精神财富?
17.改革之路
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与国情相符合,才能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为扭转局面,稳定政权,列宁开始了一次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富有创新意义
的探索。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长期积聚的矛盾,他着手进行全面改革。1986 年,苏共颁布了一
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经济发展每况愈下,戈尔巴
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 年 3 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由一党制变
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
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
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最终 1991 年苏联宣告解体。
材料三 1933 年罗斯福上任后,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 700
﹣﹣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 350 亿美
元。
材料四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缓慢回升,但是受到通
货膨胀的困扰,经济发展仍受到制约。从 90 年代起,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120 多个月,发展速度
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探索是指什么,效果怎样?归纳材料二中苏联解体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美国 90 年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3)苏、美两国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一道小题;第 18 小题 13 分,共计 13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
题号下面.)
18.创新之路
2016 年 5 月 25 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以下简称“2016 数博会”)
在贵阳召开……大数据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数博会期间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
车、智能家居设备等科技产品一一亮相,它们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正是一次次科技创
新,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 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这三次革命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进程,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发展大数据产业主要依托
的是哪一领域的技术?举一例说明该技术给你的生活或学习带来的便利。
(3)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2016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1.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总会想起一百多年前一段铿锵有力的禁毒宣言:“若鸦片
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段禁毒宣言出自(
)
A.左宗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分析】本题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为切
入点,考查林则徐的相关知识。
【解答】1839 年,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他坚决禁烟的决心。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认识。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再现能力。
2.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
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与这段文字描写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1901 年中国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
【解答】材料“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压制我,众汉人,拱
手降洋”反映的是在 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点评】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3.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利用西方先进科技进行“自
我疗伤”的运动。这场运动(
)
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改变了落后的工业面貌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解答】据题干“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19 世纪 60 年代,清朝一些开明之士掀起了一场利用西
方先进科技进行‘自我疗伤’的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洋务运动的描述。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进行 30 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
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客观上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长征。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有,雪
山,草地,大渡河,泸定桥,湘江、乌江、金沙江等。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
大会议,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根
据图示中的信息,雪山、泸定桥、遵义会议的遗址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红军长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5.如表是 1914~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这一时期棉纺织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914
1918
1920
1921
纱锭(枚)
544780
647570
842894
1248282
布机(台)
2310
2736
4139
4139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得到大量的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知道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
侵略,近代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解答】“1914~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可知,中国棉纺织业的规模和产量都大量上升,
出现这种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
知识。
6.《申报》从 1872 年创刊到 1949 年停刊,记录了中国近 80 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
史料研究价值。1905 年《申报》可能刊载的新闻是(
)
A.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无声电影《定军山》的拍摄
D.京张铁路通车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
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解答】1905 年《申报》可能刊载的新闻是无声电影《定军山》的拍摄。1905 年,中国人自己
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是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
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 1905 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
部电影《定军山》。
7.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
争取得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提高了国际威望
C.成为了世界强国
B.加强了中朝关系
D.促进了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理解抗美援朝的意义。
【解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建设,保证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顺利进展。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
史实。
8.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成就硕果累累。下列属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