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测
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6–2020
Frank Fang
IDC 市场预测图
图 1
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概况
来源: IDC, 2016
August 2016, IDC #CHC41562916
执行概要
2016 年是中国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新常态、技
术多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改革深化都对银行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诸多机
遇。
近年来,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求信息科技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提升客户
体验,支持业务快速转型;要求科技快速创新,助力银行差异化竞争;要求信息科技用新手段提升
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管理水平,确保银行健康发展;要求科技管理更加精细化,不断提升信息科技
资源使用效率。
2015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商业银行自身精细化管
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 IT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IDC 认
为,专业化服务依然是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IT 解决方案市场的交付模
式正在从过去的软件加服务模式转为以服务为主的交付模式,2015 年这种趋势已经从大型商业银行
向城商行和农商行领域延伸。与此同时,IT 解决方案市场需求的格局正在发生分化,越来越多的中
小型银行倾向于采用行业云服务,专业化的行业云服务正在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5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突破 200 亿元,达到为 225.2 亿元,比 2014 年增
长了 23.5%。IDC 预测该市场 2016 到 2020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1.90%,到 2020 年该市场规
模将达到 612.11 亿元。
“中国银行业正在面临着宏观经济下滑、利率市场化变革和互联网金融这三大挑战,中国银行业的
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由之路。随着银行用户自身精细化管理水
平的提升,对 IT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未来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在继续保
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将步入整合期,专业化的服务依然是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重要发
展趋势,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交付模式正在从过去的软件加服务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主的交付模
式,IT 解决方案商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积累与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
IDC 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部高级研究经理方正表示。
©2016 IDC
#CHC41562916
2
给技术提供商的建议
2015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未来几年增长率仍将高于银行业 IT
整体投入增长率。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用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中国银行业用户的需求特点也
在发生变化,以适应转型与创新的要求。从整体 IT 解决方案市场看,大型商业银行越来越倾向于以
自我为主建设,中型资产规模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等正在成为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重点,而小型银行越
来越倾向于采用专业化的云服务,预计未来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显著。
鉴于此,IDC 建议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随着银行用户管理水平的提升,银行用
户对 IT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落
实,IT 解决方案应该不断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升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规范化水平。
未来五年是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整合期,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购并重组,解决
方案商在积极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内部的管理,银行用户在选择供应商时,将
越来越重视厂商在提供产品与服务能力方面的可持续性,因此,IT 解决方案商们在重视解
决方案的先进性同时,应该重视自身的稳定性,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保证服务水平
的一致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 IDC 的调研,目前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很多解决方
案商整体研发投入水平不足收入的百分之一,从长远发展看是非常不可取的,不利于竞争力
的提升,也不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中国银行 IT 解决方案商应该重视研发,建
立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用户越来越重视产品创新与服务
创新,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因此,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应
随需而变,敏锐地把握住银行用户的新需求,未来能够在满足银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不
断创新。
加强整体服务能力和实施、交付能力的提升。目前,中国银行用户越来越看重厂商的整体服
务能力,IT 解决方案市场的交付模式正在从过去的软件加服务模式转为以服务为主的交付
模式,最后竞争的往往是服务能力和交付能力。因此,IT 解决方案商应该注重自身整体竞
争力的提升,重视实施与交付能力的提升。
面对市场机遇,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应充分考虑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注重通过
优秀案例的推广来扩展业务领域,在自身的优势领域实现专业化发展,从而获得更好的利润
率和更高的市场份额。
加深对银行用户的业务理解,加强各类解决方案市场咨询顾问团队的组建。在解决方案产品
同质化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因此,IT 解决方案供应商应对银行业发展
趋势和银行具体业务加强了解,应比银行更具前瞻性,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通过提高软件产品成熟度建立自身品牌,通过走专业化的道路强化自己的优势领域。在银行
解决方案市场,系统集成商可以凭借在优势领域的行业积淀,将服务产品化,并加入规范的
开发管理流程,建立良好的行业品牌,从而取得更好的利润率和更高的市场份额。
随着以城商行、农信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业务整合、重组等趋势的继续,中小
银行市场仍是目前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投资亮点。尽管相对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股
份制商行而言,包括城商行、农信社等在内的中小银行市场在市场总量、项目规模上仍占比
较小,但作为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对于经验丰富、产品成熟
的厂商而言,无论从培养未来增长点还是从完善客户资源布局的角度,都应加大在这一市场
的资源投入,扩大市场覆盖面,以保证未来的发展空间。
对于本土厂商,不仅要加强拓展客户的市场营销与推广措施,而且要在开发产品时注入更多
的管理理念。在设计产品时,引入更多的管理思想,更注重技术架构对管理应用的影响,正
对“以客户为中心”管理思维转型期的银行用户的“胃口”。
对于国际性厂商,应加强对中国银行用户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的了解,重视本地实施团队建
设。国外厂商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更要深入到银行经营中去,从 IT 规划到维
护都要满足其真正的业务需求。建议跨国厂商在引入国外产品时,可选择与本土企业形成全
方位的合作,加强产品本地化步伐,加强实施能力的提升,提高后续服务能力。
©2016 IDC
#CHC41562916
3
市场预测
行业发展趋势
2016 年是中国金融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
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新常态、技
术多元化、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改革深化都对银行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诸多机
遇。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随着中国经济步
入新常态,中国银行经营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这
意味着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商业银行已经告别了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实现业绩高速增长
的发展模式。传统银行将不得不面临存款增速和净息差双双下降的压力,转型与创新将是未来中国
银行业的主旋律。
经济阶段性放缓使得银行资产规模的增速回落,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对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管
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金
融脱媒不断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银行将面临贷款增速回落、利差收窄、社会融资方式转
变、不良贷款反弹、金融竞争多元化等挑战。
新常态下,要求信息科技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提升客户体验,支持业务快速转型;要求科技快
速创新,助力银行差异化竞争;要求信息科技用新手段提升银行风险管控和资产管理水平,确保银
行健康发展;要求科技管理更加精细化,不断提升信息科技资源使用效率。
利率市场化与汇率改革步伐加快、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资产证券化规模扩大、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
步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依法而行,“宽进严管”的金融监管趋势愈发明显,
银行业监管简政放权等“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使得金融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银行经
营边界拓宽,资产、负债多元化,经营手段更为丰富。为适应金融改革,提升银行在“市场化”环
境中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信息科技必须积极创新调整,适应银行经营模式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建立层次化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定制的产品管理体系、实时智能的定价决策体系等。
IDC 认为,2016 年中国金融行业市场总体上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金融改革的力度将不断增
大,金融行业转型步伐加快,面对宏观经济下滑、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银行将更
加重视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而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第三平台及其基础上
的物联网、3D 打印、机器人、AR/VR,认知系统和下一代安全技术等六大技术将在金融产品服务创
新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推动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需求重点分析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突出强调“安全与自主可控”和风险防范,防止系统性风险
是底线。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工作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来自外界的信息安全压
力陡增。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棱镜门”、“监控门”事件相继发
生,使互联网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下降。二是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脱媒加剧,外部竞争压力加大。互
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产生了互联网融资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不同的金融模式,对传
统银行的业务、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三是银行发展转型的内在需要给信息化带来的
更大挑战。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加剧烈。银行在转型的压力下,更需要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产品及服务的创新。
加强风险控制需要 IT 的更好支撑
加强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在中国银监会主办的“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
上,中国银监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和化解七大金融风险隐患。其中第六
点是谨防信息科技风险,要求建设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统。
©2016 IDC
#CHC41562916
4
IDC 认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一直在强调要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
性风险底线。未来中国银行业将会继续加强监管的力度,中国银行业对风险管理的投入力度将加
强,IT 在风险防范与监管等领域将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提出精细化管理要求
2015 年底,历经二十年的利率市场改革宣告结束,中国银行业利率管制时代宣告结束。利率市场化
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出严峻挑战,IT 架构面临着重构的压力。
IDC 认为,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差保护成为过去式,金融市场的价格基准重塑,银行也面临优胜劣
汰的竞争局面。利率市场化考验的是银行的定价能力,银行需大力优化资产结构调整,提高风险定
价能力,只有那些及时进行战略转型、提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银行,才能够脱颖而出。利
率市场化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管理精细化与渠道服务创新等,都离不开 IT 的强有力支
撑。
商业银行积极拥抱互联网加速创新步伐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商业银行纷纷对内部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专门成立了渠道管理部门,加强在
渠道领域的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2015 年,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
传统商业银行高调推出互联网金融品牌战略,直销银行的方兴未艾,这些都显示出传统商业银行积
极拥抱互联网,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的信心与决心。这些创新的背景都需要 IT 的支持,未来的创
新必将呈现出更多的丰富性与差异性。
IDC 认为,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保证其更健康地发展的基
础。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一体化的,要保证前端支付的流
畅,后端资产结构匹配非常重要。监管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标准是透明度而非商业银行的标准。互
联网金融倒逼传统银行加快转型步伐,传统银行在风险控制和品牌信誉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
互联网的充分结合将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而这背后需要更多 IT 技术的支持。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升级需求继续保持旺盛
核心业务系统是银行运营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在银行整体 IT 解决方案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在中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的变革背景下,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应该更加适应集约化、特色
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继续支持银行的管理变革、金融创新和发展转型,促进银行“规模、速
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未来的核心业务系统将支持灵活的产品定制机制,满足快速
发展的业务创新需求。
IDC 认为,从未来三到五年看,改造类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需求呈现旺盛态势,核心业务系统的改
造投入高于建设新核心系统的投入。目前,中国大型银行普遍倾向于以自己为主的开发模式,对核
心业务系统的新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城商行与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金融机构,这些区域性金融结构
由于业务的扩展和创新的需求,对核心业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移动金融重塑电子银行格局加速创新
2015 年是中国移动支付继续快速发展的一年。移动金融继承了移动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
基因,体现了互联网“普惠大众”的宗旨,是丰富金融服务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推动金融改
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移动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加快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促
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国家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建设。
IDC 认为,移动金融正在重构电子银行的发展格局,移动金融步入普及期。手机银行在具备网上银
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捷性,目前中国用
户对手机银行支付尚存疑虑,由于智能手机系统的某些先天性不足,移动支付安全一直受到手机安
全漏洞和各类手机木马的威胁,因此解决安全隐患成当务之急。
©2016 IDC
#CHC41562916
5
大数据应用场景将越来越丰富,银行需加强 IT 基础架构优化
大数据、云计算等 IT 技术正在颠覆当今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体系,并对银行业的 IT 建设模式产生
重要影响。经过前几年的酝酿与摸索,目前大数据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应用场景
不断丰富,在精准营销、用户行为分析、历史数据查询、风险防范和反欺诈等领域已经有了效益明
显的应用。
IDC 认为,大数据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大数据应用模型的不断成熟,未来
几年,基于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场景也将日益丰富,大数据在金融业务创新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效益进
一步显现,不仅仅在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条线,在反洗钱、客户评级、绩效
考核等领域也将卓有成效。大数据必然要求银行在基础设施方面增加投入,要求 IT 基础设施更易于
数据的整合与集中,易于扩展与伸缩,易于管理与维护,并且具备极大的可靠性、可控性、安全
性。中国银行应建立一种新的 IT 基础架构策略,以此优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
云计算步入快速发展,对云服务的需求上升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在中国金融行业不仅得到普遍采用,并且已经在应用深度方面获得突破性进
展。中国建设银行通过自主研发,将云计算技术全面应用于全行 IT 基础设施领域,形成了生产云、
开发测试云、桌面云等,缩短了 IT 资源供给周期,实现了运维标准规范与操作流程的融合,降低了
IT 运营成本和运维风险,提升了银行业务敏捷性,中国建设银行由此也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在生产
环境实现“金融云”的商业银行,实现了云计算在中国金融行业应用的新突破。
出于安全性的考虑,目前中国金融行业主要以采用私有云为主,同时近年来金融用户对云服务的接
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资产规模在 500 亿元以下的金融用户。相比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广大的
中小金融机构在资金、人才和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而金融云服务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节
省成本、服务及时等优点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金融企业青睐,公有云服务正在成为中国中小金
融机构的现实选择。
IDC 认为,云计算不仅仅是新技术的结合,更是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云计算不但正在改变信息技
术相关产业的发展格局,还深刻影响了金融等传统行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云计算在中国正在进
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2016 年云计算的应用量将翻倍增长。
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总体IT 市场发展趋势
2015 年,中国银行业整体 IT 投资规模为 831.1 亿元,其中硬件产品投入(包括 IT 硬件和网络设备
投入)达到 451.6 亿元,占总体投入的 54.3%,比 2015 年的 55.28%下降了约 1 个百分点;IT 服务
投入达到 305.3 亿元,占总体投入的 36.7%,同比增长了大约 1 个百分点;软件投入为 74.1 亿元,
占总体投入的 8.9%。
预计到 2020 年,中国银行业整体 IT 市场将达到 1351.3 亿元,2016–2020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0%。届时,软件产品占整体 IT 花费的比重达到 9.0%,服务则上升到 42.1%,而包括 IT 硬件和
网络设备在内的硬件比例将从 2015 年的 54.3%下降到 2020 年的 48.9%。
具体数据,如图 2 和表 1、2、3、4、5、6 所示。
©2016 IDC
#CHC41562916
6
图 2
中国银行业 IT 投资规模及增长率,2010–2020
来源: IDC, 2016
表 1
中国银行业 IT 市场规模,2012–2020(亿元)
2012
2013
407.5
386.76
208.7
233.5
53.3
60.6
2014
410.5
265.5
66.5
2015
451.6
305.3
74.1
2016
493.1
347.5
82.6
2017
527.9
394.1
2018
2019
571.3
616.57
447.5
503.37
92.0
101.7
110.92
2020
660.8
569.3
121.2
669.6
680.9
742.6
831.1
923.2
1,014.0
1120.5
1230.87
1351.3
硬件
服务
软件
总计
注:由于 2016 年 IDC 对部分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因此本次报告中所呈现的 2012 年等数据与往年报告中相应年份的数据
不具有可比性。
来源: IDC, 2016
©2016 IDC
#CHC41562916
7
表 2
中国银行业 IT 市场年增长率,2013–202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16-2020
CAGR
硬件
服务
软件
总计
-5.1
11.9
13.7
1.7
6.1
13.7
9.7
9.1
10.0
15.0
11.4
11.9
9.2
13.8
11.5
11.%
7.1
13.4
11.4
9.8
8.2
13.5
10.5
10.5
7.9
12.5
9.1
9.9
7.2
13.1
9.3
9.8
7.6
13.1
10.1
10.0
注:由于 2016 年 IDC 对部分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因此本次报告中所呈现的 2012 等年数据与往年报告中相应年份的数据
不具有可比性。
来源: IDC, 2016
表 3
中国银行业 IT 市场主要产品占比,2012–202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硬件
服务
软件
总计
60.9
31.2
8.0
56.8
34.3
8.9
55.3
35.8
9.0
54.3
36.7
8.9
53.4
37.6
8.9
52.1
38.9
9.1
51.0
39.9
9.1
50.1
40.9
9.0
48.9
42.1
9.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注:由于 2016 年 IDC 对部分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因此本次报告中所呈现的 2012 等年数据与往年报告中相应年份的数据
不具有可比性。
来源: IDC, 2016
©2016 IDC
#CHC415629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