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广东暨南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考研真题
学科、专业名称:080902 电路与系统、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1001 通信与信息
系统、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各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823 电子技术基础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电路如图 1 所示。
(1)电路实现什么功能?
(2)以下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将分别怎样变化?
(a)二极管 D1 开路;
(b)二极管 D1 短路;
(c)负载 RL 开路。
图 1
2. 现有一个输出电阻为 RO 的放大电路,正常工作情况下,测得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有效
值为 UO,接上负载 RL 后,测得其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0.5UO,则此电路的输出电阻 RO 与负载 RL
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 电路如图 2 所示。C1 为耦合电容,C2、C3 为旁路电容。其中,T1 和 T2 分别构成了什么接法
的放大电路?判断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简述原因。若能产生正弦波振荡,说明石
英晶体在电路中呈容性、感性还是纯阻性?
图 2
图 3
4. 图 3 电路中,已知 A1、A2 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输出电压的两个极限值为 14V。说明
电路实现什么功能?并画出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二、分析计算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1. 电路如图 4 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 和 ber ,各电容对交流信号均视为短路。已知静态电
压 BEQU 。
(1)画出直流通路,写出求静态电流 CQI 和静态电压 CEQU 的表达式;
(2)画出中频区微变等效电路,写出求 uA 、 suA 、 iR 、 oR 的表达式;( 注: uA =
oU /
iU ,
oU /
sU )
suA =
(3)若 C3 开路,定性分析对静态工作点、 suA 、 iR 、 oR 有何影响。
R 1
C3
R s
us
C1
u i
R i
+VCC
C2
Rc
R 2
T
RL
uo
C 1
u i
R d
3k
R g
1M
+VDD (+12V)
C 2
uo
Ro
图 4
图 5
2. 电 路 如 图 5 所 示 。 电 容 对 交 流 信 号 可 视 为 短 路 。 场 效 应 管 的 漏 极 电 流
i
D
I
u
DO U
GS
thGS
(
2
1
)
。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时,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动态电阻 rds 视为无
穷大。
(1)列出求解静态工作点的方程组。
(2)画出中频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uA 、输入电阻 iR 、输出电阻 oR 的表达式。
(3)若图 5 中的场效应管改用 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各极所接位置及电路其余
部分保持不变),电路是否有可能正常工作?简述原因。
3. 图 6 电路中,集成运放和乘法器均为理想器件,K1=0.1
1V ,K2=K3=1
1V 。
求输出电压 Ou 的表达式。
K1
uX uY
10V
uX uY
K2
uO1
X
Y
10k
10k
10k
uO2
K3
uX uY
X
Y
uO
A
uO3
5k
10k
X
Y
uI
图 6
4.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 7 所示。设晶体管 T1、T2 特性参数相同,且=50,rbe=1 k。计算:
(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d
u
O
u
I1
u
I2
;
(2)差模输入电阻 Rid ;
(3)输出电阻 Rod。
图 7
图 8
5. 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 A 的幅频特性如图 8 所示,反馈网络采用纯电阻。
问:
(1)该电路由几级放大电路组成?采用了什么耦合方式?
(2)写出 A 的表达式。
(3)若反馈系数
010.F
,电路是否有可能自激振荡?简述理由。
三、设计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1. (15 分)利用运放,设计一个中心频率为 50Hz 的有源带阻滤波器。
2. (15 分)利用运放,设计一个能够产生频率为 1kHz、占空比在 0.1~0.9 之间可调的矩形
波和锯齿波发生器。
3. (10 分)利用运放设计一个电路,使其输出电压 Ou 与输入电压 I1u 、 I2u 间满足运算关
系式
tu
O
5
tu
I2
5
t
0
2
tu
I1
t
d
。
四、综合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由理想集成运放 A1、A2、A3 和晶体管 T1、T2 组成的放大电路如图 9 所示。设 T1、T2 的
为使该电路能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且满足
2uA
的要求:
(1)分别指出 A1、A2、 A3 反相输入端的位置;
(2)已知电阻
1R
k20
,
R
2 R
3
k10
,确定 4R 的阻值。
i 。
C
i
E
图 9
图 10
2. 由理想集成运放 A 和晶体管 T1、T2 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如图 10 所示。计算: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uu
f
u
o
/
u
i
、输入电阻 f iR 、输出电阻 ofR 。
3. 图 11 电路中,已知输入电压 iu 为正弦波;运算放大电路为理想运放,其最大输出电压
幅度为 14
V,最大输出电流幅度为 5 mA;两只三极管饱和管压降
U
CES
V2
,T1、T2 的
电流放大系数 =40;偏置电路的动态电流可忽略不计。
(1)在上述参数下,负载电阻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 omP =?
(2)在 VCC 和 RL 数值确定的情况下,怎样改进输出级可以使负载电阻上获得更大的最大输出
功率?
(3)电路引入了什么组态的交流负反馈?
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