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i: 59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太阳能供热 B. 冰雪融化 C. 活性炭净水 D. 粮食酿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 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无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 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符合题 意;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燃烧塑料袋,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粗盐 B. 溶解粗盐 C. 过滤盐水 D. 蒸发滤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 意; B、粗盐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正确,符 合题意。 故选 D。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和加热都可以使硬水软化 B. 将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 C. 将植物油与水混合振荡可以得到溶液
D.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加热可使可溶性钙、镁化 合物形成沉淀,使硬水软化,选项 A 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选项 B 正确; 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水中形成乳浊液,选项 C 不正确;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B。 5.如图是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分子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 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1:2:1 C. 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 60g D. 该物质水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该物质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子 由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B、根据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一个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2 个 氧原子,故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1:2:1,说法正确; C、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单位是“1”,不是“g”, 说法错误; D、该物质为有机酸,水溶液显酸性,不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法错误。 故选:B。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说法正确;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O、Si、Al、Fe,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和化合反应均属于化学反应,说法正确;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包含于原子核,而不是 和原子核并列,说法错误; 故选:D。 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 a2℃时,将 30g 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 80g 溶液 C. 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将 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a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即该温度下,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50g 甲物质, 故将 30g 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 75g 溶液,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该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 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 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升温至 a2℃,甲、乙的溶解度增加,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Fe3+ 、K+、Cl- 、NO 3 B. Ba2+ 、Na+ 、Cl- 、SO 2 4  C. Na+ 、K+ 、NO 3  、 SO 2 4  D. H+ 、K+ 、CO 2 3  、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四种离子间不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含有铁离 子的溶液呈黄色,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中的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结合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即钡离子与硫 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于水后溶液呈无 色,选项正确; D、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溶液中不能共存,选项错误,故选 C。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 探究钢铁生锈需要氧气 C.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 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左边试管铁钉生锈,右边试管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
的。 C、图中实验 U 型管的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说明生石灰遇水放热了,故选项能达到实 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溢出,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 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B C D N2(O2)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收集气体 CaCl2(CaCO3) 加足量水,振荡后过滤,蒸发结晶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ZnCl2(CuCl2) 配成溶液,加入过量的锌,过滤,蒸发结晶 B. B C. C D.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与木炭不反应,虽然 除去了杂质氧气,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选项 A 错误; B、氯化钙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加足量水,振荡后过滤,除去碳酸钙,蒸发结晶得到 氯化钙,选项 B 正确; C、加入适量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结晶,可得氯 化钠,选项 C 正确; D、配成溶液,加入过量锌,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过滤,除去铜和过量的锌, 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锌,选项 D 正确。
故选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30 分) 11.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苏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需要多种营养素维持生命。小刚要了一份外卖:麻婆豆腐、红烧肉、大米、矿泉 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请你帮他再点一份食物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4 (2). NaHCO3 (3). Ca(OH)2 (4). 2H +O 2 2 点燃 2H O 2 (5). 炒青菜 【解析】 【详解】(1)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②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 ③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 ④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 2H +O 2 点燃 2H O 2 ; (2)麻婆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红烧肉中富含油脂、蛋白质、无机盐,大米中富含 糖类,矿泉水中含水、无机盐,故还缺少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为了补充维 生素可点一份炒青菜。 12.图一是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中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图二中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种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