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山东淄博博山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 100 分时间 150 分钟)
―、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战国后期,《礼记》中的________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学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
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2.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人是________。
3.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
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家把此时期称为________。
4.________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
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过程实现的。
6.________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体现在《________》一书中。
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通过________法来研究道德的。
9.心理测量中,项目的也叫________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别能力。
10.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为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2.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3.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A.二因素理论 B.多元智力理论
C.智力三维结构 D.群因素理论
14.“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苏霍姆林斯基
15.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6.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践课程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19.研究表明,识记效果好、比较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A.50%B.100%C.150%D.200%
20.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1.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感受性的发展具有()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2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学习程度 B.记忆方法
C.时间 D.记忆叔料
23.“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倶黑这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24.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 B.知、情、意、行
C.德、才、个性 D.德、智、体、美、劳
2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26.()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
27.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用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用途。这种现象被称
为(
A.习惯 B.定型
C.定向 D.功能固着
28.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A.规则的发现学习 B.从范例中学习
C.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 D.没有正确答案
29.班会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性、集体性和()
A.针对性 B.开放性
C.时效性 D.教育性
30.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
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3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包括学校教育中的()
A.教育措施 B.学校环境 C.教育政策 D.学与教的规律
32.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即连续性与阶段性和()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判断性
3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包括()
A.以儿童为中心 B.学校即社会 C.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D.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
长
34.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可以分解为认知成分和()四种基本成分。
A.环境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35.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A.操作性行为 B.条件刺激 C.获得与沟通 D.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36.下列哪些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A.高尔顿的血统论 B.洛克的“白板说 C.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D.基督教的“原罪论”
37.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模型中,主要包括的维度有()
A.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维度 B.内在与外在的维度 C.可控与不可控的维度 D.稳定与不稳定的
维度
38.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哪些作用实现的()
A.导向作用 B 强制作用 C.评价作用 D.激励作用
3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操作学习 D.符号学习
4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不能体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和创造才能”的是()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设计教学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42.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4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4.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4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5 分)
4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迁移原理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