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6-2009 年福建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2006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决定论 2.人生地理事实的三纲六目 3.文化的刺激性扩散 4.形式文化区 5.实力适度人口 6.环境问题 二、问答题∶ 1. 联系实际谈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2. 举例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区域文化整合的关系。 3. 如何全面,正确理解资源问题的内涵与实质? 4.阐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的过程及其促使其人口转变的主要原因。 三、综合分析题 1.什么是人口迁移?试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形式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社会经 济建设的影响。 2.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城镇化在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3.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谈谈文化景观建设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之间的
2007 一、名词解释(共 40 分,每小题 5 分) 1. 文化适应 2. 制度文化 3.人文地理学 4.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5. 麦金德的"大地腹地说" 6.人口的两重性 7.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8.罗士培的适应论 二、问答题(共 110 分) 1.试析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0 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化的等级扩散。(10 分) 3.怎样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0 分) 4.试析新中国人口转变的历程和模式及其形成原因。(10 分) 5.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异同。(15 分) 6.试以中国的某个特区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15 分) 7.什么是人地关系协调论?举例说明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的复杂性。(20 分) 8.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实际,评述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法则。(20 分) 2008 一、名词解释
1 农村聚落体系 2 人口年龄构成 3 文化史层 4 文化生态论 5 行为地理学 6 国际人口迁移 7 城市景观 8 多核心城市 二、问答题 1 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 试结合中国的一个城市为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3 什么是经验主义方法论?试结合一实际例子说明在实际中如何运用它? 4 试结合实际例子说明为什么区域人文地理学研究要从区域人地关系研究为出发点? 5 结合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说明文化扩散的形式及特点? 6 什么是适度人口?适度人口有何意义? 2009 一、问答 1.何谓人口构成?试析人口构成对社会经济大战的影响。 2 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化?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是什么? 3 试述我国汉语方言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这种空间格局形成的地理背景。 4 辨析人文地理学中经验主义研究方法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二、综合分析题题 1.1949 年以来我国省际人口空间迁移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试析这种空间模式转变的动力 机制 2.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 样,决不能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 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我们对整个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 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试从人地关系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恩格斯人地观的科学 意义,并谈谈对当前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 3.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什么?试述这些研究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