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申论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广东省广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申论真题及答案 (一)申论真题答案及范文: 问题一:材料 7 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概括。要求:概括全面, 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1)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过份依赖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企业捐赠的比例过小。 (2) 我国缺乏鼓励企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 (3) 社会捐助的氛围不浓,企业家普遍担心捐助行为有“树大招风”之嫌。 (4) 部分地区存在随意挪用捐助物资及款项的问题。 (5) 社会捐助活动存在公信力不足的问题。 (全部答案共 135 个字,含标点符号) 问题二:结合材料 5,请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 措施”要求:概括全面,措施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 广州新东方真题分析:从材料 5 中所反映的信息来看,义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义工工作开展不易,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群众的误解。(2)义工的社会地位相对 不足,相关管理部门存在不重视的现象。(3)有关的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并没有很好地 发挥甚至限制了义工的作用。(4)义工队伍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不同的义工组织之间水平差 别较大,许多义工组织在发展义工成员的过程中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针对这几个问 题,戴斌老师认为可以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及加大投入力度等几个角度切入。 参考答案: (1) 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标语、橱窗、墙报、简报等多种形式 进行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义工工作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对义工群体的理解和支持。
(2)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义工服务社区的各项有关的工作制度(如义工登 记制度、分组制度、培训制度、工作交流制度、评价激励制度、服务承诺制、绩效考评制等), 加强对义工组织及成员的管理,以确保义工工作有序、规范地开展。 (3)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义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对义工成员的培 训,严把人员准入关,着力提升基层义工组织的建设。 (全部答案共 246 字,含标点符号。) 问题三: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为题, 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策论型文章。 广州新东方真题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实际上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本篇文章是要 从“对策”作为主要的切入点,2007 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破天荒地推出了“正论文”的写 作要求,一时间引起了多方争议,在今年的省考之前,许多公务员考生也询问戴老师是否会 再考察“正论文”,当时戴斌老师认为从“不可预测性”和“避免争议性”这两个命题原则 来看,应该今年不会再考“正论文”。当时很多考生也很紧张,希望能从保险起见,预先准 备一下“正论文”写法。当时,戴老师的回答是:如果再度考察,其实也不必太过紧张。“正 论文”其实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究竟什么是“正论文”,以戴斌老师的拙 见以为,关键在于一个“正”字,一般的议论文其实是可以提出与国家主流观点不一致的看 法,即考生是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与申论材料观点不一样的看法。但“正论文”则不然, 其应该是以“正”的观点作为切入点。而何为“正”的观点呢?其实从目前来说,一般的“个 人看法”其实很难被认同为“正”的观点,所以只有“与国家主流观点相一致的看法”才能 作为“正论文”的切入点。这就是“正论文”的写作要义。 回过头来,我们看今年的广东省申论考试,又重新恢复了“策论文”的写作模式。考 生应该对这篇文章感觉比较“好入手”,但“好入手”的文章常常难于“出彩”,这也是一个 新的矛盾。而出彩之处,更多地应该是从申论文章的“表述”入手,加强表述的规范性和文 艺性是广大考生需要着力加强的地方了。 参考范文: 从“救助”走向“自助” ——谈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
在 08 年的春节,一场大范围的雨雪横扫半个中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虽然我国政府迅速的救援行动极大地避免了更多的损失,但灾害过后我们不禁需要反思: 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风险其实无处不在。在新的时期下,我们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规 避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是必不可少的,而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 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我国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统一受理和承办各项社会救助的事务,同时健全组织 网络,构建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加强对义工及义工组织的规范引导。 二、完善和建立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等多种活动形式筹集公益 资金,整合民间救助资源,加强社会捐赠归口管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不断拓宽救助资金 筹集渠道。对社会救助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每一位救助对象。 三、推行“阳光救助”,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考核评估机制,强化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 督。将救助政策、程序、对象对社会公开,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依托金融网点,对救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严密的财务审计制度。 四、建立快速、有效及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同时畅通社会捐助的渠道,使社会救助的 物资及资金能迅速到位。 五、完善国家有关社会捐助的法律法规,对社会捐助行为进行规范和保护。同时出台相 关鼓励企业及个人进行社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六、在各大中小学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并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标 语、橱窗、墙报、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增加社会大众的自救意识,使大众学会如 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综上所述,其实在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过程,我们更是的应该是侧重于人民群众的“自 救”意识的构建,因为在“救助”别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我们“自救”的过程中,因为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只有营造出一个有良好社会救助水平的社会,作为其 中一员的我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安全感”。 (全文共 868 个字,字数计算含标点符号) 范文对策的延伸:关于“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其他细节对策还有很多,考生在写作过 程中关键是要扣紧材料的主题,有条理地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即可。以下是结合国内的主流 观点的一些对策,供考生们参考:
(1) 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区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制度,创新社会救助管理 体制,建立民政、公安、城管、卫生四位一体联合救助管理模式,形成政府统一协调、民政 归口管理、部门联动配合、街乡组织实施、社会参与互助的运行机制。 (2) 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区各街乡、各救助职能部门的数字化社会 救助体系,实现全面掌握救助信息、精细配置救助资源、快速回应困难群体救助需求、科学 评价救助效果。 (3) 发展慈善救助事业。规范社会捐赠工作,形成区、街乡、社区三级接收捐赠工 作网络,搭建爱心家园、慈善分会、结对帮扶、社会救助协会等基层救助平台,发挥各类社 会团体、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社会救助的整体合力。 (4) 提高应急和救灾能力。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救灾捐赠与救灾物资储备 制度、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经常性救灾捐赠制度,建立备灾备急预警、预案系统和应急机制,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5) 构筑“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 会救助体系。通过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夯实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了低 保的主渠道救助作用。 (6) 健全领导机制,实行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并将城乡社会救助 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7) 健全协调管理机制。民政部门管理、协调。财政部门积极配合工会、共青团、 妇联、残联等群众组织及有关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加强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以民政为 主导、以镇为重点、以村(居)委会为基础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建设步伐。加强社会救助工 作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考核。 (8) 加快信息化建设。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民政部门开设社会救助热线, 为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9) 强化目标考核和监督机制。将城乡救助工作列入考核和督查重点。加强纪律监 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的审批公示制度。对不能 有效履行职责或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对积极参与城乡社会救助 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单位,给与表彰奖励。 (10) 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爱心捐助活动倡导有固定工 资收入的城镇干部职工每年捐出一定的收入,帮助困难群众,引导好、保护好各级各部门各 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爱心捐助工作的积极性。 (11) 为确保捐助资金真正用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有关部门应该在深入调
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捐助资金的发放标准和发放范围,严格做到对象准确,使用得当。 (12) 完善机制,规范运作,确保捐助资金管理使用让群众放心满意。捐助资金是社 会各界的无私奉献,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事关爱心捐助工作的生命力。一方面,有关部门 应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出具统一收据,逐笔登记存档。另一方面,注重加强资金监管。制 定了《捐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在各级民政部门设立了捐助资金账户,专人专账管理,确 保专款专用。对爱心捐助资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每半年通过报纸、网站向社会公布,每年 由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分别对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增强了资 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以此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3) 各级政府要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调整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 到公共服务领域,更加关注民生,体现以人为本,使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与财政 增长水平相一致,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对 2008 年广东省申论考察话题的思维延伸: 在分析社会问题的过程中,考生最重要的是答题时要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即思考社 会问题的角度,既要紧扣材料的主题,又要思考社会问题的延伸部分,从“联系”的哲学角 度全面展开思维,方可在写作思路突破原有的框架限制,写出高质量的申论文章,以下戴斌 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剖析 08 年广东省申论话题“社会救助”所联系的相关社会问题: (1)“社会救助”这一话题涉及到目前我国传统政绩观的改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 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 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深刻论述,不仅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指明方向,而且也为我国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依 据。过去我国的政府工作的着力点都集中在“经济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工作的中心逐步 向“社会”领域倾斜,这折射出政绩观的重大改变,这是新时期下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要求,其实从 2008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察“怒江水电开发”这个话题,我们就可以发现, 其实“怒江水电开发”的最大问题在于,“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 在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怒江水电开发”。
(2)“社会救助”这一话题涉及到“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问题”。 目前我国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数量的 10%以上。而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 款物约合 50 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均 GDP 与美国比较相差 38 倍,而我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 与美国比较则相差 7300 倍!这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贫富悬殊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强化 了社会的仇富心态。慈善事业未能得到全社会尤其是富裕群体的认同和支持。美国的慈善捐 赠 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2003 年,美国个人捐赠达 2410 亿美元,人均捐款 460 美元。而我国人均捐赠款一度仅为 0.92 元。而且,志愿服务参与率 在我国仅为全国人口的 3%,而美国则为 44%。造成以上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慈善立 法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公益慈善组织有 28.9 万多个,但据估计,没有 登记注册的高达 300 万个。由于缺乏规范的法规制度,慈善公益组织的程序不透明、管理制 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慈善机构鱼目混珠,慈善机构管理混乱,让社会上一 些不法人员打着“慈善”的招牌,谋取不正当私利。许多“慈善”闹剧和黑幕的频繁曝光, 严重打击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严重摧残着大众内心的慈善与道德信念。 关于该社会问题的原因,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观念滞后,慈善事业发展 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一些人仍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慈善事业理念与发 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慈善机构的数量太少,慈善捐赠水平较低。(3)发展慈善事业相 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 组织的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即使是已经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亦因缺乏具体 的、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落实。(4)慈善组织自身亦存在着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弱点。 部分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还不规范,组织的程序不透明、管理制度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 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慈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 还缺乏透明度并接收社会监督,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还有待强化。(5)许多“慈善”闹剧和 黑幕的频繁曝光,严重打击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严重摧残着大众内心的慈善与道德信 念。 而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进一步完善相关 法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的慈善行为,特别是富人,即使他们的捐赠不无个人 目的,或者也有商业上的考虑,但只要不违法,就应从正面予以肯定,而不要从道德上苛求。 (2)对于小额捐赠,应同样予以重视和尊重,在颁证、免税、告知捐赠去向、享受荣誉等 方面一视同仁。(3)改变排队捐赠或当众认捐的传统办法,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和方式,不违 背捐赠人意愿,随意泄露捐赠人的情况。(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慈善广告或捐赠单散发让 群众知晓,还可以通过电话动员征集,上门劝募。(5)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慈善事业方 面的优势作用,使它们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体,成为沟通政府与捐赠人、受捐赠人之间的桥梁。 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不能依赖政府。(6)政府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 已经由法律规定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列入政府预算的任务,如义务教育、社会救 济、公共福利、低收入保障、失业救助等,政府应该足额拨款,及时发放,而不能代替各级 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拨款。(7)进一步完善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进一步制订更加 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家进行捐赠。通过完善法律,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8) 加强并健全对慈善事业发展监管体制。完善《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
(3)“社会救助”这一话题涉及到“政务公开”问题。 我们看原材料中,多次提到“有关社会捐助”未能实现“公开透明”化的问题。实际 上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正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我国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打造阳 光政务,让被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监督,使有关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在“紫外线”下无法生长。 要以电子政务为载体,以网上政务大厅为平台,大力拓展政务公开的渠道;要将政策性、管 理性文件、规章、规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招标采购等行政行为的程序和结果,行政许可 的项目、依据、条件、程序、期限、收费标准、优惠政策等内容进行及时公示,进一步扩大 政务公开的范围,使“权力阳光运作”高透明运行。将政府、部门职权全面公开,推进政府 管理方式创新,目标是推行透明政务,打造阳光政府。就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方式, 让政务更透明、公开,置政府于“阳光”之下。通过政务公开系统这种突破时空界限、打破 条件限制,全时段、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开,建立起 24 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那么,政务公应该涉及哪些领域呢?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 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公开后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信息 外,其余所有信息均在政务公开录公开范围。包括政府的管理职能、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 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人事管理及社会服务;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许可审批、行政执 法、政策法规;教育、卫生、供电、供水、燃气、物业、公交、供热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 职能、服务项目、政策法规、服务监督等内容。 而且,在全面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政府好应该重点突出群众关注的行政执法、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性收费、建设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人事管理等七个方 面热点问题。像这位市民询问的行政执法类问题,政务公开系统不仅将行政执法人员公开, 还将行政执法责任、行政执法结果进行公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政务公开能更好地服务百姓,政府的各项施政措施不再 是锁在柜子里、摆在办公桌上的文件;而是真正成为公开的信息,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 权和监督权,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让群众知道政府在作什么,让群众知道事情如何 办理,让群众知道怎么监督政府,建立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畅通沟通的桥梁,把政府置于群众 的监督之下,让群众加强对政府运行的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政务公开系 统的统计功能,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社会救助”这一话题涉及到“社会保障”的完善问题。 从宏观上来看,实际上“社会救助”应该是隶属于“社会保障”这一个大框架之内的, “社会救助”应该是属于“社会保障”中的“公益性”选项,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社会
救助”属于“无条件”的帮助,即受助者无需预先缴纳一定的款项即可获得,而“社会保障” 问题解决的重心则在于“覆盖面”的扩展问题,而且“社会保障”是需要社会成员预先缴纳 一定的款项才可获得这一保障的。但两者都属于“福利”的范围,因此既有共同点,也有不 同点。 而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戴斌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扩大覆盖面的同 时,加大征缴力度和提高统筹层次,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征缴手段。(2)要确保社会保障基 金的良性循环。解决对中老年职工养老金负债的补偿问题,是建立新制度、实现社会保障基 金良性循环的基础。应尽快从国家财政收入、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存量、发行特种国债等渠道 来解决这一问题。(3)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措施,为弱势人群保障开拓资金来源。除应加 强并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外,还应积极研究和出台对高消费、财产拥有以及财产转移、馈 赠的税收调节政策,加强不同阶层、人群间的转移支付。新东方的戴老师认为国家还应通过 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缴力度,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特种消费税等形式,扩大资金来源,以充 实社会保障基金。(4)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要将基金收缴、存储、拨付、 管理、监督这一基金动态过程作为一条纽带,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 相互监督。(5)要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立法滞后使社会保障处于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 因此,戴斌老师认为还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并制定 相应的专项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以规范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社会保障行为。(6)要扩大社 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快构建适应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不同所有制的 企业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都纳入这个“安全网”(7)要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走到哪里,社会保障就跟到哪里,解除职工转制或下岗后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部门要参与企业改制的全过程,以利于维护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切实保证他们应 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8)发展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对举办民间救助、慈善团体 以及捐赠社会公益事业给予如开办资助、土地供应、减免税费等鼓励政策。同时加强专业督 导,规范行为,使其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力量。(9)考虑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考虑到劳动者在我国的主体地位,可以考虑让劳动者介入和监督社保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比 如劳动者的集体的代表——工会。中国工会现有的完善的组织系统和历史上主管劳动保险工 作的经历和经验,也使得工会有可能参与并主持一部分社会保险工作,这对于保障我国劳动 者的权益将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