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言....................................................................................................................................................1
1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2
1.1 原理电路...........................................................................................................2
1.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曲线...........................................................................3
1.3 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5
1.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5
2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7
2.1 实验电路参数计算...........................................................................................7
2.2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电路..................................................................7
3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仿真与分析.................................................................8
3.1 EWB 软件简介..................................................................................................8
3.2 软件界面介绍....................................................................................................8
3.3EWB 软件对丙类功放的仿真.....................................................................................11
3.3.1 电路仿真图.............................................................................................11
3.3.2 负载特性.................................................................................................11
3.3.3 输入电压改变时对电路的影响.............................................................14
3.3.4 当电源电压改变时对电路的影响.................................................................. 17
3.3.5 输入仿真和输出仿真.............................................................................20
3.4 中心频率、通频带、放大倍数的计算..........................................................22
4 心得体会..................................................................................................................25
5 参考文献..................................................................................................................26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前言
高频谐振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系统中,如在发射设备中,为了有
效地使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需要根据传送距离等因素来确定发射设备的发射功
率,这就要用高频谐振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发射功率;在接受设备中,从天线上
感应到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一般在 V 级,要将传送的信号恢复出来,需要将信号放大,
这就需要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来完成。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是放大高频信号,并且以高效输出大功率为目的。它主
要应用于各种无线电发射机中。发射机中的振荡器产生的信号功率很小,需要经过多级
功率放大器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率,送到天线辐射出去。
高频功放的输出功率范围,可以小到便携式发射机的毫瓦级,大到无线电广播电台
的几十千瓦,甚至兆瓦级。目前,功率为几百瓦以上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其有源器件大
多为电子管,几百瓦以下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则主要采用双极晶体管和大功率场效应管。
已知能量(功率)是不能放大的,高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其实质是在在输入高频信
号的控制下将电源直流功率转换成高频功率,因此除要求高频功放产生符合要求的高频
功率外,还应要求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
应当指出,尽管高频功放和低频功放的共同特点都要求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但二
者的工作频率和相对频带宽度相差很大,因此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低频功放的工作频率
低,但相对频带很宽。工作频率一般在 20--20000Hz,高频端与低频端之差达 1000 倍。
所以,低频功放的负载不能采用调谐负载,而要用电阻,变压器等非调谐负载。而高频
功放的工作频率很高,可由几百千赫到几百兆赫,甚至几万兆赫,但相对频带一般很窄。
例如调幅广播电台的频带宽度为 9kHz,若中心频率取 900kHz,则相对频带宽度仅为 1%。
因此高频功放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故也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近年来,为了
简化调谐,设计了宽带高频功放,如同宽带小信号放大器一样,其负载采用传输线变压
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宽带功放常用在中心频率多变化的通信电台中。
低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在甲类状态,也可以工作在乙类状态,或甲乙类状态。乙
类状态要比甲类状态效率高。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放多工作在丙类状态。为了进一步
提高高频功放的效率,近年来又出现了 D 类,E 类和 S 类等开关型高频功率放大器。
1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1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
1.1 原理电路
ib
+
ub
–
ic
+
uce C
–
ie
ube
–
L
–
uc
+
输出
–
+
UBB
–
UCC
+
图 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图 1 是一个采用晶体管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线路。除电源和偏置电路外,它是
由晶体管,谐振回路和输入回路三部分组成。高频功放中常采用平面工艺制造的 NPN 高
频大功率晶体管,它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并有较高的特征频率 Tf 。晶体管作为一个
电流控制器件,它在较小的激励信号电压作用下,形成基极电流 iB,iB 控制了较大的集
电极电流 iC,iC 流过谐振回路产生高频功率输出,从而完成了把电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
高频功率的任务。为了使高频功放以高效输出大功率,常选在丙类状态下工作,为了保
证在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应使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一般为负值,即静态时发射结
为反偏。此时输入激励信号应为大信号,一般在 0.5V 以上,可达 1 到 2V,甚至更大。
晶体管的作用是将供电电源的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的过程中起开关控制作用。
线路特点:
(1) LC 谐振回路作为晶体管的负载起到选频滤波以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2)电路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以保证电路效率较高;基极负偏压(或零偏压)。
关系式:
(1)外部电路关系式:
u
be
U
BB
U
bm
cos
t
u
ce
U
CC
U
cm
cos
t
(2)晶体管的内部特性:
I
c
g
m
u U
be
'
BB
(3)(半)导通角:
根据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可得:
U
bm
cos
U
BB
U
'
BB
arc
cos
U
2
U
'
BB
BB
U
bm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即集电极的导通角是由输入回路决定的。
必须强调指出:集电极电流 ic 虽然是脉冲状,但由于谐振回路的这种滤波作用,仍
然能得到正弦波形的输出。
1.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曲线
ic
ic max
t
–
0
+
ic
转移
特性
理想化
0
U’BB
UBE
ub
–UBB
–
+
0
Ubm
Ubm
t
图 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转移特性曲线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
直流功率 oP ,使之一部分转变为交流信号功率 1P 输出去,另一部分功率以热能形式消耗
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 CP 。
根据能量守衡定理:
P
o
P P
1
C
直流功率:
P
o
输出交流功率:
P
1
1
2
U I
c
1
c
2
U
c
2
R
L
1
2
2
I R
1
c
L
I U
c
0
CC
CU -回路两端的基频电压
1cI -基频电流
LR -回路的负载阻抗
图解分析法的步骤:
(1)测出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及输出特性曲线,并将这两组曲线折线化处理;
(2)作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曲线;
(3)根据激励电压 bU 的大小在特性曲线上画出对应输出电压 cU 和电流脉冲 ci 的波
形;
3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4)分析功放的外部特性,即分析放大器的外部供电电压或负载的变化将如何影响输
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效率等指标的。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及其特性方程:
由图可见,在放大区,有转移特性方程:
i
c
g
m
u U
be
'
BB
所以,集电极电流随激励而正向变化。
在饱和区,集电极电流只受集电极电压的控制,而与基极电压无关。
i
因此有临界线方程: c
S u
c
ce
在截止区,有方程: 0ci
(当
'
be U
u
BB
时)
ic
gc
ic
临界线
Sc
过压区
欠压区
ube
理想化折线
(虚线)
0
U’BB
ube
(a)
0
(b)
uce
图 3 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曲线(负载线)高频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由负载阻抗 LR 、
激励电压 bu 、供电电压
CC U,U
BB
等 4 个参量决定的。
如果
CC U,U
BB
,
bu
3 个参变量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由负载电阻 LR 决定。
此时,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随 LR 而变化的特性,就叫做放大器的负
载特性。
所谓动态特性是和静态特性相对应而言的,在考虑了负载的反作用后,所获得的
uu 和,
ce
be
i
c
的关系曲线就叫做动态特性。
4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ic
ic
1
2
3
Icmax
t
0
180
半导通角
<90
B
A
Ube=Ub
1
2
3
C
D
RL
负载增大
UCC
Q
Uces
Uc
m
Uc
m
Uc
m
1.欠压状态
2.临界状态
3.过压状态
图 4 功率及效率随负载变化的波形
1.3 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在非线性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常常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将放大器的工作状
态分为三种情况:
(1)欠压工作状态: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的右方
(2)过压工作状态:集电极最大点电流进入临界线之左的饱和区
(3)临界工作状态:欠压和过压状态的分界点,集电极最大点电流正好落在临界线上。
1.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
高频放大器的负载阻抗 LR 、激励电压 bU 、供电电压 ccU 、 BBU 4 个外部变量会影响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功率及效率等。
对应的影响关系分别为:
临
界
Uc1
Ic1
Ico
PD
临
界
c
Po
Pc
欠压区 过压区
RL
欠压区 过压区
RL
图 5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5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Ucm
Icml
Ico
O
欠压
临界
过压
Ubm
图 6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振幅特性
Icm 1
Ic0
P =
P o
P c
0
过 压 状 态
欠 压 状 态
V C C
0
过 压 状 态
欠 压 状 态
V C C
(a)
(b)
图 7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制特性
6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2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2.1 实验电路参数计算
晶体管 2N2222A 的主要参数为:
V
cc
12 ,
V P
c
0.5 ,
W I
cm
0.8
A
主要技术指标:
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uA
25
中心频率:15MHz
V
输出交流电压峰-峰值:
op p
( 3 B)
d
通频带宽: 250
kHz
2 (
V R
L
2
k
)
2.2 高频 LC 谐振功率放大器设计电路 1566
图 8 功率放大器设计电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