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1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真题
课程代码:0499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
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用来检测
A.农药残留 B.兽药残留
C.重金属 D.过敏原
2.一般我们所用的分光光度法中其吸光度在______范围内,其结果是可信的。
A.0.1~0.2 B.0.8~1
C.0.1~1 D.0.2~0.8
3.感官试验室的附属部分不包括
A.样品制备区 B.洗涤室
C.办公室 D.休息室
4.食品安全控制中,液体食品中,总的含水量用______来表示。
A.拉德 B.mg/mL
C.nm D.Aw
5.测定蛋白质经典的方法是
A.索氏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罗紫-哥特里法 D.巴布科克法
6.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测定一般用______方法。
A.核磁共振法 B.液相色谱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原子吸收光谱法
7.食品添加剂在我国主要依据______进行管理。
A.GB14880-94 B.GB2763-2005
C.GB2760-2007 D.GB14880-2007
8.食品包装容器中,塑料材料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来自于增塑剂,其中不包括
A.邻苯二甲酸酯 B.甲苯
C.重金属 D.双酚 A
9.日常所食用的酱油中主要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是
A.丙烯酰胺 B.丙三醇
C.亚硝胺 D.3,4 苯并芘
10.气相色谱仪器中主要部分不包括
A.进样系统 B.分光系统
C.气路系统 D.记录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微生物毒素的污染包括
A.肝炎病毒 B.细菌毒素
C.真菌毒素 D.甲状腺
E.沙门氏菌
12.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包括
A.甲醛 B.重金属
C.壬基酚 D.邻苯二甲酸酯
E.乙苯
13.样品保存应注意
A.防止受到辐照 B.避免吸收或失水
C.防止霉变 D.避免密封保存
E.防止细菌污染
14.______是处理油脂或含脂肪样品时常使用的方法。
A.色层分离法 B.浸提法
C.磺化法 D.浸泡法
E.皂化法
15.玉米中赭曲霉毒素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A.薄层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酶联免疫法
E.原子发射光谱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6.分析检测的第一步是______。
17.食品中的矿物质元素从营养学的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18.我国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检验标准分析方法规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作为溶剂分别进行浸泡试验。
19.光分析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20.准确度
21.精确度
22.旋光法
23.红外吸收光谱
24.水的色度
25.嗅觉检验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26.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27.现代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哪几种?
28.请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部件包括哪些部分?
29.简述感官检验的应用。
30.简述有机磷农药残留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的原理。
六、论述题(本大题 10 分)
31.试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