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Cr 52 Fe 56 Cu 64 Zn 65 Bi 20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 D. 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 下列符号表征或说法正确的是 A. 2H S 电离: 2H S  + 2- 2H +S B. Na 位于元素周期表 p 区 2- 3CO 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C. 3. 设 A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KOH 电子式: A. B. 18 1.8g 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AN 28g C H 分子中含有的 σ 键数目为 A4N 2 4 C. 标准状况下, 22.4L HCl 气体中 +H 数目为 AN 0.01N D. pH=12 的 2 Na CO 溶液中 -OH 数目为 A 3 4. 下列关于苯乙炔(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 4 B. 分子中最多有 5 个原子共直线 C.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可溶于水 5. 短周期元素 X、Y、Z、W、Q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 X、Z、Q 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 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 与 Z 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 简单氢化物沸点: Z
C. 第一电离能: Y>Z 6. 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 D. 电负性: W 4 4 类比 酸性: HCl>HI C 金属性: Fe>Cu 推理 氧化性: 3+ Fe
A. 左侧电极反应: 2H O-4e =O - 2 +4H + 2 B. 实验结束时,b 中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C. 若 c 中收集气体11.20mL ,则样品中乙酸浓度为 -1 0.1mol L D. 把盐桥换为 U 形铜导线,不影响测定结果 10. 利用有机分子模拟生物体内“醛缩酶”催化 Diels-Alder 反应取得重要进展,荣获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某 Diels-Alder 反应催化机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总反应为加成反应 C. Ⅵ是反应的催化剂 11. 2H O(l) 、 3NH (l) 均可自耦电离: 2H O(l) 2 B. Ⅰ和Ⅴ互为同系物 D. 化合物 X 为 2H O OH +H O 、 +  - 3
2NH (l) 3  NH +NH - 2 + 4 。下列反应与  CH3CH2OH+HBr 原理 不同的是 A. Mg N +6H O=3Mg(OH) +2NH 3 2 2 2 SiCl +8NH (l)=Si NH +4NH Cl 4 3 4 4 3Cl +8NH 6NH Cl+N = 2 2 3 4 2 C.   3 B. D. PCl +3H O=H PO +3HCl 3 3 3 2 12. 某温度下,在1L 恒容密闭容器中 2.0mol X 发生反应 2X(s)  Y(g)+2Z(g) ,有关 mol L min   -1 -1 数据如下: 时间段/ min 产物 Z 的平均生成速率/ 0~2 0~4 0~6 0.20 0.15 0.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min 时,Z 的浓度大于 -1 0.20mol L B. 2min 时,加入 0.20mol Z ,此时 正 C. 3min 时,Y 的体积分数约为 33.3% D. 5min 时,X 的物质的量为1.4mol 13.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v (Z)
14. 某储能电池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 Na Ti PO -2e =NaTi PO +2Na - + 3  2  3 4   3 4 2 4CCl 中迁移 4CCl 吸收 0.5mol Cl 2 B. 放电时 -Cl 透过多孔活性炭电极向 C. 放电时每转移1mol 电子,理论上 D. 充电过程中, NaCl 溶液浓度增大 15. 甘氨酸  2 2 NH CH COOH 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 25℃时, + 3  c A  NH CH COO 的分布分数【如   δ A = 2- 2 2 - - 2  2-   c H A +c HA +c A   2 - 】 2-  NH CH COOH 、 NH CH COO 和 + 3 2 与溶液 pH 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甘氨酸具有两性 B. 曲线 c 代表 NH CH COO - 2 2 C. D. - 2 + 3 NH CH COO +H O   + 3 2 2   + 3 2 c NH CH COO
16. 某工厂采用辉铋矿(主要成分为 2 3Bi S ,含有 2FeS 、 2SiO 杂质)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2MnO )联合焙烧法制各 BiOCl 和 4MnSO ,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时过量的 2MnO 分解为 2 3 Mn O , 2FeS 转变为 2 3 Fe O ; ②金属活动性: Fe>(H)>Bi>Cu ; ③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 pH 范围如下: 开始沉淀 pH 完全沉淀 pH 2+Fe 3+Fe 6.5 1.6 2+Mn 8.1 回答下列问题: 8.3 2.8 10.1 (1)为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 b.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 a.进一步粉碎矿石 (2) 2 3Bi S 在空气中单独焙烧生成 2 (3)“酸浸”中过量浓盐酸的作用为:①充分浸出 3+Bi 和 2+Mn ;②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3Bi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c.降低焙烧温度 (5)生成气体 A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加入金属 Bi 的目的是_______。 (7)将 100kg 辉铋矿进行联合焙烧,转化时消耗 1.1kg 金属 Bi,假设其余各步损失不计, 干燥后称量 BiOCl 产品质量为 32kg,滴定测得产品中 Bi 的质量分数为 78.5%。辉铋矿中 Bi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17.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 N (g)+3H (g) 2 2  其反应为: 列问题: 3 2NH (g) ΔH=-92.4kJ mol ΔS=-200J K mol   -1  -1 -1 。回答下 (1)合成氨反应 在常温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
(2)_______温(填“高”或“低”,下同)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温有利于提高平 衡转化率,综合考虑催化剂(铁触媒)活性等因素,工业常采用 400 ~ 500℃。 针对反应速率与平衡产率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3)方案一:双温-双控-双催化剂。使用 Fe-TiO H 双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 2-x y 体系温度为 495℃时, Fe 的温度为547℃,而 TiO H 的温度为 415℃)。 2-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氨气在“冷 Ti”表面生成,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b. N N 在“热 Fe”表面断裂,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c.“热 Fe”高于体系温度,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d.“冷 Ti”低于体系温度,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 (4)方案二: M-LiH 复合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300℃时,复合催化剂比单一催化剂效率更高 b.同温同压下,复合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氨的平衡产率 c.温度越高,复合催化剂活性一定越高  (5)某合成氨速率方程为:  α 2   3 v=kc N c H c NH ,根据表中数据, γ= _______; β γ   2 实验  -1 c N /mol L  2  -1 c H /mol L  2  -1 c NH /mol L  3 v/mol L s  -1  -1 1 2 3 4 m 2m m m n n n 2n p p 0.1p p q 2q 10q 2.828q 在合成氨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氨的原因为_______。 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6)某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如图,八面体中心为 M 金属离子,顶点均为 3NH 配体;四面 b.防止催化剂中毒 c.提高正反应速率 体中心为硼原子,顶点均为氢原子。若其摩尔质量为 188g mol  -1 ,则 M 元素为_______(填 元素符号);在该化合物中,M 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18. 2H O 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醌法制备 2 2H O 原理及装置如下: 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