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雷达技术》
前 言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距离高分辨和一维距离像
初稿
c :为光速
f :雷达信号频率
λ:雷达波长
cf :雷达发射信号中心频率
cλ :雷达载波波长
v :载机速度
PRF:雷达脉冲的重复频率
pT :雷达脉冲宽度
B :雷达脉冲的线性调频带宽
γ:雷达脉冲的调频率=
B
pT
sF :雷达回波采样频率
R :雷达观察距离
aT :合成孔径的时间长度
L :合成孔径的长度
df :多普勒频率
ak :合成孔径的多普勒频率变化率
dB :合成孔径的多普勒带宽
aβ :真实天线雷达波束方位向宽度(单程半功率点)
eβ :真实天线雷达波束高度向宽度
effβ :等效方位波束宽度
aD :雷达天线方位向孔径
eD :雷达天线高度向孔径
1
φ:入射角,雷达入射波束与当地大地水准面垂线间的夹角。
ϕ:视角,也称高程角,天线和地面垂线到入射点的发射波束之间的夹角。
ψ:俯角,天线水平线和从雷达到入射点的发射波束之间的夹角。
sθ :斜视角,雷达飞行方向垂线和发射波束中心之间的夹角。
aθ :瞬时斜视角,雷达飞行方向垂线和从雷达到目标连线的夹角。
θ∆ :转角。
aρ :地平面方位向的成像分辨率
rρ :斜距向上的距离分辨率
sρ :地平面距离向的成像分辨率
aδ :方位向采样率
rδ :斜距离向采样率
sδ :地平面距离向采样率
σ:目标的有效反射截面积
0σ :地面单位面积的散射系数
sW :地面成像带宽度
rW :斜距宽度
0H :载机飞行高度
2
h
ψ俯角
ϕ视角
φ入射角
R
θ
3
0yN :原始数据距离向采样点数=20000 点 (10000 个点取掉,起始距离 15 公里)
rN :距离向压缩的样点数
0r :天线到成像带中心地面目标的斜距
0y :下半波束中心到轨道地面投影的距离
aN :合成孔径的样点数目
4
《成像雷达技术》
前 言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距离高分辨和一维距离像
(初稿)
目 录
第一章 概 论
1.1 雷达成像及其发展概况
1.2 雷达成像的基本原理
1.3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距离高分辨和一维距离像
2.1 宽带信号的逆滤波、匹配滤波和脉冲压缩
2.2 线性调频信号和解线频调处理
2.3 散射点模型与一维距离像
2.4 一维距离像回波的相干积累
第三章 方位高分辨和合成孔径
3.1 空时耦合与多普勒高分辨
3.2 二维匹配滤波
3.3 聚焦平面、成像平面和显示平面
3.4 仰角平面的距离像与实际场景的关系
第四章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4.1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简介
4.2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器
4.3 合成孔径雷达举例
第五章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
5.1 距离-多普勒(R-D)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5.2 线频调空变平移算法(Chirp Scaling)
5.3 距离陟动(RMA)算法
5.4 极坐标格式(PFA)算法
5.5 频域变尺度(Frequency Scaling)算法
5.6 卷积反投影(CBP)算法
5.7 各种算法的比较
第六章 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
6.1 由载机引起的合成孔径阵列误差
6.2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运动补偿
6.3 基于实际回波数据的运动参数估计与运动补偿
6.4 自聚焦补偿算法
第七章 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7.1 转台目标成像
7.2 目标的平动补偿――包络对齐
7.3 目标的平动补偿――初相校正
7.4 机动目标成像
7.5 单脉冲-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第八章 干涉成像原理
8.1 垂直干涉和 SAR 高程测量
8.2 运动方向干涉和地面动目标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