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书名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
B.主书名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
C.附书名页一般位于主书名页之后
D.有些书可不设附书名页
2.下列关于中国标准书号使用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种书的不同版别,使用不同的书号
B.同一种书有不同的文字类别,使用不同的书号
C.分别定价、分开销售的多卷本套书,使用一个书号
D.同一种书的不同开本,使用不同的书号
3.各类出版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是( )。
A.物质产品属性 B.商品属性
C.经济属性 D.精神产品属性
4.下列关于出版工作经济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版物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
B.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是一个资本价值形态变化过程
C.出版物流通过程中经营者进货时的货币支出具有消费性质
D.出版物生产和流通过程要受经济指标约束
5.1932 年在上海创办生活书店的是( )。
A.章锡琛 B.李公仆 C.邹韬奋 D.钱俊瑞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辑工作专业特性的是( )。
A.选择性 B.艺术性 C.加工性 D.中介性
7.编纂与编着两种着作方式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编纂( )。
A.参与者多 B.通常编成的是工具书
C.原创性较弱 D.有主编
8.下列关于读者需求基本类型的归纳,最准确的一组是( )。
A.阅读需求、收藏需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
B.阅读需求、求知需求、捐赠需求、自尊需求
C.阅读需求、交往需求、捐赠需求、自尊需求
D.阅读需求、捐赠需求、自尊需求、收藏需求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辑合理知识结构的是( )。
A.与编辑工作相关的学科知识 B.编辑工作具体操作知识
C.文化基础知识 D.印刷企业管理知识
10.下列不属于编辑过程基本阶段的是( )。
A.文化产品的组织设计阶段
B.原稿的审读加工和组合集成阶段
C.出版产品的复制传播和读者信息反馈阶段
D. 读者阅读阶段
11.编辑活动在其萌发草创阶段的特征是( )。
A.编辑活动与书籍的着述、校理、研究注释活动结合在一起
B.已出现开展编辑活动的专职人员和常设机构
C.编辑、出版、发行的职业分工明确
D.编辑活动与着作活动分离
12.不属于选题构成要素的是( )。
A.选题名称及作者 B.编辑人员
C.稿件内容及出版意图 D.读者对象及写作要求
13.下列关于选题要求的归纳,最准确的一组是( )。
A.时尚性、艺术性、针对性、创新性、可行性
B.引导性、针对性、预见性、创新性、可行性
C.时代性、针对性、超前性、独创性、适应性
D.广泛性、时代性、新颖性、鲜明性、可行性
14.下列关于稿件科学性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容符合客观实际 B.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阐述必须生动活泼 D.正确使用科学名词、术语
15.下列关于审读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在对稿件作全面考察和充分研究后撰写
B.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C.意见明确,文字无歧义,理由充足
D.要将稿件中问题一一列出
16.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尊重作者,遵守着作权法 B.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C.作者文责自负 D.改必有据,切忌妄改
17.下列关于书刊整体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指书刊载体的艺术性、工艺性设计 B.指书刊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 C.指书刊开
本、装订形式和使用材料的设计 D.指书刊内容及营销方案的设计
18.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或精装书包封的切口处,有时延伸后向里折叠,该折叠部分称为( )。
A.订口 B.勒口
C.翻口 D.环衬
19.某书初版重印过 4 次,第 2 版的首次印刷应标明为( )。
A.第 2 版第 1 次印刷 B.第 2 版第 6 次印刷
C.第 2 版第 4 次印刷 D.第 2 版第 5 次印刷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校异同范围的是( )。
A. 录排错误
B. 图表位置差错
C. 格式差错
D. 原稿差错
21.下列关于校对工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二校以校是非为重点 B.付印样通读可脱离原稿审读校样
C.校对人员无权修改原稿 D.校对质疑及编辑排疑,均应记录存档
22.利用字典词典校正校样上用字用词错误,这种校对方法是( )。
A.对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23.以新校样与校改样对照,检查校后改版质量的方法称为( )。
A.核红 B.整理 C.改样 D.誊样
24.下列选项中,不是印刷要素的是( )。
A.原稿 B.印版 C.承印物 D.初校样
25.图像输入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扫描输入 B.键盘录入
C.数字化文件直接输入 D.视频捕获卡输入
26.在图文的版面制作中,被称为组版的是( )的过程。
A.把大量的图像组合在一起
B.每面安排一定数量的图表
C.将文字、图像、图形拼合成规范的版面
D.将软片拼成印版
27.平版印刷的工艺原理是( )。
A.油包水的乳化 B.使用平的印版
C.油水相斥 D.油墨直接从印版转移到纸张上
28.完整的出版物发行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管理者、发行者、出版物、读者 B.发行者、出版物、读者、发行环节 C.管理者、发行者、
出版物、发行环节 D.管理者、出版物、读者、发行环节
29.下列对出版物市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广义上讲,出版物市场是指出版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B.从狭义上讲,出版物市场是指具有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的出版物交易场所
C.出版物供求关系是构成出版物市场的基本矛盾
D.只要具备生产者、批发者和零售者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形成出版物市场
30.出版物发行渠道有长短之分,决定其长短的标志是( )。
A.出版物销售范围的大小 B.出版物流通时间的长短
C.出版物从出版领域向消费领域运行路程的长短
E. 出版物流通环节的多少
31.目前我国的出版物购销形式主要有( )。
A.包销、经销、直销、寄销包退
B.包销、经销、寄销、经销包退
C.经销、寄销、转销、经销包退
D.包销、经销、转销、经销包退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
物品,情节严重的, ( )。
A.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B.撤销社长职务,停业整顿
C.停止发行淫秽出版物,通报批评
D.停止发行淫秽出版物,没收其利润并对法定代表人作出行政处分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是( )。
A.文物古迹 B.姓氏中的异体字
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D.书刊的名称
34.出版单位违反《出版管理条例》,被处以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到( )办理 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A.出版行政管理部门 B.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公安机关
35.根据《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下列关于责任编辑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责任编辑一般只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
B.责任编辑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初审者担任
C.责任编辑主要负责选题策划,一般不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
D.责任编辑不能同时担任初审工作
36.图书、期刊版式设计的专有使用权属于( )。
A.图书、期刊文章的作者 B.图书、期刊的出版者
C.图书、期刊的排版者 D.版式设计者
37.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电子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的单位实行( )。 A.许可制管理 B.申报
制管理
C.备案制管理 D.审批制管理
38.关于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等同于出版专业技术职务
B.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是竞聘相应出版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
C.取得出版专业技术职务就可担任责任编辑
D.调入正式出版单位工作必须首先取得出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39.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的代码前缀是( )。
A.ISBNB.ISSNC.ISRCD.CN
40.2003 年 12 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
作说到底是做人的 工作,必须坚持( )。”
A.教育为主 B.以人为本
C. 政治挂帅 D.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
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41.形成和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 )。
A.由一定规模的人员、设备、场所构成的科研条件
B.能对出版产品进行复制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
C.广泛组织出版物公之于众的流通传播条件
D.能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条件
E.由一定规模的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条件
42.下列产品中,能称为出版物的有( )。
A.激光唱盘 B.书稿 C.期刊 D.空白光盘 E.图书
43.与图书相比,期刊具有的特点是( )。
A.有固定不变的名称 B.出版具有连续性、周期性,每年至少出版一期
C.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性 D.可以重印和再版
E.一般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成册
44.我国出版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
A.实现文化产品自由流通
B.积极地引进发达国家的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多种形式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D.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E.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45.下列关于出版职业道德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出版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出版工作者长期自觉的努力
B.出版职业道德建设只能依靠教育手段
C.出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依靠个人修养,与制度建设关系不大
D.出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E.出版职业道德建设与社会公德建设密不可分
46.了解读者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利于( )。
A.提高编辑的地位 B.获取出版文化信息
C.及时调整原定的编辑出版计划 D.提出新的编辑出版计划
E.扩大作者的影响
47.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表现在( )。
A.对选题的优化、创新 B.通过编辑加工使作品内容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