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的科学家是( ) 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 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 土壤的 pH 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 率的是(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将 30g 氯化铵加入 50g 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和 Fe2+,一定没有 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一定没有 Fe2+和 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 是( )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6 分) 9.(6 分)海洋是个巨大的宝藏。人类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大体上经历了如图 1 所示几个阶段。
(1)海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变为饱和溶液,再晒析出食盐,这一过程叫 ,这样得 到的是“粗盐”,不仅含有泥沙,还含有 Ca2+、SO4 2﹣、Mg2+等为去除三种杂质离子,可向粗盐 水中依大加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将溶液调至 中性。 (2)氯碱工业基本流程(图 2): 由图示可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海水提镁流程:海水(MgCl2) 氢氧化镁 氧化镁 镁,写出其中任一个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提取氯化镁历经 a、b 两步转换的目的是 。 (4)下列方法中能淡化海水的是 (填字母)。 A.过滤法 B.沉淀法 C.多级闪急蒸馏法 D.分解法 10.请分析下列实验装置,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氨气(NH3)常温下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密度比 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 体的方法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铵盐易溶于水,Ca(OH)2 微溶于水,CaCl2 溶液 显中性,NH4Cl 溶液显酸性。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2)用 C 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a”或“b”);检验氨气可用湿 润的 石蕊试纸(填“红色”或“蓝色”)。 (3)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固体物质做进一步研究: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 I:Ca(OH)2、NH4Cl 和 CaCl2 猜想 II:Ca(OH)2 和 CaCl2 猜想 III:NH4Cl 和 CaCl2 猜想 IV:只有 CaCl2 有同学对上述猜想提出质疑: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你认为是 。 【实验探究】①取反应器内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 (填一种猜想) 不正确。 ③再取少量滤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 NH4Cl,于是得出结论猜想 III 正确。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 理由是 。 【评价反思】该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仍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 二.计算题 11.(5 分)往 100g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 8%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 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分析并计算: (1)a→b 段表示氢氧化钠与混合物中的 发生反应。 (2)求反应前混合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8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0 分,满分 0 分) 1.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 表的科学家是( )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选:B。 2.饺子是中国北方人喜爱的食品,所用食材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 A.小麦粉 B.食盐 C.芹菜 D.猪肉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 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食盐中富含无机盐,故选项错误。 C、芹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分析】A、根据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分析; B、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分析; C、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D、根据氧气具有氧化性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是同一种物质,化学性质同样活泼,故 A 正确; 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故 B 正确;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 C 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 D 正确。 故选:C。 4.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 土壤的 pH 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 率的是( ) A.氯化钾 B.烧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分析】根据题干图象信息以及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解答】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 即最小,而氯化钾呈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烧碱 是氢氧化钠俗称,属于强碱,腐蚀性强,不能用来改良土壤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熟石 灰呈弱碱性,故符合题意;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土壤 pH=7.6 左右时,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几乎不变即最小,而硫 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酒精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构成以及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正确; B、酒精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有机物,错误; C、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D、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B。 6.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将 30g 氯化铵加入 50g 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 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 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 C、t℃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40g,将 30g 氯化铵加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20g,最终所得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错误;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20℃,由于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故不 能确定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错误; 故选:CD。 7.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 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和 Fe2+,一定没有 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一定没有 Fe2+和 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分析】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 的锌粉时,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后和硝酸亚铁反应; 锌、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解答】解: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即硝酸银完 全反应,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锌离子,不一 定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中不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一定没有银离子,可能含有亚铁离子,这是因为如果硝酸亚铁部 分和锌反应时,则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8.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 是(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