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西藏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
系。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C.节约用水用电
B.利用风力发电
D.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2.(2 分)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
)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原子数目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D.原子种类不同
3.(2 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滴加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4.(2 分)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5.(2 分)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2PO4
B.KCl
C.CO(NH2)2
D.Ca3 (PO4)2
6.(2 分)下列图标解读错误的是(
)
A.
禁止烟火
B.
不可回收
C.
当心爆炸
D.
禁止燃放鞭炮
7.(2 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氯化钠
C.氖气
D.二氧化碳
8.(2 分)2017 年 5 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镆”取自古代剑名“镆
铘”,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镆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 115
C.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73
D.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8
9.(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C.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D.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10.(2 分)以下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完全一致的是(
)
A.水银、银
C.生石灰、碳酸钙
B.干冰、二氧化碳
D.纯碱、碳酸氢钠
11.(2 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
是(
)
A.
B.
C.
D.
12.(2 分)“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 NiFe2O4 作
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 NiFe2O4 中 Ni 为+2 价,则 Fe 的化合价
为(
)
A.0
B.+2
C.+3
D.+6
13.(2 分)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4.(2 分)有 X、Y、Z 三种金属,X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 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
气反应;如果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Z 表面有银析出,而 Y 没
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Z>Y>X
C.Y>Z>X
D.X>Z>Y
15.(2 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12
X
乙
16
1
丙
2
24
丁
3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9g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是 8:1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6.(2 分)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
)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碳酸钙
D.紫色石蕊溶液
17.(2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A
B
C
D
CaCO3
MnO2
KNO3
Fe
CaO
KCl
K2CO3
Cu
A.A
B.B
HCl
H2O
BaCl2
CuSO4
C.C
D.D
18.(2 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 H2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 NaOH 溶液
C.
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9.(3 分)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3 个硫原子
;
(2)地壳中含量处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
(3)Mg2+中“2”的意义
。
20.(4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碳酸钙②稀有气体③一氧化碳④醋酸,请用适当物
质的序号填空。
(1)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是
;
(2)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
(4)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的是
。
21.(4 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E 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 C 图所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的第
周期。
(2)写出 B 图所示的粒子符号
;
(3)由 A、C 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2.(5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条)。
(2)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甲状腺肿大,该微量元素是
(填字母)
A.碘
B.铁
C.锌
(3)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的软化水的方法是
。
(4)固体 MgH2 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4 分)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含义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 C 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
;
(3)t2℃时,B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4)t1℃时,将 50g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w(A)与同
温下 B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B)大小关系为
(填序号)。
①ω(A)>(B)
②ω(A)<(B)
③(A)=(B)
④无法确定
24.(4 分)A﹣J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气体,B 为红棕色粉末,E 为浅绿色溶
液,G 是一种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I
;
(2)A+B→C+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F+I→G+J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25.(4 分)安全、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习惯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3%~5%的
(填化学式)溶液;
(2)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在烧杯底部垫上
。
26.(3 分)卓玛同学要用 85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
她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卓玛同学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称量
g 氢氧化钠固体,应选择
mL(填“10”、
“50”或“100”)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 1g/cm3);
(2)图中有一处操作有明显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4 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甲实验中,试管 I 中气体的名称为
;做该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
是
。
(2)乙实验中,烧杯 c 的作用是
。
(3)丙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
。
28.(8 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先打磨铁丝,目的是
。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F 装置的
(填“e”或“f“)管口通入。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已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在图
中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
29.(9 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 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 NaCl、CaCl2、BaCl2 等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
了以下实验:
(1)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
(2)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Na2CO3 和 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猜想三正确
溶液。
2.静置上述溶液,取少量上层清液
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
步骤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四、计算题(共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