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1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2010 年 12 月 18 日,我国发射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其所在天体系统的最低一级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图 1 为 1900~2002 年的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年份发生“磁暴”的可能性 最大的是 太 阳 黑 子 数 A.1950 年 B.1960 年 图 1 C.1970 年 年份 D.1980 年 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于 2010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 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开幕式时间定于北京 时间 4 月 30 日 20:10 至 22:10。据此回答 3~4 题。 3.新西兰惠灵顿(东十二区)华人观看世博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段为 A.4 月 30 日 23:10~5 月 1 日 1:10 B.4 月 30 日 0:10~4 月 30 日 2:10 C.5 月 1 日 0:10~5 月 1 日 2:10 D.5 月 1 日 23:10~5 月 2 日 1:10 4.世博会举办的 184 天时间里,赤道上建筑物正午影子的朝向情况是 A.大部分时间朝南,小部分时间朝北 B.大部分时间朝北,小部分时间朝南 C.一直朝北 D.一直朝南 5.图 2 为地球光照图局部(晨昏线 ab 与经线的夹角为α,α=23°26′), 读图可知此时 A.常州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B.北京时间为 12:00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D.南极地区极昼达到最大范围 图 2
6.图 3 为“某季节沿北纬 28°亚欧大陆东岸近地面等压面 平均位置示意图”,图中 a、b 为等压面,该季节下列现象 可信的是 A.珠穆朗玛峰雪线最低 B.亚洲低压势力最强大 C.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D.江苏各地盛行东南季风 7.图 4 为亚洲地区夏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 M、 N 两地的主要风向分别是 A.东北风和西南风 B.东南风和西南风 C.西北风和东南风 D.西北风和东北风 8.图 5 为 P 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气候资料图,读 图可知 A.R 河入海口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B.P 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A 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D.P 地呈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图 3 图 4 图 5 9.寒流流经的海域是海雾出现的最主要区域,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海雾的是 A.副热带海区大洋东岸 B.副热带海区大陆东岸 C.副极地海区大陆西岸 D.副极地海区大洋东岸 10.图 6 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该地质构造可能是 图 6 A.谷地 B.向斜 C.背斜 D.山峰
11.图 7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为侵入型岩浆岩 B.丁处可能发现化石 C.④表示固结成岩 D.⑤表示重熔再生 图 7 2010 年初,海地发生地震,震中位于 18.5°N,72.5°W,震级 7.3 度,震源深度 10 千米,死亡人数约 30 万,震中距首都距离 15 千米。2010 年 11 月,飓风“托马斯”又肆虐 海地,造成海地 885 幢房屋被洪水冲毁,5000 多幢房屋严重受损,3.67 万人被疏散到安全 地带,20 多人死亡,7 人失踪。据此回答 12~13 题。 12.导致海地地震伤亡巨大的原因有 ①震级大 ②震源浅 ③人口密度小 ④建筑抗震等级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关于“托马斯”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反气旋 B.预报困难 C.由内力作用引起 D.易引发风暴潮 14. 图 8 为水循环示意图,“云气西行,云云然,冬 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 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①②④ C.②③⑤ B.①⑤⑥ D.③④⑥ 图 8 15.图 9 为我国北纬 30°附近三座名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其中贡嘎山自然带最丰富是因 为 A.纬度低 B.光照强 C.相对高度大 D.热量充足 图 9
16.图 10 为我国区域差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①到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以水分作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③到⑤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以热量作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①到⑤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D.从⑤向东到沿海地区,景观大致呈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 17.表 1 为我国部分年份人口统计资料,图 11 为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示意图,据此可知 图 10 表 1 指标(万人)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全国人口 132129 134763 135700 城镇人口 60700 62934 64729 农村人口 71429 71829 70791 A.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B.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后期阶段 C.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加速阶段 D.表 1 所示年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 18.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图 11 A.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C.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图 12 19.图 12 为“3S 技术综合应用示意图”,图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箭头 A.①⑤ B.④⑥ C.②③ D.③⑥ 20.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的纺织产业大量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 该现象可能导致迁出地 A.失业率上升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环境恶化 D.生态破坏
21.图 13 为某城市地价变化曲线,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该峰值地区对应的用地最 可能是 ①水稻种植基地 ②建材批发市场 ③汽车销售中心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 14 为某流域上游甲乙两个城市分布图。回答 22~23 题。 22.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该企业适合布局在 A.甲城南部的工业区内 B.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 乙城东北郊外 D. 乙城西南郊外 23.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应该选择在 A.① C.③ B.② D.④ 图 13 图 14 图 15 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B 所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25.关于 A 所示农业地区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市场为主要区位因素 B.以劳动力为主要区位因素 C.适宜发展花卉、蔬菜种植和乳畜业 D.投入的资金、技术较多 26.图 16 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费和运距相关示意图”, 读图可知曲线①②④分别表示 A.公路、航空、管道 B.水运、公路、航空 图 15 图 16
C.航空、公路、水运 D.管道、水运、公路 27. 图 17 为 4 地工业部门组合图,图中代表工业部门组合的数码与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连线正确的是 A.①——技术、②——市场、③——劳动力、④——原料 图 17 B.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 C.①——劳动力、②——技术、③——原料、④——市场 D.①——技术、②——劳动力、③——市场、④——原料 图 18 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 图回答 28~29 题。 28.图中 a、b、c 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29.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图 18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常州 B.南京 C.北京 D.重庆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 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月球上温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不自转。 32.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例如角峰、U 形谷等。 33.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34.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东南风偏弱,水汽输送量较少。 3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6.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是大力推行混合农业。 37.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但对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压力。 38.高原地区的交通线路一般沿河谷布局。 39.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季风区,非季风区不需要。 40.当实际人口数达到环境人口容量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有利。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 4 小题,共 30 分)。 41.图 19 为北半球太阳光照图中,虚线分别表示北极圈和北回归线。 B 点地理坐标为(0°,45°E),经线 AO 与晨昏线交点为 G。回答下 列各题(5 分) (1)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2)此时,江苏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1 分) 图 19 (3)北半球此时节气为_________。(1 分) (4)E、F 和 G 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序_________。(1 分) (5)图中各点能同一时刻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__。(1 分) 42. 图 20 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 分) ⑦ 图 20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 判断北半球大致为 (季节)。(2 分) (2)据图分析,③表 气候,它形成的原因是 ; 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3)若本图表示亚欧大陆,乙附近形成___________(填写名称)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 。(2 分) 43.图 21 为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图 21 (1)甲、乙、丙三区域农业发展水热条件最佳的是________,粮食作物商品率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2 分) (2)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与乙相比,丙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甲地区发展工业缺乏_______资源,国家通过__________工程加以缓解;乙、丙地区 能源短缺,国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3 点) 等措施增加能源供给。(5 分) 44.图 22 为“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回答下列问 题。(7 分) ( 1 ) 煤 矿 露 天 开 采 容 易 对 自 然 环 境 产 生 的 危 害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 分) (2)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3)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 图 2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