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7 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
全国 2009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课程代码:03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
A.辅助语言
C.书面语言
2.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才所符合的标准是(
A.说得对
C.说得妙
3.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A.改变态度
C.交流信息
4.反馈实质上属于(
A.反对
C.赞同
5.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方法是(
A.立论
C.驳论
B.体态语言
D.口头语言
B.引起行为
D.沟通情感
B.说得好
D.说得绝
B.正论
D.反论
B.理解
D.传播
)
)
)
)
)
)
B.传播
D.反馈
6.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从声音中理解或解读说话人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信息)的行为和
过程叫做(
A.解码
C.编码
7.当说话人出现编码失误而导致听者不能正确解读时,说话人调整编码以适应对方的语境
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利用
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8.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人的感知、印象、认识或评价的描述是(
A.景物描述
C.个案描述
9.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叫做(
A.概括说明
C.分类说明
10.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
A.言辞描述
C.行动描述
B.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B.定义说明
D.举例说明
B.肖像描述
D.心理描述
B.事物描述
D.人物描述
)
)
)
)
B.复杂句
D.主动句
l1.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那么这样的句子叫做(
A.被动句
C.复合句
12.用凝练、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具象
C.抽象
13.包含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叫做(
A.短句
C.整句
14.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A.音调
C.音量
15.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叫做(
A.象征性身势语
C.表情性身势语
B.说明性身势语
D.调整性身势语
B.单句
D.简单句
B.明示
D.具体
B.音长
D.音高
)
)
)
)
)
B.说服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
16.以了解相关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调查式交谈
C.请教式交谈
17.以获得某种教益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论辩式交谈
C.联络式交谈
18.将演讲分为宣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
A.演讲的内容
C.演讲采取的形式
19.对演讲的口语表达的初级要求是(
A.清晰性、规范性
C.丰富性、多彩性
20.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属于(
A.语法停顿
C.心理停顿
B.流利性、自如性
D.丰富性、流利性
B.请教式交谈
D.探询式交谈
B.逻辑停顿
D.语气停顿
D.演讲的表达方式
B.演讲的场合
)
)
)
)
)
21.不直接指出错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的批评方式是
(
A.勉励式
C.商谈式
22.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批评方式叫做
(
A.片面式批评
C.羞辱式批评
23.口气温和,语言委婉,以情动人,使其感到内疚,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批评方式是
(
B.挑剔式批评
D.笼统式批评
B.比拟式
D.提问式
)
)
A.温婉式
C.交换式
24.言简意赅,话少意多,干净利索,无枝无蔓,这样的口语风格属于(
A.简洁干脆
C.平实朴素
25.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属于(
A.华美富丽
C.亲切细腻
)
B.点化式
D.自责式
)
B.明快直率
D.典雅沉稳
B.委婉含蓄
D.幽默风趣
)
B.位置界域
D.社交界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交往中的人际距离的类型包括(
A.密切界域
C.人身界域
E.公共界域
27.处理口语交际而导致的诚信危机,一般来说,应当注意(
A.巧妙掩饰错误
C.歪曲事情真相
E.采取切实行动
28.反复的基本类型可分为(
A.连续反复
C.语句反复
E.间隔反复
29.交谈时的倾听认知技巧包括(
A.记住大意
C.掌握要点
E.梳理思路
30.形成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包括(
A.个性气质
C.生活阅历
E.情趣爱好
B.坦率承认错误
D.告知事情真相
B.辨明含义
D.抓住关键
B.词语反复
D.穿插反复
B.职业特点
D.文化修养
)
)
)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1.言语
32.描述
33.完整语句
34.交谈
35.苏格拉底技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7.运用比喻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8.安排节奏的原则是什么?
39.交谈的倾听态势技巧包括哪几个方面?
40.上级表扬下级应当掌握哪些相关技巧?
五、论述题(本题 10 分)
41.试论演讲的基本特点。
六、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题(本题 10 分)
42.应用公关口才应用原则中的公众原则、恰当原则对以下案例中主持人的话语进行评
价。
据 2007 年 1 月 15 日《华商报》载:1 月 12 日晚,央视某知名主持人在一个影响极为广泛
的娱乐节目中,为了开“玩笑”,把俗语“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改
成了“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懒汉高唱秦腔”。这句经过篡改的俗语立即引起了台下
一片笑声,主持人看到如此“效果”,也情不自禁地大笑几声。然而这句话却引起了许多场
外观众和网民的不满。网民用陕西经济发展指标来反驳“懒”,用空气质量报告来反驳“尘
土飞扬”。在记者的调查中,众多不满主持人玩笑的陕西人认为:在一个面向全国播放的节
目中,说陕西人是懒汉,有损陕西人的形象。主持人用一句篡改的俗语,贬低了陕西人这些
年来用勤劳和聪明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