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供配电.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供 配 电 设 计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一、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 1、铸造车间: 动力部分: 1 dK 4.0 , cos 1  7.0 , tan 1  02.1 P 1 c  PK 1 e 1 d  4.0  400  160 kW Qc 1  P 1 tan 1   160  02.1  163 2. k var S 1 c  2 P 1 c 2  Q 1 c  2 160  163 2. 2  228 55. kVA I 1 c  S 1 c 3 U N  228 55. 38.03   347 25. A P 1  8 kW  9.0  2.7 kW , Q  1 0 k var 2 dK 2.0 , cos 2  6.0 , tan 2  33.1 照明部分: 2、锻压车间: 动力部分: P c 2  PK e 2 d  2.0  200  40 kW 2 Q c 2  P c 2 tan 2   40  33.1  2.53 k var S c 2  2 P c 2 2  Q c 2  2 40  2.53 2  56.66 kVA I c 2  S 2 c 3 U N  56.66 38.03   101 13. A P 2  8 kW  9.0  2.7 kW , Q  2 0 k var 3 dK 3.0 , cos 3  6.0 , tan 3  33.1 照明部分: 3、金工车间: 动力部分: P c 3  PK e 3 d  3.0  300  90 kW 3 Q c 3  P c 3 tan 3   90  33.1  119 7. k var S c 3  2 P c 3 2  Q c 3  2 90  119 7. 2  149 76. kVA I c 3  S 3 c 3 U N  149 76. 38.03   227 54. A 照明部分: P 3  8 kW  9.0  2.7 kW , Q  3 0 k var
4、工具车间: 动力部分: 4 dK 3.0 , cos 4  6.0 , tan 4  33.1 P c 4  PK e 4 d  3.0  280  84 kW 4 Q c 4  P c 4 tan 4   84  33.1  111 72. k var S c 4  2 P c 4 2  Q c 4  2 84  111 72. 2  139 78. kVA I c 4  S 4 c 3 U N  139 78. 38.03   212 37. A P 4  8 kW  9.0  2.7 kW , Q  4 0 k var 5 dK 5.0 , cos 5  7.0 , tan 5  02.1 照明部分: 5、电镀车间: 动力部分: P c 5  PK e 5 d  5.0  180  90 kW 5 Q c 5  P c 5 tan 5   90  02.1  8.91 k var S c 5  2 P c 5 2  Q c 5  2 90  8.91 2  128 56. kVA I c 5  S 5 c 3 U N  128 56. 38.03   195 32. A P 5  8 kW  9.0  2.7 kW , Q  5 0 k var 6 dK 5.0 , cos 6  75.0 , tan 6  88.0 照明部分: 6、热处理车间: 动力部分: P c 6  PK e 6 d  5.0  150  75 kW 6 Q c 6  P c 6 tan 6   75  88.0  66 k var S c 6  2 P c 6 2  Q c 6  2 75  2 66  9.99 kVA I c 6  S 6 c 3 U N  9.99 38.03   151 79. A 照明部分: P 6  8 kW  9.0  2.7 kW , Q  6 0 k var
7、机修车间: 动力部分: 7 dK 25.0 , cos 7  6.0 , tan 7  33.1 P c 7  PK e 7 d  25.0  150  5.37 kW 7 Q c 7  P c 7 tan 7   33.15.37   .49 875 k var S c 7  2 P c 7 2  Q c 7  5.37 2  .49 875 2  4.62 kVA I c 7  S 7 c 3 U N  4.62 38.03   81.94 A P 7  3 kW  9.0  7.2 kW , Q  7 0 k var 8 dK 6.0 , cos 8  7.0 , tan 8  02.1 P c 8  PK e 8 d  6.0  80  48 kW 8 Q c 8  P c 8 tan 8   48  02.1  96.48 k var S c 8  2 P c 8 2  Q c 8  2 48  96.48 2  56.68 kVA I c 8  S 8 c 3 U N  56.68 38.03   104 17. A P 8  2 kW  8.19.0  kW , Q  8 0 k var 9 dK 3.0 , cos 9  8.0 , tan 9  75.0 照明部分: 8、锅炉房: 动力部分: 照明部分: 9、仓库: 动力部分: P c 9  PK e 9 d  3.0  10  3 kW 9 Q c 9  P c 9 tan 9   75.03  25.2 k var S c 9  2 P c 9 2  Q c 9  2 3  25.2 2  75.3 kVA I c 9  S 9 c 3 U N  75.3 38.03   70.5 A 照明部分: P 9  2 kW  8.19.0  kW , Q  9 0 k var
取工厂的同时系数为: 9.0pK , 9.0qK , 则全厂的计算负荷为: P c  K (  P 9  i 1  P ci  9  i 1  P i )  (9.0 627 5.  )5.49  609 3. kW Q c  K  q 9  i 1  Q ci  9.0  706 . 705  636 03. k var S c  2 P c 2  Q c  609 3. 2  636 03. 2  880 79. kVA I c  S c 3 U N  880 79. 38.03   1338 22. A 将以上计算数据统计列出表格形式: 表 1 负荷计算 厂房编号 厂房名称 负荷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铸造车间 锻压车间 金工车间 工具车间 电镀车间 热处理车 间 机修车间 锅炉房 仓库 全厂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动力 照明 补偿后 P 160 7.2 40 7.2 90 7.2 84 7.2 90 7.2 75 7.2 37.5 2.7 48 1.8 3 1.8 609.3 618.86 Q S 163.2 0 53.2 0 119.7 0 111.72 0 91.8 0 66 0 49.875 0 48.96 0 2.25 0 636.03 226.29 228.55 7.2 66.56 7.2 149.76 139.78 7.2 7.2 128.56 7.2 99.9 7.2 62.4 2.7 68.56 1.8 3.75 1.8 880.79 658.93 I 347.25 101.13 227.54 212.37 195.32 151.79 94.81 104.17 5.7 1338.22
无功功率补偿: 1、补偿前的计算负荷和功率因数 由以上计算可得变压器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Sc  880 79. kVA 这时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cos P S  c c  609 880 3. 79.  69.0  P T  .0 015 S c  .0 015  880 79.  .13 212 kW  Q T  06.0 S c  06.0  880 79.  .52 847 k var 变电所高压侧总的计算负荷为: P c 2  P c  P T  609 3.  2.13  622 5. kW Q c 2  Q c  Q T  636 03.  .52 847  688 . 877 kW S c 2  2 P c 2 2  Q c 2  622 5. 2  688 . 877 2  928 47. kVA 变电所高压侧的功率因数为: cos P c Q  2 c 2 2  622 /5. 928 47.  67.0 2、确定补偿容量 为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  0.90,则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高于 0.90,要 使低压侧的功率因数由 0.69 提高到 0.95,则低压侧需装设的并联电容器容量为: tan av 1 tan(arccos 05.1)69.0  tan av 2 tan(arccos )95.0  .0 3287 Q cc  P c (tan  1 av  tan  av 2 )  609 05.1(3.  .0 3287 )  439 49. k var 查表 A-2 选 BW0.4-14-1 型电容器,需要的数量为: n  实际补偿容量为: Q Q NC cc  439 14/49.  32 Qcc  32  14  448 k var
3、补偿后的计算负荷和功率因数 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  S c 2 P c  ( Q c  nQ NC 2 )  609 3. 2  ( 636 03.  )448 2  637 65. kVA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 P T  .0 015 S c   .0 015  637 65.  56.9 kW 06.0  637 65.  26.38 kW  Q T  06.0 S c 变电所高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PP c   P T  609 56.93.   618 86. kW QQ  c  QQ  T CC  636 03.  448  26.38  226 29. k var S  2 P 2  Q  618 86. 2  226 29. 2  658 93. kVA S  S c  S  658 93.  221 86. kVA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 cos 618 658 86. 93.  94.0 ,满足(大于 0.90)的要求。 79. 880 P  S  通过上诉计算可得,需补偿的容量为 448kvar,补偿后车间变电所高压侧功 率因数达到 0.94,高压侧的总视在功率减少了 221.86kVA。 二、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类型的选择 1、两台主变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任意一台主变压器容量 NS 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 条件: (1)任意台主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 60%~70%的要求,即 S N  )7.0~6.0( S  )7.0~6.0(  658 93.  395 ~36. 461 25. kVA (2)任一台主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本题中 只有二级负荷,其和为 425.67Kva。 又考虑到本厂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 C25 ),所选变压器额定容量为 )  500  475 kVA  461 25. kVA ,也满足 500 的实际容量: S T SK   NT  1(  使用要求。 20 25  100 下面为 s7、s9、s11 系列变压器数据比较:
变压器是长期使用的设备,在整个使用期内,选择 S9 系列变压器而产生的 效益将会很大。并且在电费将逐年升高的趋势下,采用 S9 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 更加明显。 因此,着眼于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电能的节约,我们应该优先选择 S9 系列节 能配电。可选两台容量均为 500kVA 的变压器,具体型号为 S9---500/10。 额定容 量 kVA 500 额定电压/kV 联结组 标号 一次 二次 Yyn0 0.4 10 损耗/W 空载 负载 5100 960 空载 电流 1.0 阻抗 电压 4 2、一台主变 装单台变压器时,其额定容量 NS 应满足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S,考虑负 荷发展应留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并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即 922 )4.1~15.1( )4.1~15.1( ~77. 757 658 93.     S S N 5. kVA 又考虑到本厂的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 C25 ),所选变压器额定容量为 Kva>922.5kVA,也满 1000 的实际容量: 1000 950 20 1(      S ) SK  NT T 25  100 足使用要求, 因此,可选一台容量为 1000kVA 的变压器,具体型号为 S9---1000/10。 额定容 量 kVA 1000 额定电压/kV 联结组 标号 一次 二次 Yyn0 0.4 10 损耗/W 空载 负载 1700 10300 空载 电流 0.7 阻抗 电压 4.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