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共 4 大题,29 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 50 分钟, 满分 50 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 相符合。 3. 答客观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共 26 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 1. 2016 年 10 月 24 日至 27 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牢固树立 、 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A.政治意识 B.监督意识 C.群众意识 D.榜样意识 2. 2016 年 11 月 4 日,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 正式生效。 A.《日内瓦协定》 C.《京都议定书》 B.《巴黎协定》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 2016 年 12 月 14 日至 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 工作总基 调。 A.又快又好 B.又好又快 C.稳中求进 D.稳中向好 4. 2017 年 1 月 10 日,《国家 “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到 2020 年教育现代化要 取得重要进展。 A.教育扶贫攻坚 C.教育事业发展 B.学生核心素养 D.青年发展规划 5.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 新区,这是继深 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A.石家庄 B.唐山 C.秦皇岛 D.雄安
6. 漫画《自拍与本人》启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关键是要 A.实事求是 B.扬长避短 C.树立自信 D.学会自尊 7.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多方面的沟通协作机制,预 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善,不要恃强凌弱 ②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③家长要重视家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④关爱学生身心,保护受欺凌学生隐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2017 年 5 月,南通海门的陆佳宁同学荣获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 她 7 岁起就开始照料患病的母亲,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 100 多公里。她的事迹诠释了 A.要告别依赖,保持乐观心态 B.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C.调适逆反心理,善于理解父母 D.孝敬父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 9. 电影《摔跤吧!爸爸》励志且感人,讲述了印度女摔跤运动员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拼 搏,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下列诗句与电影主题相一致的是 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0. 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民法总则》的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 从 G20 杭州峰会的“小青荷”到江苏发展大会的“小流苏”,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传递文 明礼仪,制止不文明的行为。该举动告诉我们要 A.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强调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12.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 我们要 A.明确学习是一项公民的义务 B.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C.确立合作学习的观念和行为 D.相信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13. 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 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 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 忽视。”这启示我们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 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 就业,提供了超过一半的税收和 46%左右的外贸出口。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与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
C.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16. 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说:“希望我能够作出推动中国超导事 业发展的一些事情,来为人类的福社服务。”这启示我们 ①青少年应确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 ②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 ③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 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7. 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 18. 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应该给予特殊保护。( ) 19. 面对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未成年人首先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 20. 下图漫画《噱头》中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 21. 人生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 22.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23. 在我国,国家、集体、个人的具体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 24.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 25. 在公有制内部实行的都是按劳分配,属于合法的劳动收人,应予以保护。( )
26.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启示我们应树立职业平等观。( ) 三、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7 题 6 分,28 第Ⅱ卷(主观题,共 24 分) 题 8 分,共 14 分。 27. 【一举一动,提升公民素养】 材料一:燃放烟花爆竹作为华夏民族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 习俗,是老百姓用来驱邪避灾、传递喜庆的重要方式。 但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周边 居民的休息和出行,有时甚至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017 年 4 月 25 日,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苏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要求市民拒绝燃放烟花爆竹,人人自觉 保护环境。 (1)请运用《遵纪守法》知识,说明支持禁燃、人人参与的依据。(4 分) 材料二:为了推动《苏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的实施,某地区发出“禁止燃放烟 花爆竹倡议书”: 倡议 l:“言必信,行必果”,希望大家签订禁燃承诺书,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践行者。 倡议 2:“新观念、新生活”,希望大家移风易俗,如用电子鞭炮等来代替烟花爆竹燃放。 (2 )上述倡议告诉了我们现代公民应具备哪两个方面的素养?(2 分) 28. 【一诗一词,品鉴中华文化】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用流行 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节 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某班同学围绕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营造全民阅读风尚”这 个主题,在 QQ 上展开了相关讨论:
请指出星星..认识的错误且改正,并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芳芳..的观点进行评析。(8 分) 四、分析说明: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0 分。 29.【一带一路,放眼全球发展】 材料一:2017 年 5 月 14 日至 15 日,“一带 一路”首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 行,来自 130 多个国家和 70 多个国际组 织约 1500 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取 得了一系列多赢成果。“一带一路”的发 展战略,最早是由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3 年提出来的,3 年多来,“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 (1)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为什么会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和加入?(3 分) 材料二:“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涵盖了我国 18 个省份,可以充分发挥东、西部地区 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将给我国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难得的开放和发展机 遇,共奏民族团结和谐乐章;将进一步落实西部扶贫开发计划,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 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2)运用《情系祖国》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对西部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分) 材料三:当代青少年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习近 平主席在 2017 年庆祝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 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 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 (3)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成长有何启示?(3 分。只需列出要点,不必展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