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8 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 63 分) 一、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 性场馆,有着绚丽、通透的外观。外墙面由低到高盘旋成 22 条飘逸的丝带,就像运动员在 冰上划过的痕迹,因此又得昵称“冰丝带”。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冰丝带”独特的魅力吧! ②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屋面的索 网采用国产高钒密闭索,索网结构平面投影尺寸约 198 米×124 米。研发者首创了复杂张力 结构综合形态分析方法,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 1/4.这是国产高钒密闭索在国内国家级大 型场馆中首次成功应用。 ③国家速滑馆的幕墙是场馆的一大亮点,外立面二层以上为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由 3360 块玻璃单元组成。幕墙玻璃面板采用半钢化双超白双银低辐射双夹胶中空玻璃,每块 曲面玻璃尺寸、弧度都不相同。3360 块独立的曲面玻璃通过机械配合,严丝合缝地嵌入 160 根 S 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 ④国家速滑馆采用了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采用这项技术,环保是最重要的考量因 素,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碳排放量的 3985 倍。二氧化 碳制冷的 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 0.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提供的 70 摄氏度 热水可用于生活热水和除湿再生等。 ⑤与既有体育场馆在硬件运行维护、防疫管理等领域增加技术设备体现“智慧化”不同, 国家速滑馆将场馆打造为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智慧化”成为覆盖工程建设、 赛事保障、赛后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核心关键词。“超级大脑”已接入 36 个系统,近 10 万 点实时教据。“超级大脑”作为神经中枢系统连接着速滑馆的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常见 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运动系统。在“超级大脑”的加持下,国家速滑馆 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 (摘编自 2021.12.29 央视新闻频道)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材料二: ①物质存在三种不同的相态:气相、液相以及固相。而超临界状态则是气液两相的分界 线消失的一种特殊状态。当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它同时存在液休和气体的性质,也因此 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国家速滑馆正是应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达到了绿色制 冰的目的。在这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是怎样直冷制冰的呢? ②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经过机械压缩后跨越临界点成为了高温、高压的超临界 液体;高温二氧化碳流体被送入热回收器,流过被冷水包裹的管道逐级降温后最终跌下临界 温度成为液态;通过节流阀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到-20℃;液态低温二 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通过蒸发给冰面提 供所需的低温。经过研究人员测算,国家速滑馆的二氧化碳制冰系统每年可以节省约 180 万度电。 (摘编自 2022.02.02 观察者网) 1. 国家速滑馆的独特魅力体现在哪四个方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2. 材料一中划线句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根据材料二,请分条概括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四个步骤,每条不超过 15 字。 【答案】1. ①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②采用高工艺 曲面幕墙系统;③采用了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④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 2. 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突出地说明了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环保优势。 3. 第一步: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为超临界液体;第二步:高温二氧化碳流体降温成为液态; 第三步: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温度降低;第四步:通过蒸发给冰面提供低温。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的“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 体育馆”可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 根据第③段中的“国家速滑馆的幕墙是场馆的一大亮点,外立面二层以上为高工艺曲面幕墙 系统”可得:采用高工艺曲面幕墙系统。 根据第④段中的“国家速滑馆采用了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得:采用了 CO2 跨临界直 冷制冰技术。 根据末段中的“国家速滑馆将场馆打造为拥有‘超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可得:是拥有“超 级大脑”的智慧化场馆。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画线句把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制冷剂碳排放量进行了对比,这是作比较。有准 确的数字“3985 倍”,是列数字。联系画线句中的“采用这项技术,环保是最重要的考量因 素”可知,此处列数字和作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 CO2 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环保优势。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吸入压缩机,经过机械压缩后跨越临界点成为了高 温、高压的超临界液体”可得: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为超临界液体;根据“高温二氧化碳流 体被送入热回收器,流过被冷水包裹的管道逐级降温后最终跌下临界温度成为液态”可得: 高温二氧化碳流体降温成为液态。根据“通过节流阀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的温度大幅度降 低到-20℃”可得:膨胀后液态二氧化碳温度降低。根据“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经过液体循环 泵被均匀输送到埋设在场馆冰面之下的蒸发盘管中,通过蒸发给冰面提供所需的低温”可得: 通过蒸发给冰面提供低温。 (二)(15 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①罗大地是一个好学生,勤奋,踏实。老师们讲题时,总会多看他两眼,同学们也喜欢 他。老师们经常跟他说:“大地,我看看你的白马题。”白马题,就是那种有挑战性的难题, 爱学习的同学特别喜欢做。同学们为了多跟大地聊上几句,课间也常跑到他桌前请教。 ②大地在座位上坐着,总是直直的身子,不慌不忙,一副淡定的模样应对老师的关心和 同学们的请教。 ③春日和煦的阳光爬上教室铝合金窗台,透过玻璃,毫不吝啬地洒到大地两三寸长黑黑 的头发上。大地抬头看黑板,阳光灿烂地伏在他脸上,白皙的皮肤,饱满的额头,英气的剑 眉,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名少年显得特别帅气。 ④学校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期间,班里换了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她个子不高,有一双 大眼睛。新班主任平常很喜欢花草,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自掏腰包买了一堆花花草草装 点教室。讲台放一盆多肉,几处窗台有吊兰、玉树、虎皮兰、长寿花等,每一盆花都安排专 人管理。新班主任把教室打扮得像花园,手里还剩一盆对对红,眼看没地方搁,又陡然发现 罗大地旁的饮水机处还有空间。她托着这盆刚冒出黄绿芽的对对红,对大地说:“罗大地, 这盆,你负责了啊!” ⑤大地很意外,以前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一般只负责学习,很少被安排其他活儿, 一时竟愣住了。班里同学此时真诚地异口同声道:“老师,他是学霸,不负责这个!”新班主 任向同学们摆摆手,示意大伙安静,然后看着直愣愣的大地,微笑着说:“这是对对红,多 浇水,如果养得好,开出的花会特别美。可以吗?” ⑥大地接过花盆,心里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⑦大地依然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只是在课间时,他很少像先前那样久坐,而是多次去给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他负责的花浇水。 ⑧大雪纷飞的日子,教室内暖气充足,温暖如春。大地负责的那盆对对红,,早已长出 一片片流油般的绿叶。叶片都是两侧对生,先端渐尖,如一柄柄出鞘的青剑,亦如大地那一 对好看的剑眉。两叶中间也长出了高接不一肥粗直溜的茎。离考试还有三周的时候,大地于 某个课间拾绿叶擦拭灰尘时,发现那些茎顶端竟都一左一右鼓出了大花苞。大地的身体里瞬 间灌入一股热流,心里充满期待。 ⑨可突然有一天,大地没来学校。同学们在上午第一节课一上课就发现了,然后议论纷 纷,“大地怎么没来上课?”“罗大地怎么没来?”有几个胆大的,按捺不住,跑去问班主任, 得到的答复是:“哦,罗大地请病假一天。”“哎,吓死我了,还以为罗大地又转学了呢,他 那么优秀!” ⑩原来大地受伤了。他躺在家里那张高低床的下铺上,这原本是他弟弟小地的床。大地 右胳膊裹着臃肿的纱布,身体依旧笔直,左手举着一本书,淡定地看着。小地躺在上铺,略 有惋惜地说:“哥,今天一天的课程我得落下了。”“不着急,你先看我昨天的笔记,我有课 表,等我看完这本书再给你讲今天的,很快。”罗妈在厨房撕大白菜、泡粉条,听见哥俩对 话,赶紧探出半个身子:“小地,让你哥休息!大地,你也别看了,眯会儿。” ⑪罗父挤进哥俩的房间,头顶险些碰到那根旧灯管,房间有那么一会儿暗了下来。“大 地,以后得注意!公交车上已有人去制止醉汉,为啥你还要去逞强,现在可倒好……小地, 你下来活动活动,今天化验单上的尿蛋白降了,大夫说这两个礼拜先不用去医院……” ⑫罗父走后,大地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小声地对小地说:“有了,明天你去上课!”小地 兴奋地爬起来,把头向下吊着:“可以么?”“没问题,我会的你都会。记住,少说话,还有…… 那一盆对对红,回来告诉我开花没……”大地胸有成竹地对小地嘱咐着。 ⑬放学了,罗父罗母还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这些年来,他们已记不清换了多少个工 地,转了多少个城市。小地书包没放下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地:“开了,开了!开得真大, 红艳艳的,有六对,像大喇叭!” ⑭大地激动地丢开手中的书,从床上腾地坐直。 ⑮“哥,明天我还想去。” ⑯“行。这事得告诉班主任,还有爸妈。” ⑰“你说呢?” ⑱…… ⑲大地和小地是双生子。小地因先天性肾病,已休学一年有余。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22 年 2 月,有删改,作者高火花) 4. 罗大地是好学生,他具有哪些良好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为什么大地接过花盆时,心里会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6. 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何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题目,你认为下列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说明选择的理由。 题目一:对对红 题目二:兄弟情 【答案】4. 罗大地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好学生,他做事认真负责,关爱弟弟,聪明有智慧, 富有正义感。 5. 因为他一般只负责学习,很少被安排其他活儿,没有想到老师会让他来照料这盆对对红。 面对这个“非同一般”的任务,他有了久违的激动与兴奋。 6. 最后一段揭示了前文大地生病在家时小地躺在上铺和他让小地替自己上学而没被老师发 现的原因,使读者豁然开朗。最后才揭示事情真相,使故事富于变化,波澜起伏,出人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 7. 示例:“对对红”更好。全文围绕着“对对红”而展开,“对对红”又象征着罗大地勤奋 踏实,自信乐观,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解析】 【4 题详解】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首段中的“罗大地是一个好学生,勤奋,踏实”可知,他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好学生。 根据第⑦段中的“只是在课间时,他很少像先前那样久坐,而是多次去给他负责的花浇水” 可知,他做事认真负责。 根据第⑩段中的“不着急,你先看我昨天的笔记,我有课表,等我看完这本书再给你讲今天 的,很快”可知,他关爱弟弟。 根据第⑪段中的“大地,以后得注意!公交车上已有人去制止醉汉,为啥你还要去逞强,现 在可倒好”可知,他富有正义感。 根据第⑫段和第⑬段中,大地让小地替自己上学,照料对对红而没有被老师发现可知,他聪 明机智。 【5 题详解】 考查筛选筛选信息。根据第⑤段中的“大地很意外,以前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一般只负 责学习,很少被安排其他活儿,一时竟愣住了”可知,面对着老师让自己照料对对红的安排, 大地很意外,因为他一般只负责学习,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现在老师让他照料对对红,对 于他来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所以有久违的激动与兴奋。 【6 题详解】 考查分析语段作用。联系第⑩段中的“小地躺在上铺,略有惋惜地说”,第⑫段和第⑬段中, 大地让小地替自己上学,照料对对红而没有被老师发现的情节可知,末段解释了这两个情节 的原因。因为小地因病休学,所以才会一直躺在上铺。因为他俩是双生子,所以年龄相貌相 仿,所以才没被老师发现。末段揭示了事情的真相,使读者产生“原来如此”的感悟,也使 文章的叙事顿生波澜,富于变化。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7 题详解】 考查拟题的能力。题目应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旨。读文可知,本文主要记叙了 老师要求大地照料对对红。他因为见义勇为而在家养病,于是让弟弟小地替自己去学校上课, 照料对对红。所以“对对红”是文章叙事的线索。罗大地自信乐观,勤奋踏实,富有正义感。 他的精神品质就像这盆美丽的对对红一样。所以以“对对红”为题,既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也表现了作者对大地的赞美之情。本文并没有着重表现兄弟二人的情义,所以拟题为“兄弟 情”并不合适。 二、古诗文阅读。(31 分) (一)(17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问说(节选) 清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 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 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 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 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 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 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 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 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 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 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 之事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宜:应当 A.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D.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10.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破解 耻:耻辱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 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 B.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 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 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 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D. 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 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答案】8. B 9. D 10. A 11. (1)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 它啊。 (2)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 为: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 (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 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根据句意可直接断句为:是己而非人/ 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故选 B。 【9 题详解】 D.句意: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耻,以……为 耻。 故选 D。 【10 题详解】 A.“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有误,丙文并没有用到托物寓意的写法。“抒发高 雅的情趣”有误,甲文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丙文论证了 “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重点字词: (1)益,更加;植,竖立;而,表转折;亵,亲近却不庄重。 (2)非学,不学习;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疑,提出疑难;广识,增长知 识。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 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 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