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河南许昌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河南许昌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B)。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2、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大教育家是(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3、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C)。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D)。 A、消灭旧式分工 B、机器大工业生产 C、手工操作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C)。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6、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 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B)。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7、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顺序
C、教学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8、下列教学方法中,(C)是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来的。 A、合作教学法 B、“掌握学习”法 C、“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9、根据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D)。 A、教学指导书 B、教学参考书 C、教案 D、教材 10、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A)而提出来的。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11、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B)。 A、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B、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C、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D、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12、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二、辨析题:13~1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新教育。 错。因为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发展学 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即发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可见素 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而不是完全不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新教育。 14、目前,我国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目标就是以研究性学习代替接受式学习。
错。目前,我国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目标就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 习。以研究性学习代替接受式学习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三、简答题:15~17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5、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①政治功能。②经济功能。③文化功能。 16、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其内容与途径主要有哪些?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 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主要内容:①专业理想的建立②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③专业能力的提高。④自我的形成。 主要途径有①师范教育,参加教师的职前培训。②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和在职培训。 ③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④自我教育提高。 17、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校内正式途径:①教学。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③校会、班会、 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④班主任工作。 (2)校内非正式途径:①学生友谊团体。②校园文化氛围。 (3)校外正式途径:①校外教育。②社会实践活动。③社区文化教育机构。④家庭教育。 (4)校外非正式途径:①邻里。②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四、论述题:18 小题,15 分。 18、《学记》中提出“不凌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 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揭示出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扎扎实 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③教师要经常有计划地布置作业、组织复习,有目的地检查学生知识 和技能掌握的效果,有意识地养成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