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 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第 1 卷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 32 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A.繁荣儒家文化 B.防范地方割据 C.削弱宰相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 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1875 年宪法》 D.《临时约法》 4.关于《辛丑条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 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 看作疯子。”辛亥革命前后的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A.清政府被彻底推翻 B.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 6.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历史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收回香港主权 D.收回澳门主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回答 7~8 题。 7.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49 年中苏建交时 B.1953 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C.1954 年日内瓦会议上 D.1955 年万隆会议上 8.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于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主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9.观察下图并分析导致欧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体化的发展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中国古代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回答 11~12 题 11.元朝对外贸易兴盛,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扬州 1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贸易 B.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 D.官民贸易 13.下图所示各项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蒸汽火车 B.电话 C.三轮汽车 D.飞机 14.洋务派在天津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机器制造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15.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全面完成 B.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回答 16—17 题 16.2009 年 11 月,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胡锦涛总书记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 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7.1992 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 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党中央采取的重 大决策是 A.强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创建经济特区 D.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8.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废止缠足 B.断发易服 C.新式婚礼 D.废止跪拜 19.1932 年 12 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 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20.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成垄断组织出现 B.促成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C.促成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2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 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是指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B.“以工代赈”措施 C.“混合经济”模式 D.“福利国家”制度 22.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美国一家杂志称这 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在技术方面主导美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是 A.信息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技术 D.化工技术 23.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的措施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 C.建立集体农庄 D.建立家庭农场 24.“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观点属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回答 25~27 题 25.文艺复兴首先表现出来的领域是 A.宗教 B.哲学 C.科技 D.文学艺术 26.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彼特拉克 D.莎士比亚 27.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 蒙运动的核心是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个人主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回答 28~29 题 28.一位学生在历史实践课中动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 A.司南 B.浑仪 C.算筹 D.活字版 29.爱因斯坦创立的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本质属性的科学理论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量子论 C.相对论 D.进化论 30.针对党内同志提出要宣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指出:“……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
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这主要表明毛泽东认为这一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1.1997 年中共十五大召开,这次会议最重大的决定是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32.2009 年 10 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他对国家的重大贡献突出表现在 A.基因工程方面 B.生物技术方面 C.巨型计算机研制方面 D.导弹技术方面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3 题,共 36 分。 33.(12 分)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依据材料一,赢政创立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 分)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2)依据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职能是什么?这是哪部法律规定的?(5 分) (3)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3 分) 34.(12 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读图 (1)上图电话磁卡画面取材于《天仙配》故事。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 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各是什么? (4 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5 分) (3)简述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 分) 35.(12 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 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 分)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 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 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4 分) ——卢梭 材料三:1915 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 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4 分) 2010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 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I 卷共 32 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 1.A 2.D 3.B 4.D 5.C 6.B 7.B 8.D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C16.D 17.B 18.B 19.A 20.D 21.D 22.A 23.B 24.B 25.D 26.C 27.C 28.A 29.C 30.A 31.B 32.D II 卷共 3 题,共 36 分。 33.(12 分) (1)皇帝制度。(2 分)皇位世袭、皇权至上。(2 分) (2)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3 分)1787 年宪法。(2 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3 分) 34.(12 分)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 分)铁犁牛耕。(2 分)
(2)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 分) 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和生产原料。(3 分) (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出现。(3 分) 35.(12 分) (1)黄宗羲。(2 分)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答出“限制君权、抨击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亦可,2 分) (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2 分)反对专制制度。(2 分) (3)科学与民主(人权)。(2 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 也存在局限性。(答出两点即可,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