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3 分)露,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如图所示,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
化形成的(
)
A. 液化
B. 凝固
C. 凝华
D. 熔化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
解答: 解:
早晨,空气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珠,形成露水.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重点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现象的解释能力;平时的学习中,要注
意知识的积累,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3 分)我市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从物理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你认为下列哪
项措施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举措(
)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多安装景观灯,使城市更美
B. 多烧煤少用天然气
D. 大力开发风能和太阳能
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1)根据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2)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硫的煤燃烧时会生成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
往往导致酸雨的产生进行解答;
(3)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大量使用电能同样会造成能源浪费;
(4)根据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生态文明与绿色
发展的要求,故 A 错误;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与二氧化碳,无污染且产热量较高是较清洁
的能源,而含硫的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二氧化硫与雨水结合,从而形成酸雨,
酸雨会破坏森林植被,故 B 错误;
C、为了节能环保要尽量少使用景观灯,故 C 错误;
D、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应从几方面进行,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3 分)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电气化时
代的到来.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机器是(
)
A. 蒸汽机
B. 内燃机
C. 发电机
电动机
D.X
K]
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的内容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
感应电流.从能的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来源:学科网 ZXXK]
解答:解:A、蒸汽机是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不符合题意;
B、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符合题意;[来源:Z+xx+k.Com]
D、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制成的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蒸汽机初中物理课本涉及的内容很少,同学们不了解,所以可以从能的转化的角度来解决这
个问题.
4.(3 分)去年 6 月 20 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
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
判断,这个水球(
)
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 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B.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 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或摄 像机等)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只有选项 A 正确.
故选 A.
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性质和应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5.(3 分)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 舰载机正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阻拦着舰时的情景:
战机呼啸着舰,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使战机在航母的飞行甲
板上短距离滑行便停下来.根据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介绍可判断,舰载机在滑行过程中
(
)
A. 受平衡力的作用
B. 其机械能逐渐减小
C. 使“辽宁号”航母的内能减小
D. 使“辽宁号”航母的机械能减小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
力的作用.
(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动能
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且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解答:解:A、舰载机着 舰滑行过程中,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拦索的向后拉力和
航母甲板向后的摩擦阻力,受非平衡力作用,故 A 错误;
B、舰载机在阻拦索的向后拉力和航母甲板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变小而停止 ,动
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其机械能逐渐减小,故 B 正确;
C、舰载机着舰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航母内能增大,故 C 错误;
D、舰载机着陆后,使航母的质量增大,所以航母的机械能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通过舰载机在航母上着陆综合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内能的改变、力的平衡等知识,知
道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影响因素,并理解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3 分)甲和乙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 6V,若甲、乙两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
象如图所示.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
全,则电源电压最大为(
)
A. 6V
B. 8V[来源:学.科.网] C. 10V
D. 12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由图可知灯泡甲的电流大于灯泡乙的电流,故两灯串联后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只能是
灯泡乙正常发光,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两灯电流相等,
利用图象读出此时灯泡甲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最大电压.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灯泡甲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1A,灯 泡乙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0.5A,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中,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的最大电流为 0.5A;
由图象可知,0.5A 所对应两灯泡的电压分别 U 甲=2V,U 乙=6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源最大电压 U=U 甲+U 乙=2V+6V=8V.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即电阻为变化
的,应直接从图中找出电流对应的电压和电压对应的电流进行求解.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7.(2 分)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还具有其他一些物理特
性,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 强 (选填“强”或
“弱”).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石墨烯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的散热,说明石墨烯的导热性能好.
解答:解:
石墨烯是人类目前研制出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利用石墨稀可以加快用电器在工作时
的散热,这说明它的导热性强.
故答案为:强.
点评: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物理属性,不同的物理属性有不同的特殊应用.
8.(2 分)2013 年上海科技活动节推出了一处节能环保、可调节室温的江水源热泵技术.如
图所示是其夏天工作时的流程,当江水循环到冷凝器时,利用江水与冷凝器存在的温度差,
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带走室内热量,从而实现降温.
考点:热传递.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一是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降低温度、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
能增加.
二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
对外做功(气体膨胀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江水和冷凝器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因此发生的是
热传递;
故答案为:热传递.
点评: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效果上是等效的,但其实质不同.
9.(4 分)宇宙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如
图所示,是太阳系模拟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 原子 的
核式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电子 就相当于行星.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原子的核式模型.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
目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解答:解: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
的行星.
故答案为:原子;电子.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相似之处,为考查的热点问题,应熟练掌握.
10.(4 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且水深均为 0.3m,其中 a 容器只有水,
b 容器的水中漂浮着一只玩具鸭,则水对 a 容器底的压强是 3000
量分别为 ma 和 mb,则 ma =
mb(选填“>”、“=”或“<”).(ρ水=1.0×103kg/m3 ).
Pa;若两个容器的总质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知道 a 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 p=ρgh 求出水对 a 容器底的压强;
(2)鸭子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鸭子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相等,则鸭子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
力,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水对 a 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
(2)因鸭子漂浮,
所以,F 浮=G 排=G 鸭,
即:放入鸭子后排开水的重力等于鸭子的重力,
因两个容器完全相同,
所以,两个容器的总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30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分析好玩具鸭排开水的重
力和自身重力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1.(2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是 20Ω.移动滑
片至变阻器的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 2V,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P2;移动滑片将
其置于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 3V,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P2′.若 P2:P2′=8:9,则电源电
压为 6
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 P=UI
表示出 P2、P2′,利用 P2:P2′=8:9 即可求出电源电压.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距左端处时,R1、R2 串联,
I= ,U2=U﹣U1,
P2=U2I=(U﹣U1) ,
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R1、R2′串联,
I′=
,U2′=U﹣U1′,
P2′=U2′I′=(U﹣U1′)
,
∵P2:P2′=8:9
∴(U﹣U1) :(U﹣U1′)
=8:9
即:(U﹣2V)× :(U﹣3V)× =8:9
解得:U=6V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灵活利用功率公式.
三、解答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12.(3 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
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从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
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3.(3 分)超导是导体电阻为零的现象,目前我们只研制出了低温下的超导材料.若我们
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材料并作为输电导线,那么,还需要采用高压输电吗?为什么?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简答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根据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和高压输电的目的、焦耳定律进行解答.
解答:解:不需要.采用高压输电是为了减少电能在输电电线上的损耗;而现利用超导材料做导线,
电阻为 0,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无论电流多大,输电导线上都不可能有电能损耗,所以
无需高压输电.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导现象和焦耳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高压输电的目的.
14.(3 分)如图所示,金属框 abcd 从一磁场区域上方自由下落(图中“×”为垂直纸面的
磁感线),下落过程中金属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分析在金属框 cd 边进入磁场后,到 ab 边
进入磁场前的某一过程中,它是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阐述理由.不计空气阻力.[来
源:Z§xx§k.Com]
考点:电磁感应;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运动和力.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有两种: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
解答:答:有可能;
当 cd 边进入磁场,因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又会受力的作用,若
此力与重力平衡,则金属框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对线框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四、作图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5.(2 分)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 O 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
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要求:用直尺规范作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解:过入射点 O 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
度数等于入射角为 60°,如图所示:
点评: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
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
16.(2 分)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中电路的实物连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
路,电流表测量通过 L1、L2 的总电流,导线不能交叉.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说明开关和电流
表位于干路.
解答:解: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位于干路,然后与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