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说明: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分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部分,满分各 60 分,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26
历史(60 分)
二
27
28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备选答案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
) 1. 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
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
) 2.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某导游对北京历史的介绍,不正确
的是
A.近代史上三次被列强占领
B.公车上书打破了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C.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解放战争时期和平解放
(
) 3. “胜地无须秉烛行,圆珠替月倍分明。何须浪掷金钱买,海上天开不夜城。”“东
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19 世纪晚
期上海出现的上述新科技产品的科学理论前提是
A.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建立
C.生物进化理论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 4.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其原因不包括
A.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推动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张謇等爱国实业家致力于实业救国
(
) 5.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詹天佑等爱国科学家
B.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C.1917 年,历时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
) 6. 诗歌界和学术界普遍认为,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壮丽
的史诗,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②更喜岷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④雄鸡一叫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
) 7. 右图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
) 8. 对右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被日本占领 50 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B.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
C.《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
D.中国在德黑兰会议上提出收回台湾主权的要求
(
) 9.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
“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 10. 下列图片资料,不会出现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的是
(
A.克拉克在《朝鲜 B.宝成铁路建成 C.中国第一部社会 D.上海工商界代表
荣毅
停战协定》上签字
全行业公私合营
通车
主义宪法颁行
仁等申请
(
) 11. 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 12.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
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
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2007 年 10 月 5 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全景式追
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展示中华民族 167 年的抉择与坚定、屈辱与自强、痛苦与
希望。下列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源于当时没有先进阶级的政党领导,民族抵抗
的去动员规模非常有限
B.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C.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D.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 14.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哥伦布、沟通四
大洲、引发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
命
(
的颁布
) 15. 利用立法手段巩固革命成果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点之一。《权利法案》
A.明确地表达了主权在国民的进步思想
B.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了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使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D.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 16.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表现为
A.人们普遍使用电话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
B.人们坐火车外出旅游
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 17. 下列各项,属于德国人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飞梭和“骡机”的发明
C.内燃柴油机、电车的发明
B.发电机和远距离输电法的发明
D.电影机、留声机的发明
) 18.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
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
觉醒时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制度腐朽
B.军备落后
D.吏治腐败
C.经济凋弊
(
(
(
)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主要
(
原因是
A.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
C.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B.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逼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 20. 1943 年 2 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
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开辟
D.《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
降
(
) 21. “比较”有助于学习者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
方法。王平同学在比较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之后发现,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不包
括
A.大国操纵
D.确立战后世
B.惩处德国
C.限制日本
界格局
(
) 22. 丘吉尔在 1946 年 3 月 5 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
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
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他认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
任恶人重新武装”,才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对丘吉尔上述言论的解读,不正确
的是
A.“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
策
C.“恶人”指德国法西斯
D.“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
告终
(
(
(
) 23.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
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
B.联合国作用加强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24. 1995 年,“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这表明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 25. 下表反映的是世界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它不能说明
年份
1957
1961
1969
1970
1971
1981
2005
国家
苏联
苏联
美国
中国
苏联
美国
中国
成 果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第一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人造卫星“东方红 1 号”上天
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建立
第一架航天飞机飞行成功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A.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C.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D.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
B.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小题 12 分,第 27 小题 14 分,第 28 小题 9 分,共 35
分。
得 分
评卷人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青团
材料一 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 年以前,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
物,到学习西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化历
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
开。
材料二、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说出 1919 年以前中国侧重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代表性历
史事件及其指导思想。(8 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现代
文明的新特点。(4 分)
得 分
评卷人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
放的、
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得的土
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
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 年 8 月 23 日列宁《给美国工人
的信》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
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
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 1963
年 8 月的演说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
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
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 美国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上半期。以 1898 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
此前 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
在此后 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
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
历史比较》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2
分)其主要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1 分)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 分)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1 分)根据指出罗斯福进
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1 分)
(4)20 世纪 20 年代和 50 年代,美国是如何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的?(6 分)
得 分
评卷人
时间
28.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中后期,日本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
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在上
述两个历史阶段,日本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9
分)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D
11.A
21.C
二、综合题:第 26 小题 12 分,第 27 小题 14 分,第 28 小题 9 分。
5.C
15.C
25.D
2.C
12.D
22.D
6.B
16.B
7.B
17.C
8.D
18.A
9.B
19.B
10.A
20.B
3.D
13.A
23.C
4.A
14.A
24.B
26.(1)侧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1 分)“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
富)。(1 分)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1 分)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1 分)辛亥革命;(1 分)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的内容或推翻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 分)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1 分)民主、科学。
(1 分)
(2)政府主导,全方位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
验;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4 分)
27.(1)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
级革命战争。(2 分)华盛顿。(1 分)
(2)林肯。(1 分)粉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叛乱,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
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2 分)
(3)推行“新政”;(1 分)稳定资本主义制度。(1 分)
(4)20 年代:发起、主导华盛顿会议,建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2 分)50 年代:推行冷战政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与苏联争霸世界,并一度操纵联合国
事务。(4 分)
28.19 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1 分)推翻幕府
统治后,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改革,明治维新使日
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强大起来。(2 分)
1945 年 8 月,日本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投降。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
缘。(1 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
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1955 年恢复到
战前最高水平,此后近 20 年间进入“高速增长”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