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人类应该自警自省.(shěng),更加谦逊,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B 密匝.(zā)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花儿,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C.每个人的拼搏精神迸.(bìng)发出来,涓滴之力就能汇聚成磅礡伟力。 D.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我看见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zhù)立在蓝天之下。 2.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①藻饰太盛则矫。 (2)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并且以身②则,鞠躬尽瘁。 (3)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③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 (4)中国共产竞百年历程硕果紧累,成就斐然,人民幸福感与日④增。 A.①采 ②做 ③饯 ④剧 B.①采 ②作 ③践 ④俱 C.①彩 ②作 ③饯 ④剧 D.①彩 ②做 ③践 ④俱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B.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整体丧失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生物多样性 刻不容缓。 C 山河无恙,是因为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抛洒鲜血;国秦民安,是因为千万英雄不 忘初心,无 私奉献 D.阿木爷爷不用一颗钉子、一满胶水,仅用木头就亲手制作出泡泡机、小猪佩奇等 玩具,真 可谓妙手偶得....!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 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 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 星。 5.在“养浩然正气,抒爱国情怀”主题演讲活动中,小锋同学选择了以下诗文中的句 子来表现主题。请根据提示,帮他补写完整。(6 分) 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中主张培养浩然正气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 ②秋瑾的《满江红》中抒发民主革命志士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因人常热。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抒写全体将土忘身报国心愿的诗句 是: , 。 ④《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跨越关山的诗句是: , 。 近期,全国新冠肺炎疫苗自愿接种工作正在进行。某班同学要完成一份关于新冠 肺炎疫苗接种情况的研究报告。 6,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到一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对受 访人员的采访记录, 你认为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2 分) A.某社区干部说“疫苗接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坚决杜绝不接种行为,居民必须 无条件接种!” B.一位等待接种的外国人说:“中国还给我们国家捐助了很多疫苗,我谨代表我国 政府向中国人民表示 感谢。 C.刚接种完疫苗的李奶奶说:“这个疫苗是免费的,别人我不管,反正我打了。“ D.现场的医务工作人员说:“接种疫苗能保护自己,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希望 大家尽快接种。” 7,同学们为了完善报告内容,还搜集了一份图表。请你仔细观察该图,根据数据信息, 帮他们写出结论。 (含标点符号 20 字以内)(2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全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 二、阅读(52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8.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慢屈服 于命运,成了好占便 宜,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 B.《简·愛》中筒·爱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她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人 格,被视为现代女性 美的象征。 C.艾青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诗歌,充满着“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 难、悲伤与反杭,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儒勒·凡尔纳所著的《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诺 第留斯号”潜水艇在 大海中航行的故事。 9.名著中塑造的许多典型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请 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 位,结合所选人物的经历谈谈给你的启示。(含标点符号 80 字以内)(4 分) (1)唐僧 (《西游记》) (2)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诗词阅读《6 分) 10 对《观沧海》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东临喝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虽没有直接写 到人,但让读者似乎看到了诗人登临碣石观海时的英姿。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了岛上树木茂盛、野草繁密的画面,这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诗人生发出豪迈之气。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萧瑟秋风吹拂,汹涌的液涛 溅起 阵阵浪花的景象。诗人不禁产生些许落寞之情。 D. 这首诗选取了沧海,日月、洪波,星汉等宏大的景物,在苍凉中又有 慷慨之气,表现了诗人的雄心社志。 1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诗人希望今后能趁明月 闲游,随时拄杖敲 门与主人交谈,抒发了诗人悠闲惬意之情。 B.“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渔家傲》)梦境中词人来到 皇宫,听到皇帝情 意恳切地询问,漂泊的内心感到一丝温暖。 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写出官吏的粗暴蛮横,间 接表现了卖炭翁的 无助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劳动人民的同情。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诗人发出前路何在的疑问, 表现出诗人前途迷 茫时低落的心情。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余幼闻.先公仆射①言:立己以孝悌为基,勤俭为法。……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 忠孝勤俭以成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 (取材于《新唐书·柳玭传》) 范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 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于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 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也。其.子忠宣②公拜相后,尝留 晁美叔③同匕④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变家风矣。”问之,对日:“盐豉⑤若棋子, 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学问,操行甚于.贫儒。与外氏子弟,结课⑥于觉林 寺,去.城二十里。忠宣公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其为忠宣公之 子。 (取材于《宋史》《曲洧旧闻》) 【注】①先公仆射:柳玭(pín)的父亲曾官居检校尚书左仆射。②忠宣:范纯仁的谥号。 ③晁美叔:时任秘书 少监。 ④匕,古代一种形似汤勺的取食器具。⑤盐豉(chǐ):一 种豆子做的食品。⑥结课:考核政绩功 过,以定升贬。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余幼闻.先公仆射言 B,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C.美叔退谓.人曰 D.去.城二十里 闻:听到,听见 妻子:妻子儿女 调:对...说 去:到……去 1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成立之.难如升天 B.以.母在时方贫 C.其.子忠宣公拜相后 辍耕之.垄上 以.天下之所顺 既出,得其.船 D.操行甚于.贫儒 万钟于.我何加焉 1 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也 B.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也 C.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也 D.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著于世/子孙皆守其家法也 1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柳玭父亲的“勤俭为法”、范仲淹的“清苦俭约”都体现了他们对节俭家风的 重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范仲淹乐善好施,在乡里设置义庄,来接济供养族人,士人也多出自他的门下。 C.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留客吃饭,盐豉上有肉,众人认为他改变了其父节俭的家 风。 D.范仲淹的孙子范正平不因家族显贵而自骄,学习勤奋刻苦,品行节操值得称道。 16、借助文言知识资料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忠宣公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其为忠宣公之子。 文言知识资料卡 当:①适应,与之相称。②面对,向。③抵挡,挡住。④掌管,担当。 (四)现代文阅读(9 分) 材料一 汉宇历史悠久,其形体经过了多次演变。 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虽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 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甲骨文作为一种成系统的文字体系,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字系 统的前身。 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形体结构比較成熟。 小篆,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其笔法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也 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 隶书,汉朝通用的文字。其字体多呈宽扁形,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 “一波三折”。它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析 点,标志着汉宇由古文字阶段进入到今文字阶段, 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开始称为“草隶”。汉末后出现“今草”,今草的特点 是行笔快捷,多简化和连笔,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 楷书,最初产生于西汉民间,盛于东晋,一直通行到今天。它形体端正,笔画平直, 比例适当,匀称整齐。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字体讲究运笔 轻松使捷,字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汉字形体的演变,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由象形性趋于符号性。 (摘编自《汉字演变 500 例》) 材料二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笔画, 都蕴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如“位”字,左为“人”,右为“二”,指两个人,意为人与人变往的第一原则就 是仁爱。“武”指的是战争,“止戈”就是不用武器,意为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不战 才是战争的根本目的。再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 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在古代,羊和人的衣, 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使用汉字的人,往往觉得这套符号很亲切。很多汉字似乎在向人诉说一个个故事, 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摘编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 材料三 汉字书法始终是与汉字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沿着汉字字体的演变而发展的,可以预 见,今后汉宇书法无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汉字。汉字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造型艺术, 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文人,他们用变化万千的线条塑造汉字的个性形象,通过 全身心的“书写”体验生命的律动和激情,使汉字超越了传播信息的功能而升华为艺术。 追求书法之美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一字难求”“墨宝”成为书法艺术珍贵 的代名词,人们用尽一切华美的词藻赞颂书法作品。 (摘自《书法的故事》) 17.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甲骨文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金文的形体结构比甲骨文更成熟。 B.隶书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汉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有些汉字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 D.中国文人在汉字形体历次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使汉字成为一种艺术。 18.根据材料一、材料三的内容,请按照字体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只填 序号)(3 分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① ② ③ ④ 19.请参照材料二中列举的例子,从下面两个字中任选一个,解读该字的文化内涵。(3 分) (1)信 (2)孝 (五)现代文阅读(18 分) 密营 ①那天傍晚,她拨开洞口的矮树丛,小心翼翼地从密营里走出来,十分警惕地看 了一下四周,确定已经很安全了,这才抱着一只水罐,紧贴着崖壁向溪边走去。 ②密营很小,很隐蔽,在长满野葡萄藤的断壁与一片茂密的杂树之间,就像是被 风吹落在山中的一颗干瘪的果子,很难被人发现。而那条小溪,就在密营百步开外的 地方。 ③快要走到一半的时候,她突然站住了。一个陌生的声音让她警觉起来,她忙摘 下背上的那支马枪,紧张地伏下身去。 ④循声望去,她看到了一个影子,那影子就躲在溪边茂密的草丛中,伸长脖子, 把整个头探向了水面。猛然间始起头来,抖了抖唇边的水滴,回过头去叫了一声。 ⑤那声叫把她逗笑了,原来是一只狍子。 ⑥她已经半个月没有吃上一粒粮食了,他也没有。她可以吃野果,吃树叶和树皮, 但是,他不吃只吃这些。他是她的丈夫,在西征时,腿上受了伤,现在就躺在密营里。 ⑦那只狍子来得可真是时候。她想,这可真是天赐的美味。她边想着,边瞄准。 ⑧但是,她的目光越过准星,突然看到一只小狍子从一旁的草丛里走出来。那只 小狍子太小了,一步三晃,总是站不稳。 ⑨它一定是那只狍子的孩子了。瞬间,她心里翻江倒海,慢慢地把枪收了回来。 ○10这当儿,“砰”的一声枪响,把他吓了一跳,那只狍子应声倒了下去。小狍子慌 乱地站在那里,看着倒在地上的妈妈,声音凄切地呼唤它,很快,一群人从对面的坡地 上跑过来,一边跑着,一边兴奋地喊着什么。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