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1.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度形成于( )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平定“七国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节度使
3.梭伦改革后,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4.下图是一幅革命题材的绘画作品,其名称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飞夺泸定桥》
5.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而打响了(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该国际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7.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
的伟大构想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九二共识”
D.“国共合作”
8.下列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形成
D.“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9.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
种有( )
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葡萄
D.玉米、粟
10.中国古代的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这一
商路开始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1.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
的时代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2.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
落”殖民帝国。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 )
A.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B.葡萄牙、荷兰、美国
C.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其表现为( )
A.轻纺工业占据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B.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
C.信息技术产业成为领先行业
D.环保产业异军突起
14.下图是洋务运动时期某企业的中国工匠独立制造的“平远”号铁甲舰,其性能不亚于北
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该企业是( )
A.开平煤矿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5.新中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
厂等先后建成投产。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
期
16.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会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
务是( )
A.把我国尽快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B.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D.实现全面对外开放
17.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
高。农村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因为国家( )
A.大力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针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是( )
A.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B.崇尚享乐、追求自由
C.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D.团结互助、包容开放
19.20 世纪 70 年代后,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
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 )
A.“凯恩斯主义”
B.“福利国家制度” C.“新经济”
D.“混合经济”
20.二战后,美国取得了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其直接原因是( )
A.《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1.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它的性质是( )
A.军事同盟组织
C.区域经济实体
B.国际政治组织
D.区域经济政治实体
22.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 )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仁政”
23.下列文献中,现实感强,主要反映西周至春秋时期北方民族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
A.《诗经》
B.《道德经》
C.《离骚》
D.《子虚赋》
24.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
A.以人治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2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C.发展了社会经济
B.以道德制约权力
D.以说教制约权力
B.完成了政治改革
D.促进了思想启蒙
2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忠
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7.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文小说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28.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9.1992 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了重要
讲话,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0.下列属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B.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二、单项选择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
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所述的唐代政治制度是指 (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朝议制
D.内阁制
32.华盛顿 1786 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
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
美国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
A.争取民族独立
B.推举华盛顿为国王 C.实行联邦制
D.两党交替执政
33.“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
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据此推断,基督教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是 ( )
A.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B.基督教阻碍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C.基督教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关联
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目的
34.下侧表格是 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年份
1913
1914
1918
1919
1921
纱锭(枚)
484192
544780
647570
658748
布机(台)
1986
2310
2736
3839
4139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35.1979 年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
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为此,中央决定(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36.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
距不断扩大。1929 年,占美国人口 1% 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
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 )
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
37.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约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
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 的工厂停工,红军战士和城市
居民也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为解决上述困难,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农业集体化
3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
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
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是( )
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
39.15 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
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本质上反映了 (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40.下图所示邮票,它的发行是为了纪念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微积分
41.(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20 分)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
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1 )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二制度的确立对英国
有何重大意义? (4 分)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
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 4 分)
——引自王静芳《华人世界》
材料三 “民国”取代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
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
想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了材料三中的“变化”? 并说明“政治制
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6 分)
材料四 1840 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
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
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你谈谈对西方“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总体认识。(6 分)
2017 年天津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
第Ⅰ卷(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
1.B
2.C
3.A
4.C
5.D
6.C
7.A
8.D 9.B
10.A
11.A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A
19.D
20.B
21.C
22.D
23.A
24.C
25.D
26.C
27.B
28.C 29.D 30.D
31.B
32.C 33.A
34.D 35.A
36.B
37.A
38.D
39.B 40.C
第Ⅱ卷(共 1 题,共 20 分。)
41.( 20 分)
(1 )制度:君主立宪制。( 2 分)
意义:为英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奠定基础。(2 分)
(2 )现象:使用大机器生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 分)
(3 )事件:辛亥革命。( 2 分)
表现: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 分)
(4 )概括:器物、制度、思想。( 3 分)
认识: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一点得 2 分,答两
点得 3 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