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湖南衡阳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年湖南衡阳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 同学你好!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我们都感知和体验了不少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 到的物理量。请你指出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 5m/s B.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 5m C.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0s 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100g 【答案】A 【详解】A.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 15~20km/h,约合 4~5m/s,故 A 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 2.4m,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3s,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 2g,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2022 年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 0 比 2 落后的情况下逆转,以 3 比 2 力克韩国队 夺冠,时隔 16 年重登亚洲之巅,在足球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 足球 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惯性变大 C. 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守门员飞身扑住了飞向球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答案】D 【详解】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 A 错误;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惯性是不变的, 故 B 错误; C.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 错误;
D.守门员飞身扑住了飞向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守门员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 球的运动状态,故 D 正确。 故选 D。 3.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 2022 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 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 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C. 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 D. 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 【答案】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琴弦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B 错误;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古筝,故 C 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电磁波直接传 播到地球的,故 D 错误。 故选 A。 4.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C. 第 10min 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 该物质在 10~25min 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ABD.图中该物质在 10~25min 内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此时对应的温度为 80℃, 即它的熔点是 80℃,故 A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第 10min 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 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近视眼矫正的镜片是凸透镜 C.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详解】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 A 错误; 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戴一副凹透镜来 矫正,故 B 错误; 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C 正确;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 D 错误。 故选 C。 6. 2022 年 2 月 15 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北京 2022 年东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 实现了中国单板滑雪在东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如图,苏翊鸣在助滑区从起点 A由静止 开始加速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他的( )
A.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答案】B 【详解】苏翊鸣在助滑区从起点 A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 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数是内燃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 热机的效率能达到 100% C.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D.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 化成内能 【答案】C 【详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所以热机排放的尾气也有内能,故 A 错误; B.热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如散热、克服机械部件间的摩擦),所以热 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故 B 错误; C.热机在使用时会排放出一些有害的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 C 正确;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错误。 故选 C。 8. 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晓民同学观察人行横道信号灯,发现人行横道信号灯由红灯和 绿灯组成,红灯停,绿灯行,以下画出的是控制人行横道红、绿灯的模拟电路图,你认为可 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红、绿信号每次只能亮其中一个灯,不能同时亮,即不能同时工作,每个可独 立工作,所以两灯应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 A.当开关 S1、S2 都闭合时,红灯、绿灯串联,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故 A 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开关 S1 时,红灯、绿灯串联,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再闭合开关 S2,红灯被短路, 只有绿灯亮,故 B 不符合题意; C.只闭合开关 S1 时,红灯亮,再闭合开关 S2,两个灯泡都发光,故 C 不符合题意; D.只闭合开关 S1 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 S2 时绿灯亮,两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 D 符合 题意。 故选 D。 9. 如图是小成同学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 合开关 S,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没有偏转,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故障可能是( ) A. 电阻 R1 断路 B. 电阻 R1 短路 C. 滑动变阻器 R断路 D. 滑动变阻器 R短路 【答案】C 【详解】BD.若 R1 或者 R短路,电路仍然处于通路状态,有电流通过电路,电流表会有示 数,故 BD 不符合题意; A.如果 R1 断路,则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的是 R1 两端的电压,
由于电路只有一处故障,电压表仍然与电源两极相连,此时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有较大的 示数,故 A 不符合题意; C.如果滑动变阻器 R断路,则电路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示数为零,指针不偏转;同时电 压表与电源正极断开,也没有示数,指针不偏转,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安全用电,从我做起,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B. 更换灯泡或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C.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D.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碰到笔尖金属 【答案】B 【详解】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在同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故 A 错误; B.为了用电的安全,更换灯泡或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 B 正确; C.当发生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都会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空气开关就会出现 跳闸现象,故 C 错误; D.在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接触导线,手指不能碰到笔尖的金属体, 故 D 错误。 故选 B。 11.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小何同学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了电阻 1R 和 2R 的 I U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1R 与 2R 的阻值之比是 1∶2 1R 与 2R 串联接在 3V 的电源两端, 1R 消耗的功率是 0.9W
C. D. 1R 与 2R 串联接在 3V 的电源两端,通过 1R 与 2R 的电流之比是 2∶1 1R 与 2R 并联接在 3V 的电源,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2.7W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当 R1 两端的电压是 6V 时,通过 R1 的电流是 0.6A,R1 的阻值 UR  I 1 1 1  6 V 0.6A =10  当 R2 两端的电压是 3V 时,通过 R2 的电流是 0.6A,R2 的阻值 UR  I 2 2 2  3 V =5 0.6A R1 和 R2 的阻值之比 R 1 R 2  10  5   2 1 故 A 错误; B. 1R 与 2R 串联接在 3V 的电源两端,通过电路的电流 I  U  R R 1 2  3V =0.2A   10 +5 P1=I2R1=(0.2A)2×10Ω=0.4W 1R 消耗的功率是 故 B 错误; C. 1R 与 2R 串联接在 3V 的电源两端,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 1R 与 2R 的电流相 等,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1∶1,故 C 错误; D. 1R 与 2R 并联接在 3V 的电源,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 = U R 总 2 U R R 1 2 R R  1 2  2 (3V) 10 5   10 +5   =2.7W P  故 D 正确。 故选 D。
12. 初中各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生物学中也有物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下列描述 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蒸馏水的制备是利用水的汽化及水蒸气的液化 B. 乙图中,向下排空气阀收集氢气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性质 C. 丙图中,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可视为一种杠杆模型 D. 丁图中,鱼主要是利用了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与水的相互作用在水中游泳 【答案】B 【详解】A.甲图中,蒸馏水的制备先是利用液态水吸热汽化,后利用水蒸气放热液化,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向下排空气阀收集氢气是利用浮沉条件 即 F 浮   空 gV 排   氢 gV  空 氢 即利用的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性质,故 B 错误,B 符合题意; C.丙图中,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可 视为一种杠杆模型,故 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鱼主要是利用了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与水的相互 作用在水中游泳,故 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2 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不选或有错误的得 0 分, 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