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湖北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 3 分,共 30 分)
1、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逐渐切削出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称之为:
(A)主运动
(B)进给运动
(C)切削运动
(D)成形运动
2、背吃刀量是一个和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有关的量,在测量
(A)前刀面上
(B)工件过渡表面(加工表面)上
(C)包含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方向的平面的垂直方向上
(D)后刀面上
3、刀具前角是:
(A)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B)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刃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C)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D)在基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4、刀具的后角是:
(A)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B)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
(C)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D)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假定进给方向的夹角
5、刀具材料的常温硬度一般在:
(A)HRC60~HRC67
(B)HBS250~HBS450
(C)HV250~HV450
(D)HBW450~HBW650
6、砂轮的硬度是指的:
(A)砂轮工作表面磨粒的材料硬度
(B)砂轮工作表面磨粒的颗粒粒度
(C)砂轮工作表面磨粒的锋利程度
(D)砂轮工作表面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脱离的难易程度
7、机床技术规格中的主参数一般指:
(A)机床能加工的最大工件尺寸
(B)机床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
(C)机床的重量
(D)机床轮廓最大尺寸
8、同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基准位置在加工要求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统称:
(A)基准位置误差
(B)基准不重合误差
(C)定位误差
(D)加工误差
9、生产纲领指代的是:
(A)计划期内的生产管理规范
(B)计划期内的产品产量与进度计划
(C)生产管理的技术文件规范
(D)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10、常用铣削加工的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指定为:
(A)IT5Ra0.08
(B)IT14Ra12.5
(C)IT7Ra0.16
(D)IT8Ra2.5
二、判断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自由切削中可以有多条曲线切削刃参与切削()
2、切屑流过的刀具表面就是前刀面()
3、刀具前角为负值时,会更加锋利()
4、刀具后角变大时,会更加锋利()
5、积屑瘤主要发生于中低速切削钢料或其他塑性金属场合()
6、车床上用的四爪卡盘具有自动定心能力()
7、车床上用的三爪卡盘能够用于装夹矩形物体进行车削()
8、滚齿机可以用于加工内齿轮()
9、插齿机可以用于加工伞形齿轮()
10、磨削硬质工件时应优先选用硬砂轮()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什么是硬质合金,相对于高速钢而言有什么特点,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几类,一般应如何
选用?
2、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加工精度出发,应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
力大小出发,应按什么选择切削用量,为什么?
3、什么是顺铣,什么是逆铣,试分析其工艺特点。在实际的平面铣削中,目前多采用哪种
铣削方式,为什么?
4、什么是“工序集中”,什么是“工序分散”,各有什么优缺点?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在三台车床上分别生产了三批工件外圆表面,加工后经过测量发现三批工件分别产生下
图中所示的典型形状误差,试分析产生这些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与调整方法。
2、如图,拟完成一批零件的开槽工序,除槽口 B 尚未加工以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完毕,
本工序加工槽口 B,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本工序加工技术要求,应限制工件的哪些自由度?
(2)应选择工件上哪些合适的表面为定位基准面(选择一组),并用定位符号标在图上(备
注:请将图形绘制在答题纸上)。
(3)根据确定的一组定位基准面,选择相应的定位元件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并将每个定位元件的名称及所限制的自由度写出。
(4)上述定位方案属于何种定位形式(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
位)?
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在 CA6140 车上上车削某轴类零件,
,主轴转速为 n=4
转/秒,刀具以每秒 1.6mm 的速度沿工件轴线方向进给,将工件直径由
切削为
,试计算该工序工步的切削用量
2、如图所示的零件图及工序(图的右端为零件的设计尺寸,左端为工艺尺寸),两孔 O1O2
都以底面 A 为定位基准镗出。试确定镗两孔的工序尺寸 H1、H2(基本尺寸及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