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题号
得分
副标题
一
二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50.0 分)
1.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如表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时间
人物
事迹
)
约公元前 2070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681 年
公元前 356 年
禹
汤
建立夏朝
建立商朝
齐桓公
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商鞅
进行变法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公元前 209 年处于(
A. 公元前二世纪初
B. 公元前二世纪末
D. 公元前三世纪末
C. 公元前三世纪初
2.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 209 年中国历
3.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
4. 如图为元朝时宣政院的印章。在当时,盖有此印章的官方文书
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
面……”“这三种发明”取得突出成就是在(
A. 秦汉
D. 明清
B. 隋唐
C. 宋元
)
)
)
最有可能送达下列哪一地区(
A. 西藏
B. 新疆
C. 台湾
D. 辽阳行省
)
B. 文天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
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A. 岳飞
5. 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
6.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进步。研究表明,
7.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
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是(
A. 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C. 晋商、徽商等商帮的出现
B. 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D. 设立“广州十三行”
D. 郑成功
C. 戚继光
)
)
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
A. 《天朝田亩制度》
C. 义和团揭帖
B. 《资政新篇》
D. 《民报》发刊词
)
B. 中华民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2 年 2 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已不复存在,世界上
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文中的“共和国”指的是(
A. 太平天国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019 年 5 月 4 日,新华网的一篇文章说:“100 年前,一次会议,一场运动,掀起了
一场荡气回肠的百年历史。法国巴黎和会上的图谋,在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国引发蝴蝶
效应,愤怒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文中的“一场运动”
是指(
)
A. 洋务运动
8.
9.
10. 1945 年 8 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11. 照片是历史的定格,口号是时代的呐喊。若为如图的历史照片配
(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
泽东(
A.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B. 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 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B. 戊戌变法
)
)
上口号,你认为哪句最合适(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C.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2. 文明互学互鉴,彼此交相辉映。2019 年 5 月 15 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下列
13.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依据如图的示意
选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此间亚洲文明展演活动中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C. “阿拉伯数字”
B. 释迦牟尼佛像
D. 金字塔
图,请你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B.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内战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法国大革命
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生气,农产品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当
时党提出‘学会做买卖’的口号。”苏(俄)联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赫鲁晓夫改革
14. 赫鲁晓夫在回忆 20 世纪 20 年代的苏(俄)联状况时说:“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
15. 1933 年,美国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 35 小时,最低工
16. 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
资为每小时 0.4 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 门户开放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B. 苏联模式的推行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马歇尔计划
C. 杜鲁门主义
题是(
)
)
)
资源
名称
论文
视频
条约
图片
《绥靖政策的缘由及其影响》
《偷袭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两极格局形成
组织成员达 164 个。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局势是(
A. 世界格局多极化
C. 经济区域集团化
17.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其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截至 2016 年,世界贸易
18. 城子崖遗址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其主要特征是(
19. 为解放阁亲笔题词的是(
)
B. 经济全球化
D. 经济信息化
)
A. 黑陶
D. 紫陶
B. 彩陶
C. 红陶
)
B. 粟裕
A. 北园
A. 毛泽东
20. 1958 年全国最早的人民公社出现在济南的(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0 分)
B. 历城
C. 陈毅
C. 章丘
)
D. 许世友
D. 长清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几个影响深远的“治世”时期。所谓“治世”,主
要是指国家治理的一种理想形态,侧重于国家治理的水平,强调行帝道王道,主要特
征是政治风气良好,社会秩序稳定……治世的时代所指应该是较为明确的,除汉之文
景外……被公认是历史上典型的治世。
--摘编自裘斌、齐陈骏《试论中国古代“治世”的经济成因及其当代价值》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除汉之文景外”,再举出两例影响深远的“治世”。
材料二:对于“文景之治”,历史上有如下记载: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亡(注:同“无”)
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
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畮(注:同“亩”),百畮之收不
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责(注:同“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依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晁错对于“文景之治”的记载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
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记载?你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事件?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
序
号
反映的事件
1
2
3
4
5
6
如图是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的情景。1956 年底,包括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内的三大改造
基本完成,标志着①在我国建立起来,也标志着我国基本建
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如图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的情
景。1971 年 11 月 1 日上午 8 时,两位美国升旗员来到第二
十三根旗杆旁,将那面匆忙制作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这反
映的历史事件是:②。
如图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在田间观察水稻的情景。20 世
纪 70 年代,他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
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③。
如图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情景。他说:“计划
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
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讲话,为党
的十四大提出建立④奠定理论基础。
如图是 2019 年 1 月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
面成功着陆,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巡视探测的情景。这
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
迈进。
左图是 2019 年 4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标志。它以“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奉行
开放、包容理念,诠释了多边主义的内涵。
上面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壮丽 70 年,奋斗新时代”图片展,请你在上面①②③④
处填写相应内容,完成设计任务。
因受场地限制,以上图片需分三类布展。你将如何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两部作品的作者。
材料二:
材料二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是航海家开辟的四条新航路。其中,
哥伦布与麦哲伦船队开辟的新航路分别是哪一条?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
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因此,地
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
依据材料三,概括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
1.【答案】B
答案和解析
【解析】据所学知,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
早期国家的产生;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
革的时代,故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故选:B。
本题以历史图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的有
关内容。
2.【答案】D
【解析】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 209 年应属于公
元前 3 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 209 年属公元前 3 世纪末。
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纪年方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纪年方
法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解析】据“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行方面……”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三种发明”
取得突出成就是在宋元。材料中所讲的“这三种发明”,在文学、战争上、航海上改变了
世界面貌的分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到
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
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我国的四大发明的相关史
实。
4.【答案】A
【解析】题目中的印章体现了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驶行政管理权,
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
事务的中央机关,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A 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元朝时宣政院的印章”为切入点,考查了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
识。
考查了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可知这些诗句的作者是戚继光。诗中的“危”指的是倭寇的侵略,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
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故选:C。
本题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1757 年清朝正式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留广东“一口通商”,后设立“广州十
三行”进行贸易。设立“广州十三行”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再现,闭关锁国使得中国脱离世
界,逐渐落后于西方,导致中国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ABC 有
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掌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7.【答案】A
【解析】“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段文字出自《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曾先后颁布过
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
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
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
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
故选:A。
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
义。
8.【答案】B
【解析】据“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
共和国”。可知,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文中的“共和国”指的是
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本题以“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
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