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目录
CONTENTS
序言 1
序言 2
序言 3
核心观点
第一章 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
一、数字技术与金融结合催生新业态
二、数字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
第二章 金融反欺诈手段不断演进
一、数字金融欺诈的主要特点
二、传统反欺诈技术面临的挑战
三、数字金融反欺诈的主要技术手段
第三章 数字反欺诈在不同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场景 1 网络支付
场景 2 网购运费险
场景 3 网络借贷
场景 4 网络营销
场景 5 供应链金融
场景 6 消费金融
场景 7 手机银行
场景 8 生猪保险
第四章 建议和展望
一、数据是基础
二、技术是支撑
三、机制是保障
附件一:网络金融欺诈行为名词表
附件二: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名词表
3
4
5
6
7
8
8
10
11
13
13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8
41
42
43
44
46
49
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
3
序言 1
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渗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欣喜地看到,
金融科技的应用大幅降低了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切实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健全多层
次金融市场做出极大贡献。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对于新生事物更是如此。金融
科技方兴未艾,但基于此的新型欺诈手段也不断滋生,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
在现阶段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宏观背景下,金融监管、防范风险的重要性被提
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数字与金融的“联姻”,金融的欺诈行为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
跨区域等新特征,对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形成极大挑战。因此,针对金融领域的反欺诈技术也应不
断革新,既要精准打击存在的风险,也要执棋先行,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欺诈新方式,反欺诈手段,以及在
8 个金融场景中识别、打击欺诈行为的落地实践。这 8 个场景应用涉及网络支付、网络保险、网
络借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既有数字金融的常规业务也有传统金融的创新,既涉及
B 端欺诈也包括 C 端欺诈,既有事前识别拦截也有事后打击制裁,可以说是对数字金融领域的欺
诈与反欺诈所做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
通过白皮书的发布,一方面,我们希望为行业提供一本新型欺诈真实案例的“警示录”,并介
绍反欺诈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借此呼吁行业内外的各界同仁携手,共同加强反欺诈技术
的研究合作和数据信息共享,为数字金融的碧海蓝天贡献绵薄之力。
数字金融反欺诈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技术的不断迭代中实现自身的
动态优化,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反欺诈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 孟昭莉
4
序言 2
数字技术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潮流,金融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呈现。然而有光
的地方总有影子,技术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威胁;金融的巨大外部性可以创造,也可以毁
灭。数字金融在发展、升级,伴随技术而来的新型金融欺诈亦是如影随形,各种新手段层出不穷。
欺诈事件,一方面不利于数字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传统金融的创新业务造成了诸
多不利的影响。严峻形势之下,反欺诈刻不容缓。
反欺诈是金融行业永恒的主题,在《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中,我们从数字金融欺诈的特
点和传统反欺诈手段的不足出发,具体阐述了数字金融反欺诈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具体情境中的应
用。新型金融欺诈步步紧逼下,传统的反欺诈手段无所适从,解决问题的手段必须是与时俱进的,
技术是决定数字金融反欺诈取得实效的关键。白皮书中的 8 个典型的反欺诈场景应用,详细阐述
了欺诈手法,重点介绍了反欺诈技术。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最后据此做出的决策在每个反欺
诈案例中都落到了实处。这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了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之道。
无序且不受监管的个人数据使用是欺诈产业得以“壮大”的重要基础,数据的安全问题显得尤
为重要。同时,数字金融欺诈多样化、产业化、隐蔽化、场景化的特点,决定了反欺诈方式必须
从孤军奋战走向联合打击。此外,反欺诈不仅仅是针对既已发生的诈骗行为,事前做好防止工作,
防患于未然、打击于无形才是上上之选。
如《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技术在发展,数字金
融不断自我革新;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数字金融欺诈避之不及,只能直面。放眼金融科技的未来,
我们怀着希望,也要保持警惕。《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仅仅是开始,希望它能够起到抛砖引
玉之效,激发各方对此的关注、思考,为促进数字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数字金融行业的秩
序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杨东
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
5
序言 3
技术的革新下,金融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也提出了诸多新问题,
如何有效管控这些新模式、新业态,使其朝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进,是摆在行业和监管部门面前
的共同难题。近年来,数字金融行业呈现出涵盖广、多元化、增长迅速的特点。与此同时,也有
部分欺诈者利用技术、监管和公众意识等方面的不完善,演绎着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欺诈行为。
令人欣慰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反欺诈技术的升级、改造和优化,更促使监管部门更多
关注数字金融行业的合规发展。
《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首先总结了数字金融欺诈的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反欺诈
技术的详细分类,然后基于选取的 8 个金融场景,认真分析每一场景下惯用的欺诈手法、反欺诈
的先进技术以及反欺诈效果的可移植性,力求深入简出、剥丝抽茧地解析反欺诈技术如何精准识
别打击欺诈行为的复杂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读者更清晰快速地了解每个案例,本报告
采用形象直观的可视化图形,真实还原了看似繁琐的欺诈手法,勾勒出反欺诈技术进行打击的逻
辑路线图。
从数字金融反欺诈的实践经验来看,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是一
场集数据、技术和机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其中,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
是打赢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立净化行业之志,举全行业之力,在反欺诈体系建立上加强合作、
信息共享、共防共御,良性健康的数字金融生态圈才能逐步形成。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网络犯罪侦查系主任 秦玉海
6
核 心 观 点
◎ 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发展,催生数字金融新业态。与此同时,金融欺诈
风险不断扩大,反欺诈形势严峻。
◎ 数字金融欺诈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隐蔽化、场景化四大特征。
◎ 传统反欺诈手段维度单一、效率低下、范围受限,难以应对新型的欺诈手段。
◎ 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引擎三大类型,结
合运用能够解决传统反欺诈技术面临的诸多问题。
◎ 在网络支付、网购运费险、网络借贷、供应链金融、网络营销、消费金融、
手机银行、农业保险等八大领域,数字金融反欺诈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
好效果,具备向其他领域进一步移植、复制的可能。
◎ 反欺诈之战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法的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集数据、技术和机
制于一体的综合防御战。其中,数据是反欺诈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前提,技术是打赢
反欺诈之战的重要支撑,机制是优化反欺诈效果、提升反欺诈能力的重要保障。
数字金融反欺诈白皮书
7
● 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涵盖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网络借贷、
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传统金融创新业务等数字金融的新模式、新业态。
● 数字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网络黑产发展肆虐,影响了消费者对数字化金融
服务的信任程度。
● 异常平台和平台漏洞数量持续攀升,数字金融领域反欺诈形势严峻。
1金融欺诈风险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