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辽宁锦州凌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辽宁锦州凌海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茁壮(zuó zhuàng) 移动(yí dòng) 格外(gé wài) B. 握手(wò shǒu) 遮掩(zhē yǎn) 花坛(huā tán) C. 拂堤(fú tī) 咏柳(yǒng liǔ) 裁剪(cái j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惊滔骇浪 腾云驾雾 黯然干扰 B. 瞻前顾后 鸦鹊无声 淡雅风采 C. 长途跋涉 肃然起敬 演译酷热 D. 震耳欲聋 惹人讥笑 静谧橱窗 3.“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选择句子中“自然”的恰当解释 ( )。 A. 指自然界 B. 不呆板 C. 理所当然 D. 自然发展 4.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 访问朋友 巧妙的办法 一片片岩石 B. 弹奏小曲 优良的音韵 一缕缕云雾 C. 倾吐欢悦 无字的歌谣 一阵阵山风 D. 参观亲戚 清凉的山泉 一首首小诗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苍山 ②犬吠 ③夜归 ④白屋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姑娘得到一罐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 妈。这说明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胜过对自己的关爱。 B. 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把水又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 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 这是爱的升华。 D.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7.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 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 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8.把下列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秋姐姐最喜欢吃果子。 ②秋姐姐好累 9.下面的谚语中,不是关于时间的一项是( ) A.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C.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 瑞雪兆丰年。 D.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1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②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11.对诗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B. 由“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可知,作者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C.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两句诗表明诗人沿着“来时路”返回,还听到了黄鹂的 叫声。 12.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 禁不住惊叫起来,“ ”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 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 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 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 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二、快乐阅读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穷人》片断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 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 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手苍白僵硬,像要抓住什 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胖脸蛋, 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 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 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寒冷”,请指出这句环境描写能说明什么。 (2)请画出文中对西蒙和两个孩子的肖像描写语句,并指出作者写这两处肖像意在说明什么。 (3)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她的心里也有些矛盾,这矛盾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桑娜让西蒙的孩子同她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这说明什么? (5)桑娜的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你知道的事件谈一谈,好吗?(80 字以内) 14.课外阅读。 以勤奋为起点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捷过人的学生。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勤 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地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 误”,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努力,遇事寻根究底, 终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 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因此□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与其相信“天 才”,不如相信勤奋□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只有这样,才会愿意付出艰 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代,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现在希望 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给第二自然段中□里填上标点符号。因此________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________你们 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________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________只有这样 (2)“朋友”的反义词是________。 (3)用“勤奋”造一个句子________。 (4)“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这句话中的“这样”指的是:(选 择一个正确的答案)________ ①相信天才 ②相信勤奋 ③相信聪明 (5)文章的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①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②点明题意,突出中心 ③强调抒情,感染读者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①方出②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③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 肯相舍,渔者得而并④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⑤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 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①方:刚刚。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禽:同“擒”,捕捉,抓住。⑤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1)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代把________国和________国比成了故事中的鹬和蚌,把________国比成了渔者。 (3)苏代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快乐写作 16.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情意,根据自己的感受和 体会,可以运用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完成本次作文。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 B 2. D 3. C 4.C 5.①青黑色的山②狗叫③晚上回来④被白雪覆盖的茅屋 6. D 7. D 8.①秋姐姐不是不爱吃果子。 ②秋姐姐不可能不累。 9. B 10.①最使我着迷的难道不是绿叶吗?②那不是令人愉快的活动吗? 11. B 12. C 二、快乐阅读 13.(1)揭示西蒙一家生活的贫困、艰辛。 (2)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靠在一起。说明西蒙的两个孩子 可爱,惹人同情。 (3)“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 (4)说明她对别人的孩子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爱,一视同仁,揭示她善良、美好的品格。 (5)在自己十分贫困的情况下还去看望邻居西蒙;在西蒙去世后将她的两个孩子带回家中抚养;冒着可 能挨丈夫揍的危险还要救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14.(1),;,;,;。(2)敌人 (3)学习要勤奋,才会有收获。 (4)②(5) ② 15. (1)鹬和蚌都不肯相让,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2)燕;赵;秦 (3)劝赵国不要攻打燕国。 三、快乐写作 16.略
分享到:
收藏